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天走一万多步,几亩地的玉米、蔬菜都是我打理,上个月复查,医生还说'你这小细胞肺癌能控制成这样,效果非常不错'!"59岁的马国钦住在河南许昌的乡村,每天扛着锄头从自家地里回来,裤脚沾着泥土,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容。
疫情寒冬遭遇癌症:从咳嗽不止到确诊
2019年临近年关时,马国钦像往常一样在村里干农活,却突然开始频繁咳嗽。起初以为是秋冬感冒,就在村卫生所拿了点感冒药。可药吃了一周,咳嗽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重到"晚上躺不平,一咳就停不下来"。
村卫生所的医生听诊后,脸色变得凝重:"你肺上有杂音,我不敢给你开药,赶紧去大医院拍CT,别耽误了!"马国钦心里一沉,当天就骑着电动车赶到许昌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检查结果确诊:左肺小细胞癌,免疫组化显示Ki67约80%,这意味着癌细胞增殖活跃,恶性程度较高。
![]()
"医生说小细胞肺癌发展快,最好立刻去郑州的大医院治疗。"马国钦回忆道。可当时新冠疫情突然爆发,各地开始封控,交通中断。"看着确诊报告,我急得睡不着觉,病不等人啊!"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在许昌市中心医院就地治疗,很快开始了"6次化疗+28次胸部放疗+10次脑部预防放疗"的抗癌方案。
放化疗的副作用来得又快又猛:"化疗时一闻油烟味就吐,病友吃饭的香味飘过来,我立马就得跑出去吐;头发掉了一大半,浑身没力气,连端碗都费劲。"但马国钦没有认输,吐完歇会儿就逼着自己吃,"我知道只有吃下去才有劲扛病";放疗结束后,针一拔他就扶着楼梯慢慢爬,"多走一步是一步,身体好了才能接着治"。值得欣慰的是,治疗产生了效果,2020年6月复查时,医生告诉他"肺内病灶稳定"。
![]()
中西医结合调理:"三联平衡"改善体质
尽管病情暂时稳定,但小细胞肺癌"易复发"的特性,让马国钦和家人始终悬着心。"我妹妹说,她同村有个乳腺癌病友,在郑州喝中药调理身体,现在恢复得很好,还能打麻将。"2020年7月,疫情管控稍缓,马国钦在妹妹的陪同下,带着厚厚的病历资料,求诊于国家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第八代传承人、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老中医。
![]()
袁希福老中医结合马国钦的舌苔、面色、脉象及身体不适情况分析:"经过放化疗,元气受损严重,脾胃功能弱,还伴有血糖波动、肋部疼痛,这都是'正气亏虚、瘀毒未清'的表现。中药要以'扶正固本'为核心,补气血、健脾胃,同时'通瘀解毒',清除体内残留癌毒,'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这样才能降低复发风险,扛住后续调理。"
针对马国钦的情况,袁希福老中医为他辨证开了中药。服药半个月后,马国钦感觉变化明显:"空腹血糖从之前的忽高忽低,稳定到7点左右;肋部不疼了,能正常吃一碗米饭,还能就着咸菜吃点肉,比化疗时舒服多了。"2020年12月复查CT,显示肺部病灶与之前相比无变化;2021年秋收时,他已经能帮着家里干农活,只是偶尔感觉耐力不足,"每天走一万三四千步,体重也慢慢涨了回来"。
从2020年7月开始,马国钦就没有停止服用中药。2023年12月复诊时,袁希福老中医看他多次复查结果稳定,建议他"减量巩固用药",可马国钦却坚持:"我想再吃一年,身体好才能抗住病,多吃一天中药,我心里更踏实。"不仅如此,他还养成了"中药+锻炼"的习惯——每天清晨绕着村子走一万多步,上午去地里除草、浇水,下午在家休息,日子过得规律又充实。
![]()
更让马国钦暖心的是,袁希福老中医始终替他着想。2024年底复诊时,老中医发现药方里"壁虎"这味药价格上涨,特意跟他商量:"你现在情况稳定,壁虎可以暂时不加,能省一点是一点。"这份体谅,让马国钦心里暖暖的:"袁大夫不仅医术好,还为我们患者省钱,这样的医生难找!"
采访结束时,马国钦扛着锄头准备去地里查看小麦长势,他笑着说:"抗癌没啥巧的,就是不放弃——该放化疗就坚持,该喝中药就按时喝,该干活就动一动,心态放好了,病自然就好得快!"
五年来,马国钦不仅控制住了小细胞肺癌,还保持着劳动的习惯,他的经历或许能给正在抗癌路上前行的人们一些启示:在规范治疗的同时,配合适当的中医药调理,保持积极的心态和适度的运动,或许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