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软件默认参数惹的祸!
不少结构设计师图省事,结果给钢结构工程埋下了安全地雷。
![]()
这几个计算错误,简直是设计院新人的通病,老手也可能一不留神就踩坑。
中庭边梁的设计就是一个典型。
很多人只算了幕墙挂上去的垂直重量,却把水平方向的风荷载、地震力忘得一干二净。
![]()
幕墙传来的水平力,不仅会产生弯矩,还会带来扭矩,特别是对工字钢这类开口截面,抗扭能力很弱。
模型里光把荷载导成节点力,梁就只按单向受力算了,实际上它是个双向受弯加受扭的构件,不复核强度、稳定和变形,心里能踏实吗?
再说组合楼板,压型钢板明摆着是单向传力板,它的肋就是它的骨架,荷载只能顺着肋传。
![]()
可软件默认按双向板算,荷载被分走了一半,支撑钢梁的设计荷载就小了,这不就是偷工减料的“合法”版本?
必须手动把每一块板的导荷方式改成“单向”,这才是尊重基本力学常识。
还有桁架,教科书第一章就讲,桁架是节点传力,杆件只受轴力。
![]()
结果实际工程里,檩条、吊挂设备直接就搁在上下弦杆的中间。
这一下,杆件立刻从纯粹的轴心受力构件,变成了既受压/拉又受弯的复杂构件,计算时必须考虑弯矩的叠加影响。
如果图省事,模型里还按节点加载,那算出来的轴力和实际情况差远了,简直是在拿结构安全开玩笑。
![]()
说白了,软件就是个高级计算器,喂给它什么,它就吐出什么。
工程师不能当个“点点鼠标”的工具人。
连基本力学概念和构件实际受力都搞不清,模型建得再漂亮,结果也是错的。
这些问题看着小,真出了事就是大事。结构安全,真不是闹着玩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