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总在焦虑。
以为给了孩子全世界的知识,他们就能拥有全世界。
后来才发现,我们能给的,最好的东西,其实是让他拥有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能力。
01
首先,是让他拥有独自面对问题的勇气。
孩子摔倒了。
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冲过去,扶起来,拍拍他身上的土,然后告诉他,别怕,有我。
我们剥夺了,他自己站起来的机会。
一个问题出现了。一道题不会做,一个玩具拼不起来。
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告诉他答案,帮他完成。
我们剥夺了,他独自面对困惑、并且战胜它的机会。
而自学,它开始的第一个瞬间,恰恰就是这里。
就是那个,我们忍住不伸手的瞬间。
那个,我们允许他,在自己的问题里,待一会儿的瞬间。
他可能会哭,会沮我丧,会发脾气。
没关系。
就让他,跟那个难题,单独待一会儿。
当他第一次,靠自己的力量,把那个散架的玩具拼好时,他眼里迸发出的那束光,比任何奖励都珍贵。
那束光的名字,叫“我能行”。
![]()
02
然后,是教会他,如何去寻找那把“钥匙”。
我们这一代人,是被“喂养”知识长大的。
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听。书本,就是全世界。
但这个时代,早就变了。
知识,不再是稀缺品。它像洪水一样,无处不在。
真正稀缺的,是在洪水里,找到那艘能渡你过河的船的能力。
所以,当孩子再问你“为什么”的时候。
试着,不要直接给他答案。
试着,回问他一句:“你觉得,我们能去哪里找到答案呢?”
是去翻那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还是打开电脑,在搜索框里,敲下那几个关键词?又或者,是带他去博物馆,去科技馆,去大自然里,亲眼看一看?
你不是在教他一个知识点。
你是在给他一张地图,教他如何去寻找那些,能打开所有知识大门的,一把把的钥匙。
这比知识本身,重要一万倍。
![]()
03
最重要的一点,是守护他那颗,对世界的好奇心。
我见过太多孩子,眼睛里,没有光了。
他们很聪明,很懂事,能考很高的分数。但他们对这个世界,好像失去了兴趣。
他们学习,只是因为“应该学”。
这是最让我感到悲伤的。
一棵树,如果失去了向着太阳生长的欲望,你给它再多养分,又有什么用呢?
而自学,它最底层的驱动力,从来不是什么“为了你好”,也不是什么“未来的竞争力”。
它就是,最原始的,那份好奇。
那份,“我想知道”的冲动。
所以,请允许他,去问一些“愚蠢”的问题。
请允许他,去浪费一些时间,在那些“没用”的事情上。
比如,一下午,就只是为了观察一只蚂蚁是如何搬家的。
别催他,别打扰他。
他不是在浪费时间。他是在为他一生的学习,积攒最宝贵的燃料。
那份,源自生命内部的,对未知最纯粹的热爱。
![]()
所以,别焦虑了。
我们不可能永远是孩子的答案。
但我们可以,教会他们,如何去寻找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