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禁通告一出,那个叫“劳枝数到三”的女主播,终于把自己“玩”没了,封的是一个抖音账号,但掀开的,是当代流量经济最“丑陋”的一块遮羞布。
这和很多人说的,平台要“整顿”完全是两个概念,但也意味着在流量这场游戏里,规则的制定者不再只是平台,而是每一个拿着手机,有正常三观的普通人。
平台层面管这叫“社区治理”,媒体层面管这叫“价值导向”,但在咱们普通人看来,这个女主播被永久封禁,这是被全网的用户“反向教育”了。
![]()
要知道,模仿争议人物,过去可是流量圈里的典型密码。
它在国外兴起,前几年流入中国,商业模式简单但不纯粹,就是用一个臭名昭著的符号,帮一个寂寂无名的小主播定义一夜爆红的捷径。
几年前,大家对这种事的态度还停留在猎奇和围观,审丑文化大行其道,一些网红还在疯狂试探,觉得“黑红”也是红,被骂也是一种KPI。
但仅仅过去几年时间,舆论场的画风就完全变了。
11月7日,这个女主播还在镜头前模仿着罪犯劳荣枝的庭审发言。
几个小时后,她的账号就从抖音蒸发了,速度快到连一场像样的争论都没来得及发生。
![]()
究其原因也不复杂,这些年大家的G点越来越高,底线也越来越清晰了。
当一个主播把模仿一个背负七条人命的杀人犯当成“才艺”时, 网友的反应已经不是反感,而是生理性厌恶。
很难说,这个主播不是受了过去那些“黑红”剧本的刺激,想在流量的灰色地带里捞一把。
但尴尬就尴尬在,她的算盘打得噼啪响,网友的举报键按得比她还快,平台那边求生欲也焊得死死的。
而且大众的情绪阈值也在不断变化,以前大家可能还会在评论区辩论几句“模仿是否等于赞同”,但现在,对不起,没人有空听你解释,大家的选择简单粗暴:举报、拉黑、然后看你被封。
那种靠挑战公序良俗博眼球的流量溢价,在大众越来越清醒的道德直觉面前,连个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平台为啥选择了一个毫不犹豫的决定,光速切割,永久封禁。
这样既能平息用户的怒火,又能在中国市场上继续扮演一个有价值观的“好孩子”。
从风控角度看,这也是最好的选择。
留着这种主播的运营成本太高了:舆论风险是指数级的,监管风险是不可控的,更关键的是,用户对平台“内容质量”的信任感在流失,这会直接掏空一个内容平台最核心的护城河。
就这么说吧,主播被封杀,不是因为平台突然有了道德洁癖,而是它已经深刻地意识到,这届的网友不好带,中国互联网已经不是那个靠“审丑”就能收割流量的地方了。
以前主播靠打擦边球告诉平台什么叫KPI,现在用户用一键举报告诉他们什么叫规矩。
![]()
当年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一些人靠出位的言论和行为就能名利双收,都快赶上普通人一辈子的收入了。
但即便玩法离谱,还是有人愿意围观,他们可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满足一种打破常规的窥私欲。
但现在啥情况呢?
网民的媒介素养变了,审美结构也在变。
流量从象征名气的虚拟资产,变成了检验三观的试金石,以前看个热闹是在消遣自己,现在看到这种玩意儿,那是对自己智商和情感的冒犯。
![]()
其实抖音、快手这些平台就是抓住了这个变化。
根据官方通报,封禁的理由是“不当蹭热模仿犯罪人员,宣扬暴力犯罪,博取流量”。
这完全就是掐准了大众的情绪脉搏,把用户最想说的话,变成了平台的判决书。
反观这个女主播,还在讲“模仿”的故事、还在做“表演”的体验,还在坚持“黑红也是红”的底层逻辑,但她却始终没意识到,现在的用户把道德感焊死在了每一次点赞和转发上,那种为低俗付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上纲上线,我倒是觉得这更像“流量祛魅”。
过去这些年,中国网民经历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阶段,从被流量教育到开始教育流量。
你看上一个流量周期里,大家追求的是看起来好玩,比如审丑、恶搞、炫富,这些内容代表了一种赛博世界的“真实”态度。
![]()
你关注它们,并不是因为它有价值,而是因为围观本身,也是一种社交延伸。
但现在这个逻辑完全变了,大家不再相信“有争议就是有价值”“被骂也是一种成功”这种单一叙事,反而开始追求真实、善良、有用的正向主义。
所以现在的舆论趋势越来越强调是非、守护底线,不是这个主播玩不起,是这个社会已经不陪她玩了。
这股清醒的回潮,正在重新定义整个流量场,这个主播的问题不是模仿不赚钱,而是她的那套用践踏底线来定义“个性”的话术彻底失灵了,当然也包括一些聊出位、谈审丑的所谓“先锋”。
中国人的价值观越来越坚定,尤其90后、00后已经对这种恶意营销产生了严重排异。
你想博眼球,他们在守护底线,你想玩黑红,他们要你凉得彻底。
大家不是不追求多元,而是不能用无知来定义有趣,用罪恶来解构悲剧就更没有市场了。
![]()
这才是中国舆论场最真实的地方,关注不再是数据的投票,而是价值观的计算。
当一个舆论场足够大、足够成熟,如果一个创作者给不了自己体面,那用户会用举报键让他们体面。
女主播那套模仿犯罪、消费悲剧、挑衅公众情感的方式,已经和这个越来越较真、越来越有原则的社会格格不入。
所以吧,她被封杀,倒像是另一种人间清醒。
因为这至少说明流量主义的泡沫终究要破,现在是一个主播,接下来的是更多行业。#热点观察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