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看似平常的追思会,郑丽文表示,将公开出席纪念吴石将军活动。
这一动作,不仅让台当局火冒三丈,也让岛内政坛意识到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有些事,大陆其实不用亲自动手,在岛内就能有人替我们完成了。
郑丽文这次的动作,显然不是走过场。她不但点了最敏感的名字,还选在台海正紧张的时候“主动出击”。
![]()
民进党痛斥她“替大陆说话”的时候,却找不到更有力的反制方式。因为,无论怎么批,她确实没做错一件事。更关键的是,她说的话和做的事,民众未必反感,反而可能觉得有点意思。
郑丽文追思吴石将军,台当局坐不住
11月8日,台湾举行了一场“白色恐怖”受难者追思大会。这种活动在岛内其实并不罕见,很多政治人物出席,通常都是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对人权的维护。
但这次事情不一样——追思对象之一是吴石将军,而出席的贵宾中,有一个格外醒目的名字:国民党新任主席郑丽文。
吴石是谁?对大陆来说,他是为统一大业不惜赴死的忠臣;对台湾当局来说,他却是历史上“被处决的间谍”。
![]()
这么一个人物,代表的不是历史悲剧,而是意识形态的决裂。郑丽文在这个节骨眼上公开出席,简直是把民进党最忌讳的话题摆上了台面——你讲民主自由,别人讲民族统一,谁也不比谁高尚。
更巧的是,大陆这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正是在讲吴石的故事。
剧情播得热火朝天,岛内舆论也开始关注吴石这个名字,郑丽文这一出席,等于是在主动对接大陆话语场。这种“碰瓷式”政治操作,怎么可能不引起台当局的强烈反弹?
果不其然,民进党发言人戴玮姗第一时间跳出来开骂,说郑是在“为大陆间谍背书”,甚至质问她“到底是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还是中国的国民党主席”。
因为民进党很清楚,这种事不是“统一战线”的问题。
![]()
而郑丽文的回应也很硬核,她说:“出席这样的活动就是为了两岸和平”。这话有没有点理?其实还真不好反驳。
她没喊统一,也没说投降,她只是用“和平”这个词,打了民进党一个措手不及。因为和平谁都不能反对,但站在民进党立场,他们又不敢正面支持。矛盾就这么卡住了。
所以这件事的真正看点,不是郑丽文去了哪里,而是她为什么敢去,以及她去之后谁最难堪。从结果看,台当局最怕的,不是大陆发声明,而是岛内的人物开始自己越过他们定的界线。这才是真正的地动山摇。
岛内内斗升级
![]()
这几年,两岸博弈的方式已经变了。过去是“我们打你、你回嘴”,现在是“你还没出手,我们自己人先搞崩”。
郑丽文事件就是个典型例子。台当局急着批评她,但越骂越发现一个尴尬问题:她并没有违法,也没有出卖台湾,甚至连一句“支持统一”都没说。
她只是参加了一个合法活动,说了几句和平的话,结果就把整个执政党吓成这样。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民进党早就不是真的在抗中保台,而是把所有不合拍的声音都当作“帮大陆”。
只要你不跟我一起对抗大陆,那你就是对面的人。这种清洗式的政治氛围,其实早就成了岛内政治的主旋律。
别忘了,民众党柯文哲被司法打压,蓝营多个县市长被频繁调查,这些都不是孤立事件。
![]()
现在轮到郑丽文,虽然她目前没有被动手,但民进党那种你敢说我就敢整的气势,已经让人闻到火药味。
郑丽文这次能不能顶住,恐怕不只是看她自己有多硬,而是看国民党愿不愿意集体撑她。
而从国民党内部来看,郑丽文的路线其实是一次方向调整。从过去对大陆“模糊战略”,转变为更直接地接触、沟通、表达立场。
这种风格在当前岛内环境中,当然会遭到攻击,但也可能吸引一部分对民进党失望的中间选民。
更重要的是,大陆可能根本不需要积极介入。郑丽文这样的人出现,就足以让台当局陷入被动。她不需要喊统一,也不需要打红色标签,她只要讲和平、愿意沟通,就已经打破了民进党“非黑即白”的逻辑。这种软攻击,比硬对抗还要难防。
![]()
一个追思会,一个组合拳
就在郑丽文“岛内搞事”的时候,大陆这边也没有闲着。虽然没有直接回应她的行为,但从最近一系列对台动作来看,节奏是踩得相当紧凑。
第一个动作为“全球通缉沈伯洋”。沈伯洋是民进党学者出身,被视为“台独顽固分子”。
大陆这次不只是口头谴责,而是通过司法程序正式发出全球通缉令,目的是要在国际层面施加压力。这种做法虽然争议不小,但也在警告台独人士:你可以嘴硬,但你不再安全。
第二个动作则更“温和”但杀伤力更大:大陆扩大对台办证口岸,便利台湾民众来大陆旅行。不仅如此,目前已有1000多个景区对首次来大陆的台湾游客实行免费开放。
这不是简单的旅游政策,而是典型的“以民促统”策略。你越是防我,我越是欢迎你来看看。对比一下岛内高物价和低信任感,这种“反差体验”显然是冲着民心去的。
![]()
这两招,一硬一软,配合得刚刚好。而从效果来看,大陆并没有因为郑丽文的行为就“放松警惕”,而是继续推进系统性对台策略。郑丽文是变量,但大陆的策略是常量。两者叠加,才是让台当局坐立不安的真正原因。
马英九“千字文”警告
就在岛内局势越拉越紧的时候,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也出手了。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千字长文,警告赖清德政府“不要让台湾变成全球最危险的地方”,并要求其“悬崖勒马”。
马英九一向被认为是“温和理性”的蓝营代表,这次罕见发出强硬警告,说明连他都看不下去了。
但赖清德政府并没有回应。不是没看到,而是根本不想回应。这种沉默,其实反映的是一种“装作不怕”的恐慌感。因为一旦回应,就必须接招,而现在他能接得住的牌已经不多了。
更麻烦的是,美国现在也顾不上台湾。从中东到乌克兰,全球局势让美方的战略资源吃紧,对台支持明显降温。
![]()
赖清德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日本身上,尤其是近期频频在台海问题上表态的高市早苗政府。但日本的“嘴炮”撑不了局势,民意和实际支援之间,永远有一条不能跨越的线。
在这种背景下,岛内政治逐渐走向一个不可逆的拐点:民进党再也不能靠“反中”一招吃遍天,国民党也开始有人敢于跳出。
郑丽文的这次出场,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她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而在于她没按照台当局安排的剧本走。
![]()
她没有喊统一,没有攻击台湾体制,也没有唱红歌。她只是去纪念了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说了几句和平的话,就让整个岛内炸了锅
但可以肯定的是,两岸的“对抗方式”已经变了。不是你打我我回,而是你还没出手,我就先被自己人逼疯。而这,才是真正让台当局焦虑的地方。
参考资料:
郑丽文、马英九,就两岸关系最新表态
2025-11-08 09:56·直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