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宁格勒围城的大饥荒,是二战时期的惨痛记忆。但是关于城市粮食短缺的原因,历史书上却长期存在一个严重错误的说法。
这个说法,就是德军在围城前夕轰炸了巴达耶夫仓库,焚毁了足够全城三百万人可用一年的粮食。然而,这是一个荒诞的谣言。
![]()
按照某些史书的说法,1941年9月8日德军出动大批轰炸机,向列宁格勒的巴达耶夫仓库投下了6000多枚燃烧弹。这些史书声称,巴达耶夫仓库是列宁格勒最大的食品仓库,储存了列宁格勒三百万市民足够吃一年的食物,结果全部被烧毁,直接导致列宁格勒陷入了严重饥荒。
这个传说,还有不少演绎式故事,例如列宁格勒市民后来只能每天领到“150克烧焦面粉做成的面包”。有的故事为了在逻辑上说得通,将巴达耶夫仓库说成是“占地巨大的仓库群”,因为列宁格勒三百万市民每天至少需要消耗2000-2500吨食品,巴达耶夫仓库需要有70万吨以上的仓储能力,才能符合传说的设定。
![]()
然而,这个所谓“巴达耶夫仓库储存了全城一年的食品”,是个彻头彻尾的谣言。历史真相是,真正的巴达耶夫仓库库容并没有那么大,只能储存几千吨物资而已。
尽管在数学上完全说不通,但是“在巴达耶夫仓库烧毁了一年食品”被列为列宁格勒陷入饥荒的主要原因,成为不少国内外官方史书的正式说法,给历史研究的严肃性造成了很大干扰。
![]()
笔者为了打破这个世纪谣言,首先介绍一下巴达耶夫仓库的由来。
简单来说,巴达耶夫仓库就是列宁格勒火车站的中转货场,地点位于火车货运站的西边,占地约0.27平方公里,包含50多座木头建筑物(包括仓库和办公室)以及露天堆放场。该仓库最早建于1914年,由犹太商人拉斯捷亚耶夫出资建造。列宁格勒市内的货运有轨电车在1915年也铺设到了这里,该仓库迅速演变为重要的物资中转枢纽。1920年代,该仓库改名为巴达耶夫仓库。
![]()
作为物资中转枢纽,巴达耶夫仓库本质上是临时的物资集散地,并非所谓的“城市储粮库”。这座仓库不仅堆放粮食,同样也堆放大量的其他物资。按照德机轰炸前的仓库清单,巴达耶夫斯基仓库当时储存的货物除了粮食(约3000吨面粉)外,还包括“盐、腌制工业西红柿、腌李子、苹果皮、家庭肥皂、白糖、饼干、糖果、橡子等等”,其中白糖就占了2500吨。
1941年9月8日,德军大批飞机空袭列宁格勒,在全城范围内投掷了6327枚炸弹。其中,23架德军Do-17轰炸机向巴达耶夫仓库一带投掷了280枚燃烧弹,导致38个木制仓库和11个建筑物被烧毁。也就是说,谣言中所谓“德机专门向巴达耶夫仓库投掷了6000枚燃烧弹”,本身就是偷换概念和歪曲细节的春秋笔法。
![]()
巴达耶夫仓库被炸后,列宁格勒市民很多人参加了灭火工作,大火扑灭后,市政府从废墟里收集了大约1000吨烧焦的面粉,以及大约900吨烧焦的糖。由于大量砂糖融化渗入了泥土,巴达耶夫仓库原址挖出的含糖泥土,后来都成为饥饿市民之间的交易品。
从这个数字来看,巴达耶夫仓库被烧毁的食品,实际只能供应全城一两天的消耗量,与所谓的“一年供应量”相差甚远。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巴达耶夫仓库被炸毁,对列宁格勒围城粮荒的影响并不大。
![]()
那么,谣言又是从何起源呢?有分析认为,巴达耶夫仓库作为关键的物资中转枢纽,在列宁格勒市民中普遍存在一个刻板印象:由于从铁路运来的粮食基本都从这里通过,很多人会错误认为全城大部分粮食都会放在这里。
因此,巴达耶夫仓库被炸毁给不少市民造成了心理暗示,而列宁格勒市当局为了将饥荒的责任归咎于德机轰炸,也默认了这些谣言的存在。战后西方史书在收集苏联史料时,更是不进行任何逻辑分析,简单粗暴接纳了这些荒诞传闻。
![]()
那么,列宁格勒围城的大饥荒,是否存在别的解释呢?笔者在这里,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说结论,笔者认为在围城期间,哪怕列宁格勒全部仓库库容都是满的,也不足以支撑300万市民一年的消耗量,甚至半年都不够(实际只支撑了三个月就见底了)。大多数人,包括一些现代的事后诸葛亮,都严重低估了300万人食品消耗的天文数字。
![]()
而且历史真相也是如此,德军切断列宁格勒对外联系时,城内的仓库恰恰是饱和的,甚至需要对外疏散一部分粮食,因此还被当代一些人抹黑。这个历史细节说明,列宁格勒战前的所有仓库库容,是无法支持长时间被围困的。
上面说过,支持300万人一年的食品消耗,需要大约至少70万吨粮食,相当于巴达耶夫仓库库容的100倍。巴达耶夫仓库占地0.27平方公里,100倍就是27平方公里(除非用当代仓储技术,可将占地压缩到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加热这些粮食所需的燃料,又需要多少平方公里的煤炭仓库呢?要知道,整个列宁格勒市区面积才600平方公里。
![]()
除非有人具备惊天的预知能力,能够提前动员全城所有人,开辟几十平方公里的市区土地建仓库,才勉强有把握靠这些储粮和燃料坚持一年的围城。但是,列宁格勒的围城却要坚持872天。真正缓解饥荒的,是牺牲无数人的拉多加湖生命线,以及1943年1月后冒着德军炮火冲向城内的运粮火车。
历史是由细节决定的。我们通过数学方法对一些历史细节的冷酷描述,也许才能更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性。然后,有些不负责任的史料,却在刻意淡化历史的残酷性,或者是扭曲到一个错误的方向。(作者:陶慕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