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中统少将郑蕴侠仓皇逃窜,却发现重庆两个机场已被炸毁。
无奈之下,郑蕴侠只得前往成都,那里还有最后一班飞往台湾的飞机,但当他抵达成都时,飞机早已起飞。
为了活命,郑蕴侠隐姓埋名,在大陆潜伏下来,等待与上级接头的机会。
这一等就是八年,接头的人没等到,郑蕴侠却成了地地道道的“本地人”,有了工作也娶了媳妇,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然而,在1957年的时候,郑蕴侠却因为用了一句成语,结果成为怀疑对象,最终遭到被捕。
不过,郑蕴侠是幸运的,他没有被判处死刑,最后只被关了8年就被释放,他晚年曾感慨地说,没有去台湾,而是留在大陆,是他运气好,要不然他活不长。
最终,郑蕴侠活了102岁。
01
1949年11月16日凌晨,时任国防部新编反共救国军第一军少将政治部主任的郑蕴侠,站在一处被炸毁的兵工厂门口,打开了一封秘密文件,上面写着:
焚毁所有文件,速往成都转机撤台。
此时,解放军正在城外作战,郑蕴侠领导的游击纵队也已作鸟兽散,就连他的贴身司机都被中共方面策反,他已经成为孤家寡人了。
前几天,奉蒋介石密令,军统和中统留守人员开始在重庆枪杀政治犯,并着手实施“焦土政策”,打算把重庆炸成废墟,所有兵工厂、发电厂、机场、水厂等都要炸毁,以防止落入解放军之手。
郑蕴侠连忙烧毁了各种文件,尤其与他相关的文件材料,解放战争爆发之初,他亲自指挥并参与了“较场口血案”“沧白堂事件”,留下这些文件就是隐患。
尽管郑蕴侠速度很快,并第一时间奔赴重庆机场,但发现两处机场都被炸毁,他乘飞机离开的路已经断绝。
重庆机场被炸,成都机场成为郑蕴侠唯一逃走的机会,他知道马上有一班飞机要起飞。
于是,郑蕴侠连忙出城奔赴成都,当时西南局势很乱,军统、中统各自为战,联络早已中断,他只得利用军方身份要来汽车和路条,然后自己驾车上路了。
为了掩人耳目,郑蕴侠在半路上弃车,并伪装成小商贩,化名为何安平。
抵达赤水河时,郑蕴侠发现河两边岗哨林立,到处都是解放军,他猜测抓自己的人已经就位,再去成都只有死路一条。
没几天工夫,郑蕴侠就又得知,成都机场的最后一班飞机,早在他出重庆时就已经起飞,根本没人等他,也没人关心他的死活,他就是一颗弃子。
顾不得伤心和难过,郑蕴侠开始疯狂逃命,不久成都、重庆相继解放,他只得往合江、綦江一带逃窜,在路过泸县老城的时候,发现当地镇反运动已经开始,剿匪部队实施了宵禁,到处都在抓国民党特务。
郑蕴侠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和级别,一旦被逮捕,必是死路一条,可到处都是解放军,又如何逃出生天呢?
02
郑蕴侠的运气很好,他在泸州四处躲藏时,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酒馆,他凭借经验判断:这座酒馆不大,位置却四通八达,店老板虽然极力隐藏自己,但身份肯定不简单。
于是,郑蕴侠就进入这间小酒馆,经过一番试探后亮明身份,对方也不隐瞒,说自己其实是军统成员,别人都叫他王大哥,是奉命潜伏在泸州的。
郑蕴侠大喜过望,尽管之前军统和中统不对付,但现在党国大势已去,二人又都成了弃子,只能携手才能共存。
王大哥很热情地接纳了郑蕴侠,并私刻公章为他伪造了身份文件,他则摇身一变,成为涪陵一家榨菜厂的职工。
但是,解放军很快就对榨菜厂员工进行盘查,试图找出其中的特务,郑蕴侠担心身份被识破,便在接受盘查前逃走,他不敢找王大哥,连行李都没收拾,就往贵州务川而去。
为什么是务川?
因为此处在大山深处,人迹罕至,不太引人注目,他化名为刘正刚,以寻亲为由来到务川,身份为杂货郎,专门走街串巷卖针线、梳篦和火柴等小百货。
纯朴的务川人相信了郑蕴侠编造的谎言,一个姓郑的大娘可怜他,还收留他居住,郑大娘的儿子参军后阵亡,媳妇也离家出走,家里只剩下孤寡一人了。
在郑大娘家居住期间,郑蕴侠一大早就起床挑水、喂鸡,白天则四处走街串巷卖货,晚上回来后也不闲着,而是用左手练字,故意把字写得歪歪扭扭,平时说话也装口吃、说错字,试图掩饰自己的文化底子。
农忙时,郑蕴侠还帮郑大娘收割稻谷和麦子,他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也不乱花钱,就连赶集他都极少去,大家都很喜欢他,说他勤劳,是个好人,甚至有人主动帮他说对象。
1951年,郑蕴侠被划分为“贫民小贩”,还分了田地,并有了自己的住所,搬到濯水老镇居住。
此后,郑蕴侠就以卖杂货为生,顺便修电筒、配钥匙、补鞋子,由于他天生皮肤黝黑,又能说一口四川话和贵州方言,他的生活习惯、走路姿势和当地人也无异,故而没有人怀疑他,认为他就是个失去亲人的可怜人。
1956年,经人介绍,49岁的郑蕴侠娶了一个妻子,生活虽然平淡如水,但也算幸福安稳。
别人不知道郑蕴侠,他其实心里苦,他一直在等跟中统接头的机会,从而逃离大陆,到台湾去过好日子,可等了七八年,硬是一个机会都没等到。
到最后,郑蕴侠自己都绝望了,便安下心来过日子,他不求别的,只求就这样隐姓埋名到死。
03
郑蕴侠想要隐藏自己,奈何在时代的洪流中,他也身不由己。
郑蕴侠娶妻后不久,合作化运动开始,由于他走南闯北,见识多,也认识字,所以是镇上少有的文化人,便被派到县里学习,结业之后在濯水的合作食堂当会计,之后又到公私合营商工作。
接触的人多了,就有人觉得“刘正刚”非同一般。
有一次,郑蕴侠与人聊天,突然说到了“不翼而飞”这个成语,这对文化程度低的当地人而言是不敢想象的。
1958年,郑蕴侠在扫盲识字班教人识字,又自告奋勇地给人写对联,原本一切正常,他却一时兴起说错了话,“做人要睚眦必报,才有骨气!”
睚眦必报也不是常用成语,知道这个词的人肯定读过很多书。
除此之外,郑蕴侠还用过“刹那间”“参照执行”“误差范围”等词汇,这些都不是普通人知道的。
凡此种种,郑蕴侠无意中向许多人暴露了自己的文化底子,起初他并不在意,但后来镇长听说了这事,便觉得很奇怪:郑蕴侠明明文化程度不高,怎么知道这么多词,我都未必知道!
镇长的政治觉悟很高,认为郑蕴侠可能有问题,又是外来户,万一是特务就麻烦了,便将此事上报给县里,县里很重视这个情况,当即开始暗中调查。
1957年的一天,县里通知郑蕴侠去县城学习,他到县里一看,发现参加学习的人,大都是“有问题”的人,而自己则是“重点”对象,他心里其实很明白,尽管他已经很努力掩饰自己,但还是无意间露了马脚。
郑蕴侠心想,跑是跑不了的,抗拒调查也只是权宜之计,总有一天自己会暴露,与其这样,不如坦白从宽。
于是,郑蕴侠便主动交代了自己的问题,还交出一个笔记本,里面除了账目之外,还有一个人物关系图,可以间接证明郑蕴侠的身份,公安干警便将其逮捕,重庆市公安局得知此事后,又将其带回重庆审讯。
就这样,郑蕴侠成了大陆最后一个被捕归案的国民党将军。
当年12月,重庆市召开了一次公审大会,许多特务被判处死刑,而在十天前的一次审判中,郑蕴侠也被判死刑,经过十天的思想挣扎,他已经接受这个事实了,毕竟他多活了八年,值了!
然而,让郑蕴侠没想到的是,在公审大会上,审判员认为他虽然有恶性,但并非无恶不作,手上几乎没沾血,便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五年。
04
郑蕴侠虽然被判刑了,但并不真的坐牢,而是被分配到四川珙县芙蓉煤矿“将校队”,通过劳动来改造。
所谓“将校队”,就是由国民党将领组成的改造小组,平时除了劳动之外,还要学习政治、文化历史等课程,定期有人抽查学习进度,甚至要组织考试,除此之外还要写思想汇报,交代自己过去犯下的罪行。
郑蕴侠的态度很好,干活、学习都很认真,思想汇报也写得很好,不但有文采,而且很深刻,数量还很可观,足足有十三本,既交代了个人问题,也将重庆中统的组织关系等秘密和盘托出,领导看了非常满意。
1975年,郑蕴侠被突然叫去开会,他误以为有事要发生,结果去了才知道,他被特赦了!
原来,毛主席下达了特赦令,将在押的国民党党、政、军、特人员,一句宽大释放。
听到这个好消息后,郑蕴侠喜极而泣,心想共产党的胸襟实在太宽广了,自己作为大特务,竟然还能提前出狱!
被释放后,郑蕴侠回到务川生活,县里还很照顾他,让他小学当老师,一来为社会做贡献,二来有个养家的工作。
在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后,郑蕴侠打心眼里对过去感到忏悔,同时对未来抱有希望,他决定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他一方面认真教书育人,另一方面笔耕不辍,给杂志投稿,写回忆录,撰写书籍,揭发国民党的丑恶嘴脸。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从加入中统到获得新生,他一共写下了多达76万字,这些文字是研究国民党历史的重要材料。
他还积极配合统战部队从事对台宣传工作,甚至给陈立夫寄信,呼吁陈立夫为两岸和平统一而努力。
1981年,郑蕴侠作为特邀人士,成为了务川县政协委员,从事文史方面的工作,第二年他还亲自到较场口街心花园,向“校场口事件”的受害者李公朴烈士、郭沫若、施复亮、马寅初诸先生忏悔罪过,并向同行的政协委员诉说当时的情况,委员们听了都认为他讲话真诚,是个勇敢的人。
可以说,共产党给了郑蕴侠新生,他打心眼里感激,他晚年回忆历史的时候说,如果当初他成功回到了台湾了,他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国民党卖命而死,肯定活不长;机缘巧合之下,自己滞留在了大陆,本以为是必死之局,没想到得到了国家宽恕,以新的面目示人,活得透彻,获得自由,活得安全!
2009年7月,郑蕴侠以102岁高寿去世,他死前有个遗憾,由于当年自己被逮捕,他的老婆也跟他离婚改嫁了,等到他出狱时,已经是将近七旬的老人了,再无可能结婚了,所以他后半辈子都是一个人过,好在党和国家很照顾他,经常有人探望他,给了他亲人般的温暖。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