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玄关旧鞋柜的鞋印:藏着进门的温度二、卧室木床头柜的划痕:记着睡前的小事三、餐厅折叠餐桌的磕碰:装着吃饭的热闹四、阳台旧置物架的锈迹:裹着风吹的时光五、客厅藤椅的磨痕:装着晒太阳的悠闲六、厨房木砧板的刀痕:藏着饭菜的香气
![]()
玄关的深棕色鞋柜是舅舅送的,表面的木纹早就被常年的摩擦磨得发亮,柜门上还留着几道浅浅的鞋印 —— 那是女儿三岁时,踩着小皮鞋往柜门上蹭的,当时擦好几遍都没擦掉,现在她每次回家看到,还会笑着说 “小时候真调皮”。打开鞋柜,左边永远放着老公的旧运动鞋,鞋边沾着点没洗干净的泥土,是他周末去公园打球蹭的,鞋垫是妈妈去年给做的棉布款,右边塞着我常穿的帆布鞋,鞋舌上绣着个小太阳,是女儿小学时用十字绣针缝的,针脚歪歪扭扭,却舍不得换。鞋柜门轴早松了,拉开时总 “吱呀” 响,女儿每次放学进门,听见这声响就会喊 “妈妈我回来啦”,就连隔壁阿姨都笑说 “听见你家鞋柜响,就知道孩子放学了”。去年冬天鞋柜下层坏了块木板,老公用钉子钉了块旧木板补上,虽然颜色不一样,却比以前更结实,他说 “这鞋柜跟着咱们这么久,可不能扔”。
![]()
卧室的床头柜是结婚时买的,浅橡木色的桌面有一道斜斜的划痕,是当年搬床时不小心蹭的,当时我还心疼了好几天,老公却笑着说 “这样才像过日子的样”。现在每次擦桌子,摸到那道划痕,就想起刚结婚时挤在小卧室里的日子,心里暖暖的。床头柜的抽屉里总乱糟糟的:左边放着我的老花镜,镜腿缠了圈透明胶带,是上次摔断后临时粘的,本想换副新的,可戴着习惯了就一直用;右边塞着女儿留下的小发夹,还有我睡前看的旧杂志,书页里夹着去年晒干的桂花,翻开时能闻到淡淡的香,那是女儿秋天在小区里摘的,说要给我当书签。每晚睡前,我都会把水杯放在床头柜的右上角 —— 那里有个浅浅的圆印,是常年放杯子磨出来的,有时候忘了放,半夜醒了还会下意识摸一下。床头柜侧面还贴着张便签,是老公写的 “记得喝牛奶”,字歪歪扭扭的,是他去年出差前贴的,现在还没撕,看着就像他还在身边提醒我似的。
![]()
餐厅的折叠餐桌用了快十年,平时收起来靠在墙边,周末家人聚齐了才展开。桌面边缘有好几处磕碰的小坑:左边那个是孩子小时候拿玩具车砸的,当时他还哭着说 “桌子疼了”,现在孩子上大学了,每次回家还会指着那个坑说 “小时候真不懂事”;右边两个是我端菜时不小心蹭的,一道是炖鸡汤洒了烫的,一道是拿盘子时磕的。桌角还贴着张褪色的贴纸,是孙女去年贴的卡通小猫,说 “给桌子穿件新衣服”,现在贴纸边角卷了,却没人舍得撕。每次展开桌子,都要先掰动两边的卡扣,“咔嗒” 两声,桌子就放平了,这声音孙女记得最清楚,每次都抢着来掰卡扣。过年时,这张桌子上会摆满菜:妈妈做的红烧肉、老公炸的丸子、孙女爱吃的糖醋排骨,就连平时不爱说话爷爷,都会坐在桌旁喝两杯酒,筷子碰着碗,说着家常话,桌腿偶尔会晃一下,老公就会垫张纸巾在桌脚下,说 “这样稳当”。去年孙女生日,我们在桌子上摆了个小蛋糕,奶油蹭到了桌角,擦好几遍还留着点黄印,现在每次看到,就想起那天孙女吹蜡烛时的笑脸。
![]()
阳台的金属置物架是老公从旧货市场淘的,当时花了 50 块钱,架子腿已经有点锈迹,却结实得很。老公说 “这架子看着旧比新的耐用”,果然用了快八年,还没坏。置物架上面放着妈妈腌菜用的玻璃坛,坛口盖着块旧布,是她特意找的,说 “透气还防虫子”;旁边摆着我养死的几盆多肉,花盆还没扔,想着下次再种点什么,花盆上贴着女儿写的标签,写着 “妈妈小多肉”;最下层塞着孩子的旧足球,皮面早就磨破了,却是他小学时的球,舍不得丢。风大的时候,置物架上的坛盖会 “当当” 响,妈妈总说 “这是风在跟咱们说话呢”,夏天傍晚,我会把洗好的衣服搭在置物架旁边的绳子上,看着衣服晃来晃去,闻着太阳晒过的味道,再看看架子上的这些 “老伙计”,觉得日子就该这么慢悠悠的。去年冬天雪下得大,置物架上积了层雪,老公还特意拿扫帚扫了,说 “别压坏了,这架子还得用好几年呢”。
![]()
客厅的藤椅是外婆留下的,深棕色的藤条早就被晒得发亮,椅面中间有块地方磨得比别处浅,是外婆以前常坐的位置。每次坐在藤椅上,都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藤木香味,是晒过太阳后的味道,特别舒服。藤椅的扶手上有个小小的破洞,是以前家里的猫抓的,当时外婆还心疼了好几天,后来却笑着说 “这样才热闹”。藤椅旁边总放着个旧毛线筐,里面装着妈妈织了一半的毛衣,冬天的时候,妈妈会坐在藤椅上织毛衣,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暖融融的。我有时候会凑过去,跟妈妈挤在藤椅上,听她讲外婆以前的事,说外婆年轻时最喜欢坐在这藤椅上,边晒太阳边做针线活。现在藤椅的藤条有点松了,老公想找人修修,妈妈却不让,说 “就这样挺好,跟外婆在的时候一样”。每次家里来了客人,都喜欢坐在这藤椅上,说 “这椅子坐着真舒服,有家里的味道”。
![]()
厨房的木砧板用了快五年,是老公从老家带来的,据说是爷爷当年亲手做的,木质特别结实。砧板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刀痕,横的竖的,都是这些年切菜留下的印记 —— 左边的刀痕比较浅,是我切蔬菜时划的;右边的刀痕深一些,是老公剁肉馅时弄的,每次过年包饺子,他都会在这砧板上剁肉馅,“咚咚” 的声音能传到客厅。砧板的边缘有个小小的缺口,是上次切骨头时不小心磕的,当时我还担心会坏,结果用了这么久,还是好好的。每次用完砧板,我都会用热水洗干净,再擦干放在通风的地方,妈妈说 “这样砧板不容易坏,能多用几年”。有时候晚上做饭,灯光照在砧板的刀痕上,能看到里面淡淡的木纹,闻着砧板上残留的饭菜香味,就想起小时候在老家,看着奶奶在砧板上切菜的样子。现在这砧板不仅是做饭的工具,更像家里的一份念想,每次用它做饭,都觉得饭菜里多了份家的味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