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新闻网)
转自:安徽新闻网
完善产业生态,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摘自“十五五”规划建议
金秋时节,合肥骆岗公园游人如织。在位于公园内的城市空中交通运营中心,合翼航空运营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的旋翼缓缓启动,伴随着轻微的轰鸣声,机身腾空而起,盘旋在骆岗公园上空,围观游客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一幕。
“太震撼了!没想到曾经起降民航客机的机场,如今成了‘飞行的士’试验场,在骆岗公园体会到满满的未来感。”正在骆岗公园游玩的淮南游客李女士告诉记者,小时候还曾在骆岗机场乘坐过飞机,没想到如今能在这里见证“空中出行”从想象变为现实。
合翼航空运营的EH216-S,是全球首个“三证齐全”的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分别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和生产许可证(PC)。今年3月,合翼航空斩获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意味着低空载人飞行规模化商业应用正式落地。
“依托骆岗公园空中交通运营中心,我们将逐步开展EH216-S航空器低空观光商业运营,打造低空经济商业运营样板。”亿航智能副总裁、合翼航空总经理李晓娜介绍,公园内不仅有载人飞行器,还有送外卖、运物流的无人机,以及地面无人驾驶观光车,形成了联动的场景生态。
这个“无人”场景的诞生,源于骆岗公园的独特基因。作为原合肥骆岗机场改造而成的12.7平方公里超级场景“实验室”,这里建成了全国首个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城市级应用示范项目,将无人巡检、无人物流、城市立体交通、无人智慧治理等无人系统运行场景有机融合,累计完成数千架次安全飞行,无人车运行里程超1.3万公里。
合肥在“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中,依托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构建起“平台牵引、场景驱动、政策护航”的发展生态。从骆岗公园的“飞行的士”到地面无人观光车,从医疗样本的空中速运到巢湖智能无人艇,全空间无人体系在合肥这片“超级实验场”上加速“飞”入寻常生活。
近年来,合肥始终以场景创新激活发展动能,将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今年9月,《合肥市新场景规模化应用示范行动方案(2025—2027年)》正式印发,明确到2027年,建成内部高效协同、外部积极联动的场景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具有全国领先性的场景服务体系和应用生态,以场景为牵引,引领科技创新、技术迭代和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体系更新”正向循环发展格局,力争成为国家级场景应用创新示范城市。
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执行主任程羽表示,结合国家级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平台的使命和定位,将构建“上下协同,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牢牢抓住场景这一重要的要素资源,在无人物流、智能城市和具身智能等领域加快先进技术边应用边迭代,真正让实验室里的“光”变成制造工厂和千家万户的“电”。同时,通过标准制定和要素开放,促进更多市场主体、创业团队投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浪潮,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本报记者 许根宏 刘静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