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常年与Photoshop图层、Premiere时间线打交道的创意工作者,我在办公室搭建了一套"生产力三联屏"——左屏放素材库、中屏做实时预览、右屏调效果参数。
![]()
这种分工让4K视频剪辑效率提升了很多。但问题也随之而来:2m×1m的桌面被三个显示器占去大半,我的大主机只能委屈地塞在桌下。
每次插拔U盘、外接硬盘都要弯腰摸索半天,线材更是缠成"蜘蛛网",整理一次就得花费半小时。
![]()
自从入了铭凡X1Lite-255迷你主机,我才真正体会到:专业创作工具,不该在空间与性能之间做妥协。
AMD Ryzen 7 255:8核16线程的创作引擎
对于创意工作者而言,CPU性能直接决定创作效率的天花板,而选择一款"性能适配、价格合理"的处理器尤为关键。

在当前迷你主机市场中,中端价位(2000-3000元)的处理器往往面临"多核强则单核弱"或"高频高耗"的困境,但铭凡X1Lite-255搭载的AMD Ryzen 7 255处理器却打破了这一僵局。
![]()
作为AMD锐龙系列的中端主力型号,它采用8核16线程架构,最高睿频可达4.9GHz,在Cinebench R23测试中多核得分突破1.7万分,单核成绩稳定在1.7千分左右——这个数据不仅远超同价位的Intel i5-1240P(多核约1.4万分),甚至能媲美部分高端迷你主机搭载的Ryzen 7 7735H,堪称中端市场的"性能黑马"。
在实际创作场景中,这份性能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导出一段5分钟的4K/60fps视频(含调色滤镜和转场特效),之前的旧主机需要12分钟,仅用7分40秒就完成,效率提升近36%;
同时打开20个RAW格式图片(每张约50MB)在Photoshop中进行批量磨皮、调色,界面切换依然丝滑,画笔延迟控制在10ms以内。
![]()
更关键的是,它搭配的DDR5-5600双通道内存平台(最高支持64GB),带宽比DDR4提升50%,我同时运行Lightroom素材库、Premiere剪辑工程、Audition音频处理和10个浏览器标签页,内存占用率仅58%,这种"多开不崩"的稳定性,让连续4小时的高强度创作也毫无压力。
OCuLink扩展:从创作主机到游戏神器的变身术
对于兼顾工作与娱乐的用户来说,铭凡X1Lite-255的OCuLink接口绝对是"隐藏彩蛋"。
![]()
这个支持PCIe 4.0×4通道的扩展接口,能直接对接外置显卡坞,而且兼容性极强——我测试了三款不同品牌的显卡坞,都能实现即插即用。
![]()
在未扩展显卡时,X1Lite-255的Radeon 780M核显就已经可以满足基础创作需求,但如果需要面对Autodesk 3ds Max建模、Blender渲染等重度3D任务时会确实会稍显吃力;这个时候只需要通过扩展坞连接RTX 3090 SUPER显卡,整机性能瞬间"蜕变"!
即使需要3ds Max制作一个含10万多边形的室内场景模型,实时预览也能达到85fps,旋转、缩放操作无延迟;渲染一张1080P分辨率的全局光照效果图,时间只需25分钟,外接显卡帧率损失仅4.8%,几乎与台式机直连无异,真正实现"迷你主机+显卡坞"的高性能组合。
![]()
下班后切换到娱乐模式,《原神》在4K最高画质下稳定60fps,《CS:GO》设置能达到160fps,就连硬件要求苛刻的《怪物猎人:荒野》,也能在1080P高画质下保持134fps的流畅运行。
更贴心的是,机身内置的Radeon 780M核显,在不接显卡坞时也能满足轻度游戏需求,午休时玩几局《英雄联盟》完全不在话下。这种"一机两用"的特性,既能在工作日成为高效创作工具,又能在周末变身游戏主机,性价比瞬间拉满。
三接口视频输出:三联屏协作的完美搭档
多屏协作的核心需求,在于稳定且高清的视频输出能力。
![]()
铭凡X1Lite-255在这方面堪称"接口狂魔",配备了USB4、HDMI 2.1、DP 2.0三个视频接口,其中USB4和DP 2.0均支持8K/60Hz输出,HDMI 2.1可实现4K/120Hz的高刷新率显示。
![]()
对我而言,这三个接口刚好满足三联屏的专业分工:左屏通过HDMI 2.1连接27英寸4K显示器,用于放置素材库和时间码;中屏用DP 2.0接27英寸4K/60Hz专业监视器,实时预览剪辑效果;右屏通过USB4连接27英寸全高清屏幕,专门调试LUT滤镜和音频参数。
![]()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测试中,我同时播放三个不同格式的视频文件(分别为4K/60fps、1080P/120fps、720P/30fps),画面均保持流畅无撕裂,色彩还原也与专业显示器的校准值高度一致。配合机身内置的2.5G以太网和Wi-Fi 6E无线模块,传输大型素材文件时速度稳定在200MB/s以上,彻底告别了"素材传半天,创作等半天"的尴尬。
0.84L航空铝机身:小体积里的大讲究
第一次拆开铭凡X1Lite-255的包装时,我被它的"迷你身材"震撼到了——0.84L的体积仅相当于3个易拉罐叠放,重量约600g,单手就能轻松托起。
![]()
机身采用全航空铝合金材质,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哑光灰的表面不仅触感细腻,还能有效防指纹和划痕。
![]()
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空间适配性:我可以把它直接壁挂在中间显示器的支架上,既不占用桌面空间,又能让所有接口都处于触手可及的位置。也能放置在桌面、桌底(倒置),墙壁上使用。
对比之前桌下那个"庞然大物",现在插拔U盘、外接硬盘只需伸手就能完成,桌面线材得到了有效控制,连打扫卫生都变得轻松起来。

铭凡X1Lite-255的接口布局同样体现了"专业导向"的设计思路:机身背面从上到下依次排列OCuLink接口、USB4、HDMI 2.1、DP 2.0、2.5G网口和电源接口,视频接口集中布置,方便理线。
![]()
前置面板则配备2×USB-A 3.2接口和3.5mm音频口,临时连接U盘或耳机时无需绕到机身后面。这种"常用接口前置,专业接口后置"的布局,完美契合了创意工作者的使用习惯。
全能创作伙伴:2000元档的专业之选
综合使用一个月后,铭凡X1Lite-255给我带来的惊喜远不止"省空间"和"高性能"。

![]()
它的散热系统表现同样出色:采用相变材料+双铜热管+双风扇的组合,即使连续8小时渲染4K视频,机身表面温度也仅为42℃,满载时噪音低于45dB,放在桌面上几乎听不到运行声音;100W PD供电支持则让我摆脱了传统电源适配器的束缚,用一个65W氮化镓充电器就能满足日常办公需求,出差时塞进背包也毫无压力。
![]()
值得一提的是,铭凡近期获得全球权威数据机构艾媒的认证,而这样一台"一体化高性能、可扩展、便携易用"的全能迷你主机,官方售价为1999元起,在同配置的专业迷你主机中,价格优势极为明显。从京东和天猫的用户评价来看,其好评率普遍保持在100%,"性能够用""接口丰富""空间杀手"成为高频关键词。
![]()
如果你也是一名追求高效创作的多屏用户,厌倦了传统主机的笨重与杂乱,那么铭凡X1Lite-255绝对值得一试。它用0.84L的体积,装下了专业创作所需的全部性能;用丰富的接口,满足了多场景协作的扩展需求;更用亲民的价格,打破了"专业设备必贵"的刻板印象。现在,我的桌面终于实现了"主机隐形,创意显形"的理想状态——这或许就是科技应该带给创作者的体验:让工具退居幕后,让灵感成为主角。
另外最后补充一下吧,铭凡还有两款使用是AMD锐龙7 255处理器的小主机,分别是铭凡X1-255和X1Pro-255。
![]()
接口方面,X1和X1Pro都有两个USB4接口,可以支持一机连四屏(铭凡X1Lite-255是三屏)。对于日常有外接显示设备的用户更合适。
外观方面,X1和X1Pro是金属材质的。X1Lite和X1大小一样,都得用外置电源线,X1Pro则自带内置电源线。
网络和存储扩展方面:X1和X1Pro都为wifi7,网络信号要比X1Lite强。X1Lite和X1都配了两个单网口,而X1 Pro有两个网口。X1 Lite和X1都有两个M.2硬盘槽,铭凡X1 Pro则有三个硬盘槽。可以进一步扩容。
整体来说,这三款X1-255系列的产品都挺不错的,具体选哪个,还是要结合自己的使用需求来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