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发布联合声明,不许中方武力改变南海现状,对此,外交部的回应很干脆。那么,四国插手南海事务,究竟有何目的?对此,中方又会如何应对?
近段时间,菲律宾一直在南海挑事,不仅向仁爱礁坐滩舰输送物资,还打造了一个所谓的“特遣部队”。名字听起来挺吓人,其实就是几个拼凑起来的队伍,只不过被包装成“应对中国”。而在菲律宾忙着造势的时候,澳大利亚、日本、美国也一起凑了过来。
![]()
当地时间11月3日,四国防长在东盟防长扩大会议期间开了个小会,开完还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声明中宣称:“严重关切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破坏稳定行为”,反对单方面以武力或胁迫手段改变现状,同时把2016年的所谓“仲裁裁决”搬出来,强调具有“法律约束力”。
实际上,这套说辞早已失去说服力,但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讲一次。至于为何这么做,分析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为了借机刷存在感;二是美国今年增加了在亚太的投入,华盛顿希望盟友体系看上去更加紧密。
可以说,这份声明不仅是一种政治姿态,也是安抚菲律宾的小动作。对此,中方的回应很直接。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指出,所谓“南海仲裁案”是一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从头到尾非法、无效、不具有约束力。中国从第一天就不接受、不承认。
中方不愿把南海变成大国博弈的棋盘,也不愿意加入“集团政治”,但同样,我们也不接受抹黑,不接受胁迫,不接受别人用所谓的国际规则,来束缚中国的手脚。中方支持东盟主导的《南海行为准则》,但绝不会放任外部势力在南海兴风作浪。
![]()
在此背景下,福建舰官宣入列,这意味着中国海军真正迈入“三航母时代”。福建舰的技术指标摆在那里,电磁弹射、固定翼预警机、满载排水量八万多吨,这些都是硬实力。不管别人说什么“不许改变现状”,现实就是中国的海军力量正变得越来越成熟。
因此,回头看四国发布的联合声明,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反差:一边是几个国家用声明表达“担心”,另一边是中国航母真正的战力升级。一个是靠说,一个是靠做。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事实上,南海局势升级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因素:菲律宾的误判,以及某些域外国家的误导。只要菲律宾继续炒作、继续坐滩、继续想让别人替它出头,南海就不可能恢复风平浪静。但摩擦不等于失控,纷争不等于冲突。中国不会主动挑事,但也不会退让。
![]()
更关键的是,现在中国的航母体系越来越完整,周边地区的航行监控、防空预警、远海护卫已经不仅仅是一两个舰队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整个体系在进化,在这种背景下,域外势力想插手就得好好掂量一番。总之,未来南海局势是否稳定,就看谁更理性、谁更清醒。中国已经给出答案:维护主权的底线不会变,维护和平发展的大方向也不会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