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静
“养老是人生大事、家庭要事,也是社会大事、国之大事。”11月7日,在四川省“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张晓玲用这句饱含温度的话语,开启了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介绍。
![]()
新闻发布会(图据四川发布)
养老服务网络基本成形,50.7万张床位守护“夕阳红”
“十四五”以来,四川聚焦老年人实际需求,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养老答卷。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1.8万个,拥有养老床位50.7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8%。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60%,一个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已具雏形。
在城市,“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正从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建成535个覆盖所有街道的多功能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1816个标准化社区老年助餐点。”张晓玲介绍,同时还布局了43个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了2.1万张家庭养老床位,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就能享受到专业服务。
农村养老短板加快补齐,三级服务网络守护乡愁
面对农村养老这一短板,四川创新实施“三个一批”计划,通过撤并关停、提档升级、示范新建,建成县级失能特困人员养护院201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952个、村级养老互助点5070个,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我们已有103个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挂牌成立,135个县实现农村公办养老机构县级直管。”张晓玲表示,通过推进447个公办养老机构开展公建民营,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养老服务的专业水准显著提升。
适老化改造惠及22.6万户,未来聚焦普惠可及
为让养老服务更贴心,四川创新推出适老化改造“组合拳”。“我们实施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10项行动,已完成22.6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改造。”张晓玲说,四川还将适老化产品购置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发放老年人关爱服务包1.2亿元,有效激发了老年人消费活力。
展望未来,四川将加快构建分级分类、普惠可及、城乡统筹的养老服务体系。张晓玲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兜紧兜牢特困、低保、高龄、失能老人的养老保障;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供给格局;推进养老机构分类改革;完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养老服务。”这句承诺,正在四川的扎实行动中逐步成为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