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2180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爸最近早上总是口干得厉害,还说手脚麻,咱是不是得带他去查查血糖?”
“哎,我也发现了,睡醒就饿得不行,一量血糖,高得吓人……”
![]()
不少人以为糖尿病只有老年人才得,或者只有甜食吃太多才会得。但其实,在我们每天睁开眼的那一刻,身体早就悄悄“透了底”。糖尿病的蛛丝马迹,早上起床时就可能藏着。
那么,糖尿病到底有哪些“起床征兆”?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判断?今天,咱们就把这事儿掰开揉碎讲清楚。
起床看不出糖尿病?其实身体早有“暗号”
糖尿病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是个“慢性子”,但也最耐不住寂寞,一有机会就要冒个头。
尤其在早上,身体刚刚从“夜间维修”状态恢复,很多代谢活动才刚启动,这个时候的状态,往往更接近身体的真实“底色”。
![]()
临床上,不少糖尿病患者回忆,自己最早的症状,其实就是早上起床后的那几个不对劲的感觉。
糖尿病患者早起常见的3个“预警信号”1. 起床后口干、口苦,喝水也不解渴
不是上一晚吃了火锅,也不是天气干燥,但早晨一睁眼就觉得“嘴巴像沙漠”,喝了水也没什么缓解,甚至还伴有口苦、口臭。
这可能是高血糖在作怪。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障碍,血糖无法被有效利用,高浓度的葡萄糖在血液中“打转”,会刺激下丘脑的渴觉中枢,引起持续口渴。
而且,血糖过高会增加尿量,身体水分流失加剧,口腔干燥也就更明显。
![]()
小提醒:如果连续多天早起都有这种“沙漠嘴”感觉,而且不是偶发性的上火,建议尽快测个空腹血糖。
2. 醒来就感到乏力、心慌,甚至手脚麻木
“早上醒来感觉像刚跑完步,浑身没劲”“手脚发麻,一动就像被电了一下”,这不是你“没睡好”,而可能是神经系统在报警。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损伤外周神经,尤其是下肢神经。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期就会出现手脚麻木、刺痛、灼热感等。
同时,夜间血糖波动也可能导致低血糖反应,早起时出现心慌、出冷汗、发抖等表现。
![]()
小提醒:糖尿病患者应关注不仅是血糖高,更要关注血糖波动范围,避免“过山车式”的血糖曲线。
3. 一醒来就饿得发慌,甚至头晕眼花
“怎么一觉醒来,感觉像两天没吃饭一样饿?”这种极度饥饿感,其实也可能是糖代谢紊乱的信号。
正常情况下,睡眠期间身体会动用肝糖原维持血糖稳定。但在糖尿病状态下,胰岛素功能障碍让葡萄糖无法有效进入细胞,身体“明明有糖却用不上”,只能不断释放饥饿信号。
有时还会出现轻微低血糖,醒来时头晕、眼花、冒汗等。
小提醒:如果你每天早上都饿得不行,但吃了很快又饿,别只怪自己“吃得多”,也要防一手胰岛素抵抗
![]()
这些早晨症状≠糖尿病,但不能忽视
注意了,上面这些症状不是糖尿病的“判决书”,但它们确实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早期信号。
尤其是以下这些人群,如果你经常在起床时经历这些“异常”,一定要警惕:
有家族糖尿病史 平时缺乏运动 喜欢高油高糖饮食 腰腹肥胖、BMI偏高 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
![]()
糖尿病不痛不痒,但后果可能极其严重: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疾病……都可能在悄无声息中找上门。
所以,别等症状明显了才去查血糖,早发现、早干预才是正解。
起床后该怎么做,能帮你“揪出糖尿病”?
既然早上身体状态能透露出这么多线索,咱们不妨利用这个时间段,定期做点“小动作”,帮身体做个“健康自测”。
1. 定期测空腹血糖
![]()
这是最基础但最有效的方式。成年人每年体检至少应测一次空腹血糖,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
如果发现空腹血糖 ≥ 6.1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 ≥ 7.8 mmol/L,就需要进一步检查。
建议:早起后8小时不进食,抽血检测空腹血糖,能较准确反映基础血糖水平。
2. 关注晨间血压与体重变化
糖尿病常与高血压、肥胖并存。早上起床后测个血压、称个体重,看上去简单,却是掌握慢病进展的重要方式。
腰围超标(男性 ≥ 90cm,女性 ≥ 85cm)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危险因素,别忽视了这根“粗腰”的预警。
![]()
3. 观察晨尿颜色与频率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尿频、夜尿增多、晨尿浓重或泡沫多等表现。起床后第一泡尿,如果颜色发黄、味重、泡沫不散,可能提示肾脏功能或血糖代谢异常。
提醒:尿液异常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但若和口干、多尿、疲劳等症状同时存在,要尽早就医检查。
糖尿病防不住?关键在“提早防、科学控”
糖尿病虽然“顽固”,但并非不可防。控制体重、规律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体检,仍是最靠谱的防线。
![]()
饮食方面:少吃精制碳水(如白米饭、甜饮料),多摄入膳食纤维(如全谷、豆类)。 运动方面: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骑车、跳舞。 作息方面:规律作息,尽量不熬夜,睡眠时间控制在7~8小时。
糖尿病不是“老年病”,不是“甜食病”,而是生活方式病。从起床那一刻起,你的生活方式就已经为健康“打了个分”。
很多时候,疾病并不是一下子“砸”在我们身上,而是日积月累的提醒被我们忽视。
![]()
早上起床的三两件小事,可能就是身体最早的求救信号。别让“习惯了”成为推迟就医的借口,也别让“等一等”成为延误治疗的代价。
给自己一个检查的机会,也许,就挡住了一个慢性的“健康杀手”。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2] 国家卫健委.《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感谢关注!有你在,我们会变得更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