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直播翻车,吐槽忘关麦,员工自己说79元挂链太贵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11月6号晚上,泡泡玛特抖音直播间出了个大bug。
直播的时候摄像头忘关了,麦也开着,两个工作人员的私聊被近150万观众听了个正着。
一个拿着79元的DIMOO挂链盲盒说,哎嘛这东西卖79确实有点贵,另一个接话,没事会有人买单的。
这事儿后续也有意思。
网上肯定都是支持这个员工的,有人说官方吐槽最为致命,有人说这员工不过是说了句实话。
泡泡玛特的回应也来了,一边说正在紧急调查,一边表态不会开除相关员工。
至于消费者最关心的79元定价合不合理,只说了一句暂未收到调价通知。
泡泡玛特的成本,的确是不贵的。
![]()
这款挂链盲盒,材质无非是锌合金挂件、树脂公仔、聚酯纤维挂绳,尺寸也就19厘米挂绳加3×3.6厘米的合金片。
我看已经有业内人士爆料,类似产品的仿品成本低至4块钱。
就算是正品,算上生产、仓储、运输,顶天了也超不过30块。
但泡泡玛特卖79元一个,整盒474元。
这个毛利率有多夸张?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64%涨到了70.3%,接近爱马仕去年73%的毛利率。
盲盒机制就更绝了。
6个常规款,1个隐藏款,常规款概率1:6,隐藏款概率1:72。
想集齐?对不起,你得不停地抽,不停地买。
不过从成本角度来单纯评价,也的确不够客观。
![]()
毕竟茅台,成本也不高。
而且泡泡玛特需要在营销上花大量的钱,还需要不断找热点来维持很高的话题热度,IP授权和IP构建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这样大家才愿意购买这些公仔玩具。
只不过说,现阶段泡泡玛特卖溢价的行为,社会上争议很大。
这两个员工错在哪儿?错在说了实话,错在忘了关摄像头。
你看那个女员工,她也是打工的,可能工资也不高,所以看着79块的挂链,下意识就蹦出一句“确实有点贵”。
这不是正常人的反应吗?
但这话一出口,就把品牌精心营造的「情绪价值」给捅破了。
另一个男同事接的那句没事会有人买单,这才是真正的杀招。
贵不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但男同事这句话,就有把消费者当接盘侠的心态了,因为潜台词变了,男同事内心也认可这东西不值这个价,但反正总会有人愿者上钩,管他值不值呢?
所以网友炸,我觉得不是因为女员工的话,而是因为男员工的。
你以为自己买的是情怀,是快乐,是情绪价值,结果人家内部员工都觉得你是冤大头。
这种被收割的感觉,能不气吗?
可能有大佬会说,潮玩产品本来就是卖情绪价值的,材质成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设计、IP和情感认同。
这话没错,但前提是你得让消费者心甘情愿。
可问题是,当品牌自己的员工都下意识觉得卖得贵,这定价还站得住脚吗?
当消费者感觉自己不是在为喜欢买单,而是在被当冤大头的时候,那所谓的情绪价值还剩几分真实?
从8月以来,泡泡玛特的股价一路下跌,9月跌超17%,10月跌超16%。
![]()
11月7号这次直播事故一出,股价当天就跌超4%。
这些数据,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我觉得整个事情中,泡泡玛特唯一处理的好地方,就是公开表示不会开除员工。
甚至我觉得,应该说,不会因此对员工进行调查或者打压,甚至应该给这员工涨工资,她就可以有更多的钱去买让自己开心的东西了。
这才是合格的公关。
这个事件里的打工人和消费者,是不一样的人,但绝大部分时候,我们又是打工人,又是消费者,身份是一体两面,分不开的。
所以泡泡玛特唯一的出路,就是承认自己价格策略有问题,进行合理的调整,然后给这个女员工疯狂涨工资。
对消费者好,也对员工好,不把消费者当傻子,也不把员工当牛马,这才是未来企业唯一的出路。
![]()
各位大佬觉得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