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琉球这个地方在近代上一直都备受争议,以前一直都是中国的藩属国,但在近代都让日本占领并管理着。不过如今到了现在还有不少岛民都不承认自己所在的地方归日本所有。
但在清末的时候,在日本占领琉球后就对清政府要求将琉球一分为二,自己占领琉球北部,将琉球的南部接让给清政府。
![]()
在不了解的人们看来,日本人好像大发善心,但实际上,这份善心之下包囊着祸心。清末的外交大臣李鸿章一口回绝日本人,死活都不要这块地方。
为何李鸿章会做出这个决定?难道他不想大清的国土面积不断增大吗?难道这里面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还是这场看似好意的背后隐藏着两个国家之间的博弈?
01琉球从属关系
琉球这个地方向来就是争议较大的地方,很多时候,就连该岛的居民都不清楚自己究竟属于哪里。
![]()
在中国的历史上记载琉球这个地方是在隋炀帝时期,就有大臣出海寻访海上见闻与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所以当使者的船只行至琉球附近的时候,就已经踏上了这片土地。
但是在唐朝,琉球在奄美大岛的附近,也就是在钓鱼岛的西南方位。当时使臣的船只行至琉球的时候,突然看到这座岛屿浮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就像一大片流虬(蛟龙)卧在那里。
![]()
后有人将琉球更名为琉球,再到明朝时期,这里才正式更名为琉球。就此这个本就不大的小岛才正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古代的琉球算是一个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它的地理位置十分巧妙,正好就在中国与日本之间。
![]()
附近还有朝鲜半岛,再往南就是爪哇、苏门答腊、等南洋国家。所以琉球的地理位置还是比较重要的。
地理位置相当不错,对于琉球人来说,中国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正适合与之贸易,所以在古代琉球一直都对中国一直都有崇拜之意。
![]()
于是在明宣宗时期,琉球正式成为中国把琉球纳入中国的藩属国,当地的琉球本土人被明朝政府还赐姓“尚”姓,这就是琉球国的正式建立。
这个时候的琉球只是明朝的藩属国,但明朝并没有在这个地方设置行政单位,也没过多地干涉政治、经济。
![]()
等到了16世纪的时候欧洲各国开始开辟自己的航海路线,把海外贸易当成了主要任务。此时本来在各国之间周旋中转的琉球就失去了经济优势,逐渐开始走向衰落。
这个时候趁虚而入的日本就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开始派遣军队向琉球进攻,在日后的几十年里逐渐占领了这个岛屿。
![]()
后来战败的琉球国王双手奉上投降书,臣服于日本,只能保持着与日本之间的藩属关系。自此琉球就开始夹在中国与日本两个国家之间,成为了双重藩属国。
琉球挺憋屈,可自己的地位又低下,所以岛上的统治者们也不敢过多地说些什么。
![]()
等近代的时候,日本明治维新开始,国力逐渐强盛,日本在1874年打着保护的名号出兵台湾。他们表示必须要保护琉球人民,还叫嚷着让清政府赔偿琉球人民10万白银。
这还不算,在5年后日本的野心显露了出来,日本将琉球岛改为冲绳县,自此独立的琉球王国正式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硝烟中。
02琉球的舍弃
为何日本能趁虚而入,打着保护的名号来侵占琉球?那还是因为在清末的一场杀戮引起的。
![]()
在1971年的时候,琉球的一艘货船漂洋过海到 台湾岛的一个偏僻处,当他们准备上岸的时候,原住民非常排斥,就与船上的琉球人展开了战斗。
结果当地官府救下了仅剩的12名琉球商人,把他们送回了琉球。可这就让日本人找到了空子。
![]()
当时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开始崛起,要的就是向外扩张。他们又不傻,自己国家的本土面积小,要的就是发动战争,这样才能掠夺资源。
他们知道这件事后就开始借题发挥,公开宣称琉球属于日本。而且随后又向台湾岛出兵,企图将整个岛屿纳为己有。
![]()
这个事情就成了大清与日本之间的战争,不过在摇摇欲坠的大清这里却没有太多的措施,对他们来说,自家的国力都不够抵御列强的。
不过清政府还是派了沈葆桢奔赴台湾岛开始布防,而李鸿章则是开始与日本代表坐在谈判桌前开始一场艰苦卓绝的商谈。
![]()
日本在谈判过程中就表示自己出兵是保护琉球人民的举动,虽然到了台湾摆出攻击的状态,但也是有情可原。
日本的态度让清政府怒不可遏,他们的意思就是自己只是保护国民,等于变相承认了琉球就属于日本领土。
![]()
可琉球一直都是中国的附属国,这是事实。日本的无耻之举让清政府很是恼怒,双方在谈判中也没能有所进展。
英国佬出面调解,逼着清政府从台湾岛退兵,不再去管琉球的事情。在列强压阵的时期,清政府没办法照顾到琉球,只能放手。
![]()
在近代史上,日本不久后就与清政府签订条约,强行将琉球王国制度废除,建立县制,将琉球吞并。
清政府非常憋屈,但眼下内忧外患的情况十分头疼。日本趁机与清政府谈判,提出将琉球一分为二,琉球群岛最南端的几座小岛还给清政府。
![]()
但这并不是日本良心发现,他们的小算盘是想在经济方面上要求与清政府的贸易上必须给 日本最大的优惠待遇。
负责谈判的李鸿章怒了,要么要地,要么要钱。日本人没有一刻不在算计。李鸿章在调查了琉球南端的几个小岛资源贫瘠,没有特殊的价值,所以断然拒绝。
![]()
于是在谈判桌上,李鸿章大手一挥拒绝了日本的提议,坚决不要琉球。宁愿舍弃国土也不要虚假的名头。
大家觉得李鸿章的做法是否正确呢?欢迎各位看官们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讨论吧。
参考资料:
1·腾讯网-《大清王朝如何失去了琉球?》
2·《民主与法制时报》-《孤悬海外的琉球是怎样陷落的》
3·海外网-《琉球属日本?琉球属日本!》
4·环球网-《人民日报:不仅钓鱼岛要回归 琉球也已可再议》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