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通缉的恐怖组织头目,到安理会解除制裁的叙利亚过渡政府总统,朱拉尼的身份反转只用了短短几年。当地时间11月6日,联合国安理会一场表决引发全球关注:以14票赞成、1票弃权的压倒性结果,正式解除对朱拉尼及其政府高层的相关制裁,而唯一投下弃权票的中国,成了这场"共识表决"中的特殊存在。
![]()
这场投票的反差感令人瞩目。14个安理会成员国的赞成票背后,是各国基于现实利益的考量。美国的积极推动不难理解——朱拉尼即将于11月中旬访美面见特朗普,这场制裁解除更像是为双方会面铺路,美方希望通过扶持朱拉尼,在叙利亚制衡伊朗与俄罗斯影响力,无需直接出兵就能维持地区存在 。
![]()
更出人意料的是俄罗斯的态度。作为叙利亚前政权的长期支持者,俄方此次投下赞成票,源于朱拉尼此前访问莫斯科时承诺"尊重俄叙所有协议",俄方核心诉求是保住塔尔图斯海军基地、赫梅米姆空军基地等战略命脉,只要叙利亚不倒向北约,政权更迭并非不可接受 。
![]()
中国的弃权票,则传递出截然不同的立场。正如中方代表傅聪所言,弃权并非反对叙利亚走出战乱,而是基于三大核心关切:安理会未能充分考量叙利亚复杂的反恐形势,提案国美国未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就强行推动表决,且朱拉尼政府能否切实履行反恐义务仍存疑问。
![]()
这其中,反恐问题是中方的核心底线。叙利亚境内仍有"东伊运"等恐怖势力活动,这类组织直接威胁中国国家安全。而朱拉尼的过往履历更让人难以放心——他曾是联合国认定的恐怖组织"征服阵线"头目,虽后来试图"洗白",但至今未与极端势力彻底切割,其政府团队中甚至有"东突"相关人员任职,这让中方无法忽视潜在安全隐患 。
![]()
美国为服务自身政治议程,否决了中国提出的多项修正案,这种将安理会决议当作政治工具的做法,也让中方深表遗憾。中国始终坚持,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应尊重其主权与领土完整,不能通过政治操弄牺牲反恐安全 。
![]()
对朱拉尼而言,制裁解除只是第一步。他面临的是支离破碎的国家、亟待重建的家园,以及国际社会对其政权合法性的持续质疑。没有中国的认可,叙利亚在经济重建、基础设施恢复等关键领域将缺少重要助力——毕竟在中东重建进程中,中方的投入与诚意早已得到验证。
![]()
这场14:1的表决,本质是国际政治的现实缩影:美俄等国基于利益做出选择,而中国则坚守原则与底线。未来,朱拉尼政府能否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反恐决心,能否弥合国内分歧,将直接影响其政权稳定性与国际认可度。而中国也将继续在联合国框架内,推动叙利亚问题通过政治途径妥善解决,为地区和平与安全发挥建设性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