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公示信息,上海医药大健康云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云健康”)以4954.29万元对北京信海科园大药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园大药房”)实施单方增资扩股,获得51%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这一交易也改变了科园大药房的股权结构。交易前,北京科园信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持有科园大药房100%股权并单独控制该公司;交易完成后,股权结构变更为上药云健康持股51%,北京科园持股49%,双方共同控制目标公司。
01.
强强联手+模式复刻,布局华北供应链市场
北京信海科园大药房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3月22日,是由北京科园信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法人独资企业,而后者是科园信海(北京)医疗用品贸易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根据上海医药2025年担保额度公告,科园信海系公司均为上海医药全资子公司。
这表明,“科园系”其实早已纳入上海医药集团的商业版图,但此前主要承担医药分销与供应链职能。而科园大药房作为北京地区的零售终端,价值斐然。
首先,科园大药房所处的北京是中国医药市场的峰顶,集中了全国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创新药审批资源和高支付能力患者群体,更是DTP药房业务的必争之地;其次,依托科园信海多年积累的医院渠道关系、政府事务能力和药企合作资源,科园大药房具备快速转型为专业服务平台的潜力。
最后,作为地方国有背景企业,在医保对接、门店选址等方面具有政策优势。此次引入上药云健康作为战略股东,实质是将这块璞玉进行专业化、数字化雕琢,升级为集团新零售战略在北方市场的旗舰。
另一方面,上药云健康也并非一家普通的医药零售商。上药云健康2015年成立于上海,是由上海医药孵化并持续支持的“互联网+”医药商业科技平台。提供专业药房网络为基础的创新药全生命周期服务、以电子处方+云药房为基础的普慢药“互联网+”服务。
据上海医药集团2025年半年报, 上药云健康正依托集团批零一体优势,正加快院边药房、专业药房(DTP药房)的布局,正快速转变为创新药首发的重要渠道。
据上药云健康官网,当前公司全国一体化的专业药房超过200余家,覆盖25个省66个城市。拥有400多名专业药师团队,专业药事服务涵盖12个科组,130多个重大病种。年销售额超过30亿,联接40+家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以及260+家医疗机构; 合作10+商保公司; 服务300+跨国和本土医药企业,创新药覆盖率90%。
综上而言,此次收购科园大药房,正是上海医药集团从华东向华北跨区域复制这一模式的重要举措。
02.
龙头集中,布局竞争进入新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药新零售一体化战略”外,在营销转型方面,上海医药集团也在持续推进上药销售公司转型升级,完善各业务单元、商务运营、业务发展等核心业务职能的专业化配置,并特别提到,要同时加强“大健康 OTC+新零售”战略布局,探索新模式。
故而此次收购可以看成这一战略的具象体现。一方面,科园大药房可被视为上海医药集团旗下的重点产品(例如消化道、心脑血管领域大品种)在北京的重要渠道和网络;另一方面,上海医药集团可借此次并购整合科园信海的分销网络,进一步减少中间环节,提升毛利率。
需要指出的是,当下各大医药巨头的整合在集采的常态化背景下尤为重要,通过终端掌控保障工业产品市场份额,通过工业品种独家资源提升零售终端竞争力,形成双向赋能。
与此同时,医药巨头在中国医药流通市场的布局已经进入新阶段。
近几年,国内的医药巨头,尤其“国家队”正凭借自身的特色优势迅速拓展全国性布局。而早在2023年,上海医药集团商业板块下属上药控股和上药科园完成初步整合,打破区域限制,开启了全国一体化高效协同体系;华润医药商业先后收购安徽立方药业和四川科伦医药贸易集团51%的股权,提高相关地区综合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2024年初,国资委也提出把市值管理纳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考核体系内。政策驱动下,医药流通企业并购整合继续,龙头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而上海医药集团虽有“沪上龙头”之称,但在北方零售终端密度上仍有差距。此次收购表明,上海医药集团正在资本运作快速补课,并打出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上海医药集团的特色优势之一在于其布局上游医药工业业务,并形成“工商一体”的差异化格局。据国投证券总结,上药创新药管线在今年进入到收获期,且拥有多个知名中药品牌,更有信谊、雷氏、胡庆余堂等知名工业品牌,“新药+特色中药”布局有望充分赋能医药工业。
而以上药云健康的数字化能力。控股科园大药房后,可将这些差异化能力导入北京市场,避免同质化竞争。
当然,也不排除战略愿景与现实执行之间的鸿沟。上药云健康能否将上海经验成功复刻到北京,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仍需时间检验。但至少,这步棋已经落子,中国医药巨头的南北格局,也因这起交易而增添了新的变量。未来,当上海医药集团的创新药管线和自身搭建起的商业网络及数字化平台实现真正协同的时候,此次收购的价值才会完全释放。
*封面来源:神笔PRO
![]()
专题推荐
声明:动脉新医药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新医药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信息和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