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余晖
据湖南日报消息,11月5日至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凝率调研组到湖南,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等主题进行调研。
![]()
在湘期间,调研组前往长沙、株洲,深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文博单位等,详细了解湖南在相关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听取各领域有关人员的意见建议。
来到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铁凝听取了院士专家、科研人员在产学研融合、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的介绍;在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有限公司、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视比特机器人有限公司、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铁凝与企业负责人和一线工作人员对谈交流,了解企业创新研发、生产销售等关键信息。铁凝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要立足湖南产业优势,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自主化水平,全力突破“卡脖子”问题。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各项人才保障政策,实现人才招得来、留得住。
走进湖南省博物馆,铁凝认真查看馆藏文物展陈情况,了解文物保护、展示、科普等工作进展。她指出,湖南是历史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独特的湖湘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基础上提升考古成果阐释转化能力和水平,培养更多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人才,将行之有效的经验通过立法形式加以固化和推广,不断丰富法治供给,守护好祖先留下的文明瑰宝。走上橘子洲头,铁凝指出,要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依托红色旅游,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水平。在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铁凝指出,要加强代表性传承人培养和支持力度,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的活力,以更高标准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和芒果TV,铁凝深入了解了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最新成果。她指出,要坚定走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道路,着力培育数字文创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在内容和技术两个方面同步发力,锻造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构筑文化传播的强大动力。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雒树刚、副主任委员古小玉参加调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浩东陪同调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