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个人基金投资经验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决策请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
有没有发现,很多基民都在重复一个怪圈:看别人赚钱跟风买基金,一入场就遇回调;被套后要么慌着割肉亏本金,要么死扛到越套越深;好不容易解套,又贪心想着多赚点,结果再次被套牢。
其实买基金本身是普通人最省心的理财方式,不用天天盯盘、不用研究复杂指标,可为啥有人越买越赚,有人却总被“套”?核心不是基金选得差,而是没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
我炒股12年、买基金8年,见过太多人因盲目操作亏得怀疑人生,也见过不少新手靠“10%止盈、跌5%补仓”的简单法则,既能在牛市赚得盆满钵满,又能在熊市守住本金。今天就把这个法则的核心逻辑、实操步骤、适用场景和避坑指南一次性讲透,大白话输出,看完就能上手!
一、核心逻辑:用“小规则”对抗人性弱点
基金投资的天敌,就是“贪婪”和“恐慌”——赚钱时想多赚点不肯卖,亏钱时怕亏更多急于割肉。而“10%止盈+5%补仓”法则,本质是用固定规则约束操作,帮你避开情绪陷阱:
• 10%止盈:不追求卖在最高点,赚够目标就落袋为安,把账面盈利变成实实在在的钱;
• 5%补仓:下跌到指定幅度再补,既不盲目抄底,又能摊薄成本,缩短解套时间。
二、3步实操:新手也能直接用
1. 建仓:别一把梭哈,分批买入
刚选好一只基金(优先选宽基指数基金、长期业绩稳定的主动基金),先投30%-50%本金,剩下的资金留着补仓。比如有10万本金,先投4万,剩下6万作为补仓备用金,避免满仓后遇到下跌没机会补救。
2. 止盈:赚够10%就卖,分两种情况操作
• 单次止盈:基金净值从买入价上涨10%,直接卖出50%-80%仓位,剩下的仓位可以设置“浮动止盈”(比如再涨5%就清仓,跌3%也清仓),既不浪费后续行情,又能锁住利润;
• 分批止盈:如果基金涨得比较稳,也可以分3批卖——涨10%卖30%,涨15%卖30%,涨20%清仓,避免因贪心错过止盈时机。
3. 补仓:下跌5%就加仓,别乱补
基金净值从你最近一次买入价(或补仓价)下跌5%,就用备用金补仓,补仓金额建议和初始买入金额相当(比如第一次买4万,下跌5%就再补4万),摊薄成本效果最明显。
• 注意:同一基金连续补仓不超过3次,若补仓3次后仍下跌超过15%,先暂停补仓,检查基金是否出了基本面问题(比如基金经理更换、持仓行业爆雷)。
三、适用场景:这些情况用,效果翻倍
• 适合基金:宽基指数基金(如沪深300、中证500)、行业主题基金(如消费、医药、科技,波动较大)、长期业绩稳定的主动权益基金;
• 不适合基金:货币基金、纯债基金(波动太小,没必要止盈补仓)、短期暴涨的热点基金(可能刚止盈就继续涨,或补仓后仍大幅下跌);
• 市场环境:牛市、震荡市效果最佳,熊市中能有效降低亏损幅度,比死扛更灵活。
四、避坑指南:4个错误千万别犯
• 坑1:频繁修改规则——涨了10%觉得能涨20%,临时改止盈线;跌了3%就慌着补仓,破坏规则等于白搭;
• 坑2:补仓资金没规划——把所有钱都用来补仓,最后基金继续下跌,没多余资金周转;
• 坑3:单只基金重仓——把所有资金押在一只基金上,就算用这个法则,也扛不住黑天鹅风险,建议单只基金仓位不超过总资金的30%;
• 坑4:忽略基金基本面——如果基金经理离职、持仓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如政策利空),再坚持补仓只会越亏越多,此时应止损离场。
最后总结:
基金投资不用复杂技巧,把“10%止盈+5%补仓”的简单法则执行到位,就能避开80%的被套陷阱。
这个法则的核心不是精准预测市场,而是用纪律性操作对抗人性弱点——该止盈时不贪心,该补仓时不恐慌,长期坚持下来,既能赚到合理收益,又能守住本金安全。
普通投资者买基金,追求的不是一夜暴富,而是稳稳的幸福。记住这个简单法则,不用天天盯盘、不用纠结选基,慢慢就能实现稳健盈利,再也不用怕基金被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