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的生父究竟是谁?近期网络平台冒出一种新奇说法,认为康熙窄长的脸型与宽脸的孝庄、皇太极、顺治差别太大,推测其生父可能是清朝首位汉人大学士洪承畴。这种猜测引发不少围观,但专业人士指出从科学角度看不具备说服力。
![]()
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康熙生父另有其人的说法没有证据支持”。作为首位通过DNA研究确定清太祖努尔哈赤Y染色体类型的分子人类学研究者,他所在的团队曾于2019年对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的后代进行采样,结果显示他们都属于努尔哈赤C2b1a2b1-F14751这条支系。
![]()
![]()
Y染色体绝大部分区域为非重组区,男性只能从父亲那里继承这段基因且不会被稀释。同一父系的男性Y染色体几乎相同,仅存在极少数突变案例。通过分析这些突变就能追溯支系关系,构建出所有男性的父系谱系树——即便清朝已经灭亡百余年,这条遗传线索依然清晰可辨。
![]()
关于如何找到爱新觉罗后代并进行采样,严实解释道,研究团队通过姓氏线索和完整族谱锁定现代后人,采用抽血检测方式而非分析古人遗骨。接受检测者需提供身份证、核对家谱,并请清史专家协助把关。比较DNA序列后发现,自称爱新觉罗家族的人中有半数属于共祖不超过600年的支系,且分布在族谱各分支中;而不属于该支系的人员结果各不相同,可能存在攀附或领养情况。
![]()
针对网友热议的面相差异问题,严实认为人的相貌本身区别很大,加上古代画像不如照片精确,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姐妹长相也常有较大差异。更何况相貌还受到营养、疾病等后天环境因素影响,很难作为判定亲子关系的依据。
![]()
![]()
有趣的是,日本女星天海佑希早年接受DNA检测时,发现与中国西藏牧羊女阿追拥有完全相同的线粒体DNA,有电视节目称她们是3万年前同一位女性祖先的后代。严实指出母系线粒体平均3000年才会在全序上产生一个突变,分辨率远低于Y染色体。如果只检测部分区段而非全序,分辨能力会更低,难以判断共祖时间是一两代还是几千年。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点赞!关注!转发给朋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