
来源 | 人民日报研究
近日,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文章《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第一卷、第二卷》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中有关乡村建设的重要论述,帮助读者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乡村建设中更好发挥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乡村建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农民。这篇文章既有理论阐释的深度,又有贴近现实的温度,自刊发以来,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的阅读量已超过220万次,网友留言近2400条。
![]()
强化辩证思维,透彻解读体现说服力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乡村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对乡村建设为谁而建、怎样建设乡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科学回答,深刻揭示了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为推进乡村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乡村建设关系着亿万农民的生活福祉与社会的全面进步。近年来,围绕乡村建设的讨论持续升温,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何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把握“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这一重要理念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从而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宏伟事业中去,是理论宣传工作的重大课题。
《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一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理论根基,从“农民是乡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主力军”“推进乡村建设需要充分实现和发挥农民主体性”和“广泛凝聚农民智慧和力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三个维度,在理论层面论证农民作为受益者与主力军的辩证关系,在实践层面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与依靠农民而建的有机统一关系,在操作层面提出充分实现和发挥农民主体性的具体路径,理论支撑有力,论述深刻透彻。比如,在分析农民“为我性”与“我为性”的辩证关系时,引用马克思关于人双重地存在着以及个人主体性与集体主体性存在内在张力的论断,并由此引出“如何将农民的‘为我性’与‘我为性’有机统一起来,是乡村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的话题。接着,文章引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的重要论述,作出“‘为我’是农民主体性实现的前提和结果;‘我为’则是农民主体性实现的状态和过程,二者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论断,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领会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与依靠农民而建的辩证关系,把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讲得透彻明白。
注重联系实际,以案说理强化感染力
理论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能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将乡村建设置于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在论述过程中,文章注重结合现实中的鲜活案例,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深入解读,把深刻抽象的道理讲得生动鲜活、通俗易懂,让读者能够“读有所悟、悟有所行”。
比如,文章以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发起大包干为例,指出“这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契合农业生产特点,兼顾了国家、集体、农民利益,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以此说明农村改革把为农民改革与依靠农民改革统一起来的成功经验;以新时代以来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的成功做法,说明这样的改革“既能更好保障农户对土地的承包权,也能更好用活土地经营权”;以浙江“千万工程”中的“一村一品”模式使产业与地方资源深度绑定,贵州苗寨的“活态传承”实践将非遗技艺转化为文旅资源等案例,为乡村建设中构建科学有效的分类体系提供经验借鉴。这些案例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生动地展示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可感,引导读者在深入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乡村建设理念。
突出问题意识,靶向施策展现洞察力
当前,乡村建设已进入提档升级的新阶段,各地在推动乡村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方法不对路、干部队伍能力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这些都是乡村建设中必须加以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建设中不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等问题的批评,结合对相关问题的深入调研和深刻观察,找准病灶,靶向施策,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可行路径。
文章结合对乡村建设中正反两方面案例的分析,特别是对地方基层干部队伍的深入调研,指出一些地方基层干部队伍面临的“双重稀缺性”困境,即“一方面,系统掌握乡村发展规律、深谙乡土社会运行逻辑的干部少;另一方面,兼具区域发展视野与地方性开发能力的干部更为稀缺”,继而分析导致“双重稀缺性”的“认知体系与乡村实际脱节”“工作方法与群众需求脱节”和“发展理念与地域特色脱节”这三个原因,并提出“推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沉浸式培养”“将‘方言土语’‘民俗节律’‘生态智慧’等‘地方性知识’掌握程度纳入考核指标”和“通过‘土专家’与‘学院派’协同授课,推动干部实现从‘外来客”到‘自家人’的身份转换”三条建议,既有针对性,又有可操作性,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借鉴应用,让基层干部在第一线“百炼成钢”。
作 者:王向令
编 辑:李星雨
核 校:夏康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