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表示,提及贝特瑞,行业内外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其在负极材料领域的全球霸主地位。其实公司在正极材料领域的表现同样亮眼。
在正极材料业务起步阶段,贝特瑞便展现前瞻的战略眼光——定位于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聚焦NCA与NCM811两大品类。这一选择并非偶然:三元电池,尤其是高镍三元电池,凭借更高的能量密度,能够满足动力电池对长续航的核心需求,是行业公认的重要发展方向。
凭借对产业趋势的精准判断与深厚的技术储备,贝特瑞在国内率先实现NCA正极材料的技术突破与量产,先发技术优势与符合需求的产品品质,使得公司正极材料业务迅速扩张,逐渐发展成负极材料之外新的业绩增长曲线。2025年上半年,贝特瑞正极材料实现收入14.18亿元,出货量同比增长4.30%。
不仅如此,在新能源产业全球化浪潮下,贝特瑞还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纵深拓展,以海外项目为战略支点,不断强化全球供应链韧性,构建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2024年,贝特瑞成功推进印尼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投产,成为国内负极材料行业重要海外运营基地。同时,公司启动印尼二期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建设。此外,公司也在摩洛哥启动了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年产6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已投产负极材料产能达57.5万吨/年,已投产正极材料产能达7.3万吨/年,正负极材料产能协同扩张,为业务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据鑫椤资讯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量约128.1万吨,同比增长约34.56%;国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产量接近14.81万吨,同比增长约10.34%。
不过,近年来,受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材料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产业向大型规模化、一体化方向转变的趋势愈发明显。面对行业变局,贝特瑞依托自身深厚底蕴,加速推动自身从“单一材料供应商”向“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战略转型,以对冲行业周期波动风险。
步入2025年,贝特瑞在解决方案创新上动作频频。5月,公司首次对外发布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覆盖半固态与全固态电池材料两大领域,布局涵盖正极、负极、电解质三大核心材料体系。据了解,该方案目前已在国内头部数码厂商进入小批量验证与装载阶段,标志着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迎来实质性提速。
7月,贝特瑞发布行业首创的BTR S+i石墨长续航负极材料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创新的材料匹配技术,与硅基负极形成完美协同,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三大痛点,将为电动汽车续航能力提升开辟全新路径,进一步加速高能量密度硅基负极材料商业化进程。
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表示,公司还全球首发“全链新生”正负极材料闭环回收解决方案,开辟出从生产到回收的全链条可持续路径。让“资源—材料—再生”的绿色循环成为现实。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行业领导者的责任担当,更深度契合全球“双碳”目标,为新能源产业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绿色范本”。
在深圳市北部的光明区,贝特瑞总部展厅里“为美好绿色世界而奋斗”的标语格外醒目,这不仅是公司的发展口号,更是其数十年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始终驱动着贝特瑞在新能源领域不断探索。
如今,在全球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大趋势下,贝特瑞正以战略耐性突破自我、迎接挑战---从正负极业务双轮驱动,到全球化产能布局,再到整体解决方案创新,这家企业正以全方位的实力,由“行业领跑者”向“行业长跑者”蜕变。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