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降糖药花大几百,好药嫌贵不敢用,老药副作用又顶不住”——这是不少糖友的日常。11月刚落地的糖尿病医保新政,算是把这些“堵心事”给解了:9种新药纳入报销,一周打一次的胰岛素、能护肾的口服药都在列,有人每月能省400多块。但这政策咋用最划算?哪些细节能让你少跑弯路?今天用大白话把实底给你讲透。
![]()
一、这9种新药,是真“解渴”
这次进医保的药,没一个是“凑数”的,全是糖友盼了很久的实用款——
1. 一周打一次的胰岛素,少扎300多针
以前每天打1-2针,一年戳300多回,出门揣针剂又麻烦又尴尬。这次新增的“依柯胰岛素”是国内首个周制剂,一周打一次就行,血糖比老药稳,夜间低血糖风险还能降70%。
算笔账:这药以前一支800块,现在医保后279块,职工医保报85%,自付才42块/支。一年用52支,比之前省3万多,相当于白拿半年药钱。
2. 不用打针的口服“司美格鲁肽”,省一半钱
很多人怕扎针,现在口服版来了——每天吃一片,效果和注射剂一样,还不用随身带针头。以前自费一片6块多,现在医保后自付3块,一个月省90块。
3. 能“护肾”的新药,给并发症上保险
糖友最怕心肾并发症,这次新增的“脯氨酸加格列净”不仅降糖,还能降低肾病风险。以前每月自付150块,现在报完只要28块,相当于一顿外卖钱。
剩下6种里,还有两周吃一次的口服药、帮超重糖友减重的肽类药——比如“替尔泊肽”,控糖同时能让体重降5-8斤,对胖糖友是“双省心”。
二、不止加药!这3个变化更省心
新政不只是“加药”,还把以前的报销“坑”给填了:
1. 门诊报销没“门槛”了
以前很多地方有300-800块的“起付线”——先自掏够数才能报。现在全国取消了,买药直接按比例报。比如每月花500块,以前报200,现在能报375,多省175块。
2. 异地买药不用“垫钱跑腿”
跟着子女养老的糖友,以前在外地买药得先垫钱、再拿单据回本地报。现在手机上做个“异地就医备案”,拿着医保码在外地定点药店直接刷,钱直接减,不用跑医保局。
3. 并发症药“单独报销”
以前并发症药要占降糖药的额度,现在甘肃、广东把肾病、视网膜病变的药单独划出来,年度能报5000块,不跟降糖药“抢额度”。北京、上海连胰岛素泵都能报,门诊额度最高到5万。
三、3个细节踩错,钱就白省了
福利再好,没摸清规则也白搭:
1. 先办“慢特病认定”
只有把糖尿病认定为“门诊慢特病”,才能享80%以上的报销比例。带身份证、诊断证明去医院医保窗口填张表,15天就能办,现在很多地方手机上就能申请,不用跑现场。
2. 必须去“定点机构”
非定点药店买药不报,哪怕药是真的也没用。打开“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能直接查附近的定点药店,别贪便宜去路边店。
3. 处方别乱扔
报销时可能要核验处方,让医生开正规单据——尤其是买周制剂这类新药,得有“糖化血红蛋白≥7.5%”的诊断证明才能报。
四、这2类人,药费近乎“免费”
新政还给特殊人群留了“额外福利”:
- 低保/特困户: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再提15%,有的地方能报95%,每月药费自付不到50块。
- 退休职工:报销比例比在职的高10%,上海退休糖友现在报75%,比之前多省80块/月。
这次新政不是“喊口号”——一个用周制剂+护肾药的糖友,每月能省450块,一年就是5400块,够买台新冰箱。但各地执行细节不一样,比如有的地方周制剂要“医生评估”才能开,有的地方异地备案要填“居住证明”。
你最近买药省了多少钱?当地还有啥更划算的福利?评论区聊聊,互相避坑省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