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理财 ”
小白轻松入门~
![]()
晚上好,我是简七编辑部的艾小白。
前几天和一个刚毕业的朋友聊天,她问我:现在工资不高,但还想买点保险,有没有什么便宜的买法?
聊完之后我发现,其实很多刚毕业的朋友都有类似的困惑:
房租、伙食、交通、社交,一个月下来所剩无几,父母暂时也帮不上忙,但又担心万一出点什么事,自己承担不起。
所以今天想和你聊聊这个话题,希望我的一些经验能帮到你。
01
我22岁的时候,曾经有长辈劝我趁着身体条件好,先把保险买了。我想的是:「我这么年轻,用不着买保险。」
但现实是,疾病和意外并不会挑人。24岁的我,在体检中检查出了两个微小肺结节,尺寸大概2mm,虽然后来发现没长大,极大概率是良性,但这个结节让我错过了重疾险。
保险最怕的就是「想买的时候已经买不了了」。
我还有个同学,生活习惯很好,每天按时吃早饭,中午晒背,晚上泡脚,就在我感叹「00后都开始养生」的时候;他突然因为心梗去世了。
那一刻,我彻底明白:保险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提前准备」的东西。
我的思路是:
1)我最好用不到,但万一要用到了,我得有。
2)我的资金有限,所以我要「抓大放小」。
比如说,同样是买医疗险,只涵盖住院责任的产品,200块就能搞定,但如果涵盖齿科责任+零免赔额,那要2000多元。
看牙齿的钱我可以自己掏,一万元的免赔额我也可以自己掏。
但万一发生大病,几十万的住院费,我掏不起了,所以我希望这份两百多的保险能在「大风浪」来时顶上来,把「我承担不了的风险」转移出去。
02
保险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先覆盖最关键的风险。我把它理解为「层层防护网」:
第一层:医保(必须有的基础)
医保是所有保障的基础。如果你是职工,一般都会自动参保「职工医保」;如果暂时待业,也要尽量参保「居民医保」。
为什么医保这么重要?因为医保不仅能报销一部分门诊和住院费用,还会影响商业保险的价格。
举个例子:同一款百万医疗险,有医保的人只要 182 元/年,没有医保的人要426元/年。差价都快够买一份居民医保了。
第二层:意外险 + 医疗险(小钱解决大麻烦)
在购买商业健康险前,我建议你先下载一个「金事通App」,查一查自己名下有哪些保险。有时候,单位会购买「团体险」做为我们的员工福利。
![]()
尤其像「花多少报多少」的医疗险,如果已经有这类保障,就不建议再另外购买了。
健康险如果有排序,那意外险一定是第一位,它不仅使用场景非常广泛:
比如被猫抓狗咬,摔跤骨折,这是意外医疗责任; 比如在事故中造成了残疾,这是意外伤残责任; 比如发生车祸身故,这是意外死亡责任。
而且很便宜:
以25岁为例,每年只要156元就能买到:意外身故/伤残50万元保额、意外医疗5万元、猝死责任30万元、住院津贴100~300元/天。
意外险的责任很简单,差不多的保障,哪个便宜我们就买哪个;但要注意一点:最好能涵盖猝死责任。
其次是住院百万医疗险,要注意这类保险保障的是「住院责任」,通常都不涵盖门诊责任。
由于医疗险是「实报实销」的保险,所以它只限定了最高报销额度,一两百元就能买到200~600万保额。
不过,买医疗险有两种需要重点注意:
1)最好买「保证续保20年」的;
保证续保就是哪怕生病了,保险公司也不能拒绝你续保;一般会在产品投保页面写「保证续保x年」,如果没写,就说明是「一年一签」,风险会大一些。
2)增加「特药」这项附加责任。
这两点都是为「大病医疗」考虑的,万一发生重病,治疗期很可能要好几年,如果有保证续保责任,这款医疗险就能一直覆盖我们的治疗费用。
添加「特药」这个责任只需要加5块钱,就能把「癌症高价药」的风险给覆盖掉。
意外险+医疗险,这两类险种,一年总共花300多元,就能获得非常大的保障。用小钱撬大杠杆,把基本的安全网搭起来。
03
如果还有余力,非常建议早点买重疾险。
第三层:重疾险
重疾险是「给付型保险」,一旦确诊重疾,保险公司一次性给付一笔钱,无论是用来付医疗费,还是安置家人,都可以。
从「轻资产」这个角度考虑,重疾险最好选「消费型」以及「拉长缴费期」的方式。
1)重疾险一般有两种形态:消费型和返还型。
消费型是指截止保障到期,没出险就自动结束;而返还型是指保障到期,没出险还会返还一笔钱。
很多朋友都觉得「返还型」有病赔钱,没病返本的设计很划算;其实不然,返还型产品的价格往往是消费型的翻倍——
也就是说,如果出险了,同样的保额,返还型保险的买入成本却要贵一倍;如果没出险,返还型保险实际是占用了我们的现金流,在经年累月的积累下,收益可能远不如我们自己定投。
2)尽量拉长缴费期,放大杠杆效应。
拉长缴费期不仅能减轻现金流压力,还可以加强杠杆效应:
如果在缴费期内出险,我们是可以豁免剩余保费的。比如30年缴费的重疾险若在第10年出险,仅需支付10年保费,即可获得全额理赔。
买重疾险,保额尽可能买足,就像我前面说的,一旦身体出现异常,觉得重疾保额不够,再想增加保额就比较困难了;同理,最优选是终身保障。
但如果预算很有限,那么我们可以优先考虑「保额」:
我们还是以25岁为例,选保额30万元,保障至70周岁,选最长缴费期20年;女性2703元/年,男性3099元/年。
用有限的预算先把「抗风险能力」建立起来,这样一层层叠加,就能把最致命的风险逐步兜住。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操作思路——
① 越年轻保费越便宜,身体越健康选择权越大。 ② 先「参加医保」,然后看看公司有哪些健康类「团险」; ③ 意外险买一年一续的基础款,重点关注有没有覆盖「猝死责任」; ④ 医疗险尽量买「保证续保20年」的产品,并添加「特药」附加责任; ⑤ 重疾险选「消费型」,且尽可能拉「拉长缴费期」。
保险不是「有钱人才买」,其实它对收入有限的人更重要:越没钱,越难承受一场大病或意外带来的开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必追求「一步到位」,可以先用最少的钱,守住最重要的底线;等收入稳定了,再慢慢升级保额、保障期限。
趁年轻健康,早点上车,把风险漏洞先填住,就是最划算的投资。
好啦,如果你还想进一步讨论,也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晚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