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旗河”藏水入疆工程的构想,该工程将穿越横断山脉,以打通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
甚至于还要连通雅鲁藏布江,这样就可以把水资源输送到新疆的沙漠地区,从而让沙漠变绿洲。
那你知道什么是横断山脉,以及它都有哪些山脉和江河吗?
什么是横断山脉
横断山脉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之说。
狭义的横断山脉特指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构成的“三江褶皱带”地区。
图片
狭义的横断山脉示意图
广义的横断山脉,东起邛崃山,西抵伯舒拉岭,北界位于昌都、甘孜至马尔康一线,南界抵达中缅边境的山区,面积60余万平方千米。
![]()
图片
广义的横断山脉示意图
横断山脉与天山、秦岭和太行山等中国大多数主要山脉常见的“东西走向”不同,它是一系列南北走向并行排列的山脉。
这些南北向的山脉之间,镶嵌着同样南北向的深邃河谷,形成“高山峡谷”相间分布的奇特景观。
在这片广义的横断山脉区域中,密密麻麻拥挤着七座大的山脉和对应的六条大河流,这就是俗称的七脉六江。
这种密集、高耸且并行排列的南北向山系,对于古人或甚至早期的现代旅行者来说,构成了巨大的天然屏障。
它横向截断了从四川、云南方向进入青藏高原的东西向通道,想要东西穿行极其困难,仿佛被“横着截断”了道路。
“横断山脉”这个名字,直观生动地描述了该山脉让交通被“横”向“断”绝的地理格局。
但尽管如此,在“红旗河”藏水入疆工程的构想中,却要打通横断山脉,以实现三江的连通。
至于要如何打通横断山脉,本期暂且不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横断山脉都有哪七脉六江?
横断山脉的横断七脉
在广义的横断山脉示意图中,自东向西为岷山山脉、邛崃山脉、大雪山山脉、沙鲁里山脉、芒康山-云岭山脉、他念他翁山-怒山山脉,总面积为36.4万平方公里。
这片区域的共同特征是地形极其复杂,局部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未登峰,文化孤岛现象普遍存在,它们也被金敦·沃德、华特·古格里、中村保等横断山脉先驱称之为“喜马拉雅以东”或“中国的阿尔卑斯”。
![]()
图片
横断山脉卫星影像
我们从卫星影像上看横断山脉,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褶皱效果。
需要在手机中查看高清卫星影像,请点击这里打开微图小程序后查看,也可以在微图App中查看。
如果需要在微图App(点击安装)中扫码加载更多图源,请拍文末视频教程。
![]()
图片
横断山脉示意图
横断山脉为什么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地缘呢?
其实就是当年的地壳运动,把青藏高原给挤压整个凸起了,那这些边缘的地方就形成了褶皱,其实就像褶子一样叠加在一起了。
横断山脉的横断六江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剧烈碰撞之后所形成的青藏高原,成了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并且有的河流还是国际大河,而有一些则流经了横断山脉。
横断山脉七脉六江中的六江,主要包括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和岷江。
![]()
图片
横断山脉的六江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它和怒江、澜沧江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平行流淌,互不干扰,这就行成了三江并流的天下奇观。
怒江和澜沧江之间隔着他念他翁山和怒山,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隔着芒康山。
在“红旗河”藏水入疆构想工程中,就是要把这三条江打通,并连通雅鲁藏布江,最后把水资源输往新疆。
![]()
图片
横断山脉的三江并流
雅砻江是金沙江最大的支流,在攀枝花汇入金沙江。
雅砻江是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其干流上的水电站开发采用了系统的梯级开发模式。
根据最新的规划,雅砻江干流共规划了22级梯级水电站,其中上游 10 座电站,中游 7 座电站,下游 5 座电站。
![]()
图片
雅砻江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历史上曾被认为是长江正源,明代徐霞客通过实地踏查得出金沙江一支才是长江正源。
岷江是成都平原的最重要的水资源,历史上岷江以都江堰为代表的灌溉工程造就了四川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
图片
岷江
岷江和大渡河以及青衣江的汇合处,就是著名的乐山大佛的所在地。
![]()
图片
乐山大佛位置
我们再从更大的视角来看横断山脉的河流,怒江从云南流出国境后变成了萨尔温江,澜沧江从云南流出国境后则变成了湄公河。
![]()
图片
两条国际河流
在横断山脉并流的三江,有两江成了国际河流,而长江则在云南丽江石鼓镇大拐弯之后,始终留在了我国境内。
在“红旗河”藏水入疆构想工程中,如果真要将横断山脉的三江打通并截流引水,那下游国家的反应势必会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
“红旗河”藏水入疆构想工程主题文档
“红旗河”藏水入疆工程只是一个构想,尚未有明确的官方决策和实施计划。
如果有一天真要着手落实,那还需要在很多方面慎重的评估,因为这不仅仅是百年大计,甚至是千年大计,乃至万年大计。
为了方便你了解“红旗河”藏水入疆构想工程主题往期内容,这里列出相关文档。
“红旗河”藏水入疆构想工程(1):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说起
“红旗河”藏水入疆构想工程(2):什么是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红旗河”藏水入疆构想工程(3):为什么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
“红旗河”藏水入疆构想工程(4):青藏高原上的十大主要山脉
“红旗河”藏水入疆构想工程(5):青藏高原上的八大主要河流及发源地
致敬地理学家
“横断山脉”这一名称的出现和固定,与清末民初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最早在唐代文献中就有“横山”的记载,描述了这一地区行路之难,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地理单元概念。
普遍认为“横断山脉”这一名称是由清末地理学家邹代钧正式提出的。
他在考察了这一地区的地理形势后,在其著作中使用了“横断山脉”一词。
当时,西方近代地理学知识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开始用科学的地理术语来系统描述和命名中国的地貌单元。
邹代钧等人观察到这片山脉与周围山脉走向截然不同,且严重阻碍了东西交通,便以其最显著的特征为其命名。
这一名称因其科学性和形象性,逐渐被中国地质、地理学界所接受和沿用,最终成为标准的地理学术语。
邹代钧是中国近代地图学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外彩色地图铜版印刷的创始人。
他曾教过光绪和宣统两代皇帝的书,祖父汉勋学问广博,擅长地理沿革,他受其影响,自幼爱好史地。
光绪十一年(1885)秋以随员身份出访英、俄,归国后于1896年在湖北武昌创立舆地学会,从事地图译绘工作。
编绘地图多用圆锥投影法,并标明比例尺。
舆地学会共译绘中外舆图700多幅,推动了中国近代地图事业的发展,还在学校教授地理课程,著有《西征纪程》《湖北地记》《中国海岸记》等。
邹代钧是中国沿革地理向近代地理科学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其在地图绘制与出版方面的成就尤为卓著。
他复兴和推广了三角测量法与经纬度表示法的运用,同时采用统一的比例尺和投影法替代了中国传统的“计里画方”的方法,推进了中国地图绘制向近代科学方法体系的迈进。
他创立“舆地学会”,专门经营地图出版事业,开中国民营地图出版之先河,推动了地理学中“地图”的普及和推广。
致敬所有推动地图事业发展的地理学家!
致敬地理学家邹代钧!
参考资料:
[1]横断“七脉六江”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04211535003124224/
[2]川投能源参股的雅砻江流域水电站数据概览
https://mp.weixin.qq.com/s/3_DK2Sm-D_9tnuJw87Wr4w
[3]横跨六大省区,这才是中国最复杂的山区
https://mp.weixin.qq.com/s/tG-B97clFUpSEE9XbwyODQ
[4]微图网页版在线地图制作工具
https://map.wemapgis.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