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少有的给公主分嫡庶的朝代。
大多数朝代,凡是皇帝的女儿长大后都封为公主,升级成皇帝的姐妹之后晋升为长公主,成为皇帝的姑姑后是大长公主。
但是这个公主是嫡女还是庶女,在封号上是看不出来的。
可是清朝不一样。
清朝虽然也有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之分。
可却比普通的朝代多了嫡庶的划分:嫡出的公主封为固伦公主,庶出的公主封为和硕公主。
那么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有什么区别呢?
为什么我们看史料的时候会发现,有些公主明明是妃子的女儿,是庶女,也能封为固伦公主呢?
![]()
01、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有什么区别?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后,仅仅是自称汗王,而不是皇帝。
所以他的女儿自然也不称公主,而仅仅是按照女真人称呼贵族女儿的传统,称为格格。
努尔哈赤去世之后,皇太极继位为汗王,多年后称帝并改国号为清。
同时皇太极追封努尔哈赤为“太祖武皇帝”。
既然他们成了皇帝,那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女儿们,自然也要封为公主了。
如果按照中原王朝的传统,只要是皇帝的女儿,都该是公主。
可是皇太极却给公主也区分出了嫡庶,嫡庶的女儿更高贵,可以被封为固伦公主,位比亲王。
“固伦”在满语里的意思,是天下、国家、
庶出的女儿则低一级别,仅仅是和硕公主,品阶相当于亲王世子。
“和硕”在满语里的意思,是“一方”。
![]()
虽说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分别位比亲王和亲王世子,可俸禄待遇却远远比不上他们。
清朝亲王的标准俸禄,是每年1万两银子、1万斛禄米。
号称位比亲王的固伦公主,俸禄多少,还得看嫁去哪里。
如果嫁去了蒙古外藩,能拿每年1000两银子和3-30匹不等的缎布,没有禄米。
如果嫁在京城,俸禄就只有每年400两银子和400斛禄米了。
固伦公主驸马的俸禄,一般是300两银子。
而位比亲王世子的和硕公主,也拿不到亲王世子每年6000两银子、6000斛禄米的俸禄。
她们如果嫁去外藩蒙古,俸禄是每年400两银子和相应的缎布。
如果嫁在京城,俸禄就是每年300两银子和300斛禄米。
驸马俸禄一般是250两银子。
![]()
这么算下来,堂堂皇帝和皇后的女儿,清朝最尊贵的固伦公主,每年最高俸禄也就是1000两银子和一些缎布。
加上驸马,夫妻二人的俸禄也只有1300两银子。
而清朝男性宗室爵位,一个第四级别的贝子,俸禄都有每年1300两银子和1300斛禄米了。
不过固伦公主的待遇与和硕公主比起来又高得多了。
毕竟和硕公主哪怕嫁去外藩蒙古,和驸马的俸禄加起来也是每年650万两银子和一些缎布,仅仅是固伦公主的一半。
品阶差距和俸禄待遇差距,是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最大的差距。
除此之外像一些如朝冠、朝服之类的差距,就不是很明显了,无非是固伦公主穿得富丽堂皇些,朝冠上的珍珠多些。
![]()
02、这些庶女为什么也能称为固伦公主
清朝封公主的原则,是嫡女封为固伦公主,庶女或者养女封为和硕公主。
这套规则是皇太极制定的,皇太极本人倒是很守规矩。
努尔哈赤一共有8个女儿,在皇太极称帝的时候,活着的嫡女只有嫡长女东果格格了。
所以皇太极把东果格格封为端庄固伦公主,这也是清朝的第一个固伦公主。
努尔哈赤的其他女儿,去世的没有追封,活着的封为和硕公主。
另有一个努尔哈赤的养女,也被封为和硕公主。
皇太极自己的女儿,则情况比较复杂。
当时清朝的传统,不是汉人的一夫一妻,而是一夫多妻。
也就是说,无论是福晋还是侧福晋,都是妻,其他的妾室或者庶妃,才是妾。
![]()
皇太极称帝之后,封了一个皇后,以及宸妃、贵妃、淑妃、庄妃4个妃子。
她们被称为“五大福晋”,也称为“崇德五宫”。
所以她们的女儿也被视为嫡出,都被封为固伦公主。
所以我们经常说,清朝皇后的女儿封为固伦公主,妃子的女儿封为和硕公主,这在清朝初年是不正确的。
清朝初年一夫多妻的时候,凡是能被皇帝认定为“妻”的妃子,女儿都视为嫡出,都被封为固伦公主。
直到后来清朝汉化越来越深,清朝皇帝只认皇后一人为妻,只认皇后的女儿为嫡出。
这才变成皇后的女儿封为固伦公主,其他妃子的女儿,哪怕是皇贵妃的女儿,也是庶女,也只被封为和硕公主。
![]()
皇太极和顺治皇帝在位期间,还是挺严格地执行嫡女封固伦公主、庶女封和硕公主的规定的。
到了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清朝皇室已经不搞那些有封号的妃子也是妻的规定了,只有皇后生的女儿是嫡女。
而康熙的3任皇后都没生下能活到封公主年龄的女儿。
所以康熙所有的女儿,初封都是和硕公主。
可是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生了一场重病。
康熙的二公主,实际上也是康熙活着的女儿当中年纪最大的和硕荣宪公主(大公主是养女),亲自给康熙侍疾。
康熙感念女儿孝顺,病好之后下旨晋升她为固伦荣宪公主。
这是康熙唯一一个亲封的固伦公主,也是清朝第一个被封为固伦公主的庶女。
![]()
等到雍正继位之后,固伦公主就有点像批发一样了。
他继位不久,就把康熙的养女大公主,和硕纯禧公主,晋升为了固伦纯禧公主。
第二年雍正就把自己的另一个妹妹,四公主和硕恪靖公主晋升为固伦恪靖公主。
就连顺治皇帝的一个养女,辈分上是雍正皇帝的姑姑,也因为和雍正关系好,晋升为固伦端敏公主。
此外雍正还追封了两个妹妹为固伦公主。
一个是雍正的同母妹妹温宪公主。雍正当了皇帝,他的生母是太后,将来去世之后会追封皇后,他的同母妹妹追封固伦公主是理所当然。
另一个是康熙的六公主纯悫公主,她的生母仅仅是一个嫔。雍正追封她是因为她的丈夫策凌立下战功。雍正把策凌晋升为超勇亲王,把已故的六公主追封为固伦纯悫公主,以嘉奖策凌。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从雍正朝开始嫡女和庶女之间的界限就被打破了,庶女也可以被封为固伦公主。
![]()
不过雍正朝封的庶女固伦公主,不是雍正的长辈就是雍正的姐妹。
这时候还能用辈分来解释。
雍正的儿子乾隆皇帝就更加任性了。
乾隆封的第一个固伦公主是孝贤皇后的女儿和敬公主,她是嫡女,自然该封固伦公主。
乾隆封的第二个固伦公主,却是令妃的女儿和静公主。
此时的令妃仅仅是皇贵妃,而她的另一个女儿也仅仅是和硕和恪公主。
和静公主之所以能够被封为固伦公主,大约是因为她嫁给了超勇亲王策凌的孙子,乾隆非常重视策凌一家,要用固伦公主和他相配。
乾隆封的第三个固伦公主,则是大名鼎鼎的十公主和孝公主。
她是乾隆晚年最爱的女儿,初封是和硕公主,后来晋升为固伦公主。
她能够成为固伦公主,纯粹是因为乾隆喜欢她。
![]()
后边的几个皇帝,也基本都有被封为固伦公主的庶女。
嘉庆皇帝的第九女慧愍,深受嘉庆宠爱。她夭折的时候只有5岁,她的母亲是如妃,依然被破给追封为固伦公主。
道光皇帝的第九女,母亲是琳妃。她一开始是被封为寿庄和硕公主的。
但是清朝皇室后期子嗣艰难,不仅很难生出儿子,也很难生出女儿,慢慢地连活着的公主都没几个了。
所以她最终在光绪年间晋升为固伦公主。
而道光皇帝的儿子咸丰皇帝,是清朝最后一个生得出孩子的皇帝了。他唯一的女儿深受慈禧和慈安喜爱,也被封为固伦公主。
最特殊的是荣寿公主,她是恭亲王奕䜣的女儿。
此前清朝也曾有过宗室女被封为固伦公主,可她们都是正式被皇帝收养的。唯有荣寿公主,并没有皇帝养女的名分,却依然被封为固伦公主。
这是慈禧和慈安为了拉拢奕䜣而封的。
![]()
03、为什么庶女甚至养女都能封固伦公主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清朝虽然理论上说嫡女封固伦公主,庶女封和硕公主,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并没有这么严格。
清朝所有的嫡女倒是都能成为固伦公主,但是庶女当中能当上固伦公主的也不少。
甚至不是皇帝的女儿,都能当固伦公主。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我们不要把固伦公主理解成皇帝的嫡女,而是理解成皇家女的最高爵位,就可以理解了。
![]()
清朝的皇室女,以及宗室女,能封的最高爵位就是固伦公主,和硕公主次之。
而她们当中最尊贵的是皇后生的嫡女,自然能够获封最高爵位,也就是固伦公主。
妃子生的庶女不及皇后生的嫡女,但也是皇帝的女儿,尊贵无比,所以能够封第二级别的和硕公主。
其他的宗室女,则相应封低一些的郡主、县主等。
皇帝重视一个臣子,是要给他们升官。
那么皇帝喜欢一个庶女,或者宗室女,或者有别的拉拢她们父亲或丈夫的意图,不也是要给她们晋升吗?
只不过她们晋升的不是官职,而是爵位,而这个爵位的最高封号就是固伦公主。
那么庶女甚至宗室女能够成为固伦公主,也就很正常了。
你觉得是不是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