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广州白云机场立体综合交通再升级,托举粤港澳大湾区“空中门户”

0
分享至

随着T3航站楼全新投入使用,白云机场立体交通系统再升级——T3综合交通中心启用、机场第二高速接入、城际列车白云机场东站同步启用,未来蓝图中高铁穿行、地铁密布。

广州白云机场着力打造航空+轨道+高速立体交通新格局,成为助力大湾区要素流通、接入云端丝路的“超级接口”,发挥白云机场核心枢纽作用支撑“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全面链接“轨道上的大湾区”,奋力书写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

白云机场立体交通综合体再扩容

随T3航站楼同步启用的T3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GTC)连接T3航站楼南侧,建筑面积25.9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公路、铁路、城市公共交通和航空交通等多种交通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换乘枢纽。

T3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采用立体化流线设计,地下衔接多种轨道交通(包括同步开通的城轨,以及建设中的高铁和地铁),1层连通航站楼旅客到达大厅、机场巴士、出租车上客点,2层连通航站楼旅客出发大厅、航站楼穿梭巴士。配套P11、P12停车楼,开放约2800个停车位,建设车位引导、反向寻车等系统,方便网约车、私家车等车辆停泊。T3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立体式衔接布局,将让旅客真正实现多种交通方式“一站式”换乘。


位于白云机场T3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负二层的广州东环城际白云机场东站已于10月30日与T3航站楼同步开通,新白广城际(T2航站楼至竹料段)通车,两条城际铁路在竹料至机场段并线,从白云机场T3航站楼出发最快不到40分钟可达广州南站。

除了城际轨道,旅客可选T3航站楼机场第二高速、出租车、网约车、机场大巴等多种交通方式,未来还可搭乘高铁、地铁抵离机场——

T3航站楼GTC

六大交通方式“一站式”集合

▼ 城际铁路站点

广州东环城际白云机场东站,位于T3航站楼GTC负二层。新白广城际(T2航站楼至竹料段)已通车,两条城际铁路在竹料至机场段并线,实现“城际直达航站楼”的高效衔接。


▼路网衔接

T3航站楼西接迎宾大道(白云区-花都区方向),南接机场第二高速(广州市区方向),两条主干道形成“快速通道”。

▼ 出租车/网约车上客点

T3航站楼到达层车道设2个出租车上客点;T3航站楼P12停车楼1层、1M层、2层的西侧设置了网约车旅客上客区,多点布局缩短旅客候车时间。


▼ 机场巴士站点

T3航站楼GTC一层两侧分别设置了东、西客运站,西客运站为长途大巴乘车点,东客运站为穿梭巴、公交车、职工班车、旅客巴士乘车点,实现地面巴士“分区管理、高效接驳”。


▼ 高铁站点

在建,位于T3航站楼GTC负二层。

▼ 地铁站点

白云机场东站(暂名)在建,位于T3航站楼GTC负二层。

“三个圈”联通大湾区

机场轨道交通打开新格局

据统计,当前白云机场日均车流量稳定超22万辆次。随着白云机场T3航站楼投入使用,客货运流量进一步扩容,地面交通同样需要一个更广阔的未来——此次启用的T3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与T2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相呼应,整体将形成内接3座航站楼,外联2条高速公路、2条地铁、5条城际轨道、6条高铁的“立体交通综合体”。


根据《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等城市规划,白云机场未来将通过正线及联络线引入6条高铁(广珠(澳)高铁、广河高铁,广湛高铁、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广清永高铁、广深高铁新通道)、5条城际(新白广城际、广佛环城际、广清城际、广花城际、芳白城际)、2条地铁(3号线、36号线),1条专用轨道为广州北站至广州白云机场空侧专用轨道,以及2条高速(机场高速、机场第二高速),轨道交通分担率全球领先,2030年达到45%,远期2045年达到55%以上,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样板。


随着白云机场规划衔接高铁、城际、地铁等轨道交通线路的持续建成,空铁联运产品不断深化,白云机场“路、轨、空”交通服务将深入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实现广佛区域、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三个圈层的辐射覆盖——

▼ 广佛核心圈

通过广湛高铁、广佛环城际、新白广城际、广花城际、芳白城际、广州地铁3号线,实现白云机场与广佛区域10座铁路客站实现直连,其中广州中心城区可30分钟直达。

▼大湾区联动圈

通过广深港高铁、深江高铁、广深第二高铁、广深铁路、穗莞深城际、广花城际、芳白城际、广州地铁3号线,轨道线路站点配套布局空铁联运服务,覆盖珠三角城市60分钟触达。

▼ 泛珠三角辐射圈

白云机场未来将借助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广清永高铁、武广高铁、广河—龙梅龙高铁、广河-赣深高铁、广汕高铁、广中珠澳高铁、广湛高铁等线路构建“米字型”八方来粤的高铁格局。

未来,随着白云机场集疏运系统不断完善,白云机场客流集散方式将由“公路交通”为主向“轨道交通”为主的模式转变。这种布局不仅服务大湾区旅客出行,更打通了大湾区产业链的“任督二脉”。

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

“空铁+”催化大湾区产城融合

2024年,白云机场通过“枢纽服务效率提升”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验收——白云机场采用综合立体形式,实现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和公共交通等多种方式便捷换乘,被列为试点任务典型经验。最新公布的《广东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轨道交通发展条例》提出,“促进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等‘硬联通’以及规则机制的‘软联通’,提高多层次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共有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惠州、佛山(广州新机场建成后关闭)7个民用机场,白云机场未来将通过轨道与大湾区主要机场互联互通,形成“轨道上的机场群”。通过便捷高效的轨道交通,配套安检互认、联程联运、“一票到底”等服务产品,使大湾区主要机场不在同城、胜似同城,真正实现大湾区机场从“一群机场”变成“机场群”,有力服务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有效破解了航空客流“最后一公里”瓶颈,使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向区域经济“毛细血管”级渗透。如今,白云机场与高铁、城际的进一步衔接,正催生新的“临空经济走廊”。以新白广城际为例,其串联的广州北站、新塘站,周边不断吸聚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同样的,轨道交通的虹吸效应也正在临空经济区内显现,航空物流、飞机维修、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等临空产业聚集。广东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不仅提升容量,更通过‘港产城’融合发展,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以白云机场为核心门户的“航空+轨道+高速”立体交通新格局,将有力推动大湾区各类要素流通,通过云端丝路走向世界,持续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


从“一座机场”到“一张网络”,白云机场立体综合交通建设印证了交通强国建设的核心逻辑:交通基础设施的“筋骨”需与区域发展的“血脉”协同。白云机场T3航站楼及综合交通中心(GTC)的启用,承载着大湾区面向世界的信心——在这里,每一次起飞与抵达,都是交通体系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注解。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基建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基建报
《中国基建报》官方网易号
20443文章数 250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