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住我家,每月塞给我5000元家用费,接来退休老妈后婆婆搬走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为虚构小说故事,地名人名均为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请知悉。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妈,我真的撑不下去了,您能回来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婆婆的声音传来,客气又疏离:"梅子,你们过得好就行,我一个人挺好的。"

"妈,我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王梅哽咽着,手里紧紧攥着那本婆婆留下的存折。

"有些事啊,过去了就过去了。"婆婆轻轻挂断了电话。

王梅瘫坐在沙发上,客厅里堆满了没洗的碗筷。

卧室里,老妈正在抱怨这个月的生活费不够用。丈夫李强加班还没回来,三岁的儿子哭闹着要奶奶。

她看着手机通讯录里婆婆的名字,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两个月前,她怎么也想不到,接退休的老妈来住,竟会让她如此后悔。可后悔的,到底是什么呢?



01

三年前的春天,婆婆张秀兰提着两个大行李箱出现在王梅家门口。

"妈,您怎么来了?"王梅惊讶地打开门。

"我一个人在老家也没啥事,想着来帮你们带带孩子。"婆婆笑着走进屋,"小宝都三岁了,你们上班忙,我来搭把手。"

那时候王梅刚生完二胎没多久,大儿子小宝正是调皮的年纪,小女儿才几个月大。每天她和李强都被折腾得精疲力尽。

"妈,您来了可太好了。"王梅眼圈都红了。

婆婆放下行李就开始收拾屋子。晚饭时,李强下班回来,看到满桌子菜愣了一下。

"妈,您做这么多菜干啥?"

"都是你们爱吃的。"婆婆笑着把碗筷摆好,"以后我住这儿,每天给你们做饭,你们上班别太累了。"

吃完饭,婆婆把李强叫到阳台。

"强子,我跟你说个事。"婆婆从包里掏出一沓钱,"我退休金一个月八千,我自己用不了那么多。这样吧,我每个月给你们五千块家用,剩下的我自己留着,够花了。"

"妈,这怎么行?"李强连忙推辞。

"别跟我客气。"婆婆把钱塞进李强手里,"你们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两个孩子都要花钱。我住在你们家,吃你们的用你们的,再不出点钱,我心里过意不去。"

"妈……"李强眼眶湿润了。

"行了行了,就这么定了。"婆婆摆摆手,转身去厨房洗碗了。

从那天起,婆婆就成了家里的"管家"。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给全家人做早饭。李强和王梅出门上班时,早餐已经摆上桌了。

"妈,您别起这么早,我们在外面买着吃就行。"王梅心疼地说。

"外面的东西不干净,还是家里做的好。"婆婆笑着给小宝穿衣服,"快去上班吧,别迟到了。"

白天,婆婆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小宝要上幼儿园,婆婆每天按时接送。小女儿还小,婆婆抱着哄着,从不喊累。

王梅下班回家,屋子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衣服洗好晾在阳台上,晚饭热气腾腾地端上桌。

"妈,您歇会儿吧,我来收拾。"王梅说。

"不用不用,你上班累了,快去陪孩子玩。"婆婆把她推出厨房。

邻居王大姐见了王梅,总是羡慕地说:"梅子啊,你这婆婆真是好,又帮忙又给钱,哪找这么好的婆婆去?"

"是啊,我妈对我都没这么好。"王梅笑着说。

"你可知足吧,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王大姐感慨道。

那三年,王梅过得特别轻松。上班不用操心家里的事,下班回来就能吃上热饭。孩子有人管,家务有人做,她和李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每个月初,婆婆都会准时把五千块钱交给李强。

"妈,这个月就不用给了,家里钱够花。"李强有时候会推辞。

"拿着吧,存起来也好。"婆婆从不多说什么。

李强和王梅商量:"咱妈这么帮咱们,咱们得对她好点。"

"那当然了。"王梅说,"等咱有钱了,带妈出去旅游。"

婆婆在家里话不多,也不爱管闲事。李强和王梅偶尔吵架,婆婆就带着孩子出去遛弯,从不掺和。

"妈,您别介意,我们就是拌拌嘴。"王梅不好意思地说。

"小两口过日子,哪有不吵架的。"婆婆笑着说,"我在老家的时候,你爸在世时,我们也经常吵。吵完就好了,别放在心上。"

有一次,王梅和李强因为买房的事闹得挺凶。婆婆听到了,晚上悄悄把李强叫到房间。

"强子,梅子说得也有道理,现在房价涨得快,早买早省心。"婆婆说完,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存折,"这里有十万块,是我这些年攒的,你们拿去付首付吧。"

"妈,这不行!"李强急了,"这是您的养老钱。"

"我有退休金,用不着这个。"婆婆把存折塞进李强手里,"你们买了房,一家人住得宽敞,我也高兴。"

李强拿着存折,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那天晚上,他和王梅说了这事。王梅也哭了。

"咱妈真是太好了。"王梅抹着眼泪说。

"是啊,咱得好好孝敬她。"李强说。

后来他们买了房,婆婆也跟着搬了过去。新家有三个卧室,婆婆住在最大的那间。

"妈,这间屋子采光好,您住这儿。"王梅说。

"不用不用,我住小的就行。"婆婆推辞。

"您就别跟我们客气了。"李强拉着婆婆进了主卧。

婆婆住下后,依然每天早起做饭,带孩子,做家务。家里的一切都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

"强子,梅子,我觉得咱家现在挺好的。"婆婆有时候会说,"你们工作顺利,孩子健康,我也能帮上忙,挺知足的。"

"妈,有您在,我们才能这么省心。"王梅说。

婆婆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02

半年前的秋天,王梅接到老妈的电话。

"梅子,我退休了。"老妈的声音有些低落。

"妈,这不是好事吗?终于能歇歇了。"王梅说。

"可我一个人在老家,怪冷清的。"老妈叹了口气,"你哥在外地工作,你弟也在南方打工,都不在身边。"

王梅心里一动。老妈今年六十岁,从纺织厂退休,退休金三千块。她一个人住在老家的两居室里,确实挺孤单的。

"妈,要不您来我这儿住吧?"王梅试探着问。

"那能行吗?"老妈的声音立刻兴奋起来,"你婆婆不是也在吗?"

"没事的,我跟我婆婆说说。"王梅说。

挂了电话,王梅心里有点犹豫。家里现在有三个卧室,她和李强一间,两个孩子一间,婆婆一间。要是老妈来了,住哪儿呢?

晚上,她把这事跟李强说了。

"这……"李强皱了皱眉,"家里是有点挤。"

"要不让我妈和孩子们住一屋?"王梅说。

"孩子们现在大了,不太方便。"李强说。

两人正商量着,婆婆端着切好的水果走了进来。

"你们在说什么呢?"婆婆问。

"妈,是这样的。"王梅有些不好意思,"我妈退休了,一个人在老家挺孤单的,我想接她过来住一段时间。"

婆婆愣了一下,脸上的笑容僵了僵。

"这是好事啊。"婆婆很快恢复了笑容,"亲家母一个人在老家不容易,是该接过来。"

"可是家里房间不够。"王梅小心翼翼地说。

婆婆沉默了几秒钟。

"这样吧,让你妈住我那屋,我回老家住。"婆婆说得很平静。

"妈,那怎么行?"李强连忙说,"您在这儿住得好好的。"

"没事的。"婆婆摆摆手,"两个老人住在一起,反而不方便。你妈来了,我也正好回老家看看,那边还有些事要处理。"

"妈……"王梅有些愧疚。

"别多想。"婆婆笑了笑,"我不是因为你妈来才走的,是我本来就想回去看看。你们别有心理负担。"

"那您什么时候回去?"李强问。

"等你妈来了,我就走。"婆婆说,"这样你们也好安排。"

王梅心里有些不舒服,但又说不出什么。毕竟老妈一个人在老家确实挺可怜的,她是女儿,总不能不管不问。

第二天,她给老妈打了电话。

"妈,您收拾收拾,下周过来吧。"王梅说。

"真的?太好了!"老妈高兴得不得了,"梅子,你对妈真好。"

"我婆婆要回老家一趟,您来了正好住她那屋。"王梅说。

"你婆婆要走啊?"老妈问。

"她说有事要回去处理。"王梅说。

"那敢情好。"老妈笑着说,"省得住一起别扭。"

王梅听了这话,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也没多说什么。

一周后,老妈拖着两个大箱子来了。王梅和李强去车站接她。

"梅子,好久不见了!"老妈拉着王梅的手,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

"妈,路上累了吧?"王梅说。

"不累不累。"老妈说,"能来你这儿住,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回到家,婆婆已经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床单被罩都换了新的,桌上还摆着一束鲜花。

"亲家母,您来了。"婆婆笑着迎上去。

"哎呦,麻烦你了。"老妈客气地说。

"不麻烦,应该的。"婆婆说,"您先休息,我给您泡杯茶。"

老妈在沙发上坐下,打量着房子。

"梅子,你们这房子不错啊,装修得挺好。"老妈说。

"还行吧。"王梅说。

婆婆端着茶走过来,放在老妈面前。

"亲家母,您喝茶。"婆婆说。

"谢谢谢谢。"老妈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这茶不错。"

吃晚饭的时候,婆婆做了一桌子菜。

"亲家母,不知道您喜欢吃什么,就做了这些,您尝尝。"婆婆说。

"做这么多,太破费了。"老妈说着,夹了一筷子红烧肉,"嗯,味道不错。"

饭后,婆婆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

"妈,您明天就走吗?"王梅问。

"对,明天一早的车。"婆婆说,"我那边还有些事,得赶紧回去处理。"

"那您什么时候回来?"李强问。

"这个说不准。"婆婆说,"等我把事情办完了再说吧。"

"妈,您要是回老家住,那每个月的五千块……"李强有些不好意思。

"照常给你们。"婆婆打断他的话,"这是我的心意,跟我住哪儿没关系。"

"妈,那怎么好意思。"王梅说。

"别说这些了。"婆婆笑了笑,"你们好好照顾孩子,好好工作,我就放心了。"

第二天一早,婆婆拎着行李箱准备出门。

"妈,我送您去车站。"李强说。

"不用,我自己打车去就行。"婆婆说。

"那怎么行?"王梅也走了过来。

"真不用。"婆婆坚持,"你们都要上班,别耽误了。"

李强和王梅坚持要送,婆婆拗不过,只好同意了。

到了车站,婆婆拉着李强的手。

"强子,好好工作,别太累了。"婆婆说。

"妈,您保重身体。"李强眼眶有些红。

婆婆又转向王梅。

"梅子,好好孝敬你妈,老人不容易。"婆婆说。

"妈,您也保重。"王梅说。

婆婆笑了笑,拎着行李箱走进了候车厅。

王梅看着婆婆的背影,突然觉得有点难受。可转念一想,老妈来了也是好事,起码不用她一个人在老家孤单了。



03

老妈来了第一天,就把房间重新布置了一遍。

"梅子,你婆婆那些照片我收起来了,给你放柜子里了。"老妈说。

"妈,那是我婆婆的东西。"王梅有点不高兴。

"我知道啊,但我住这儿,总得按我的习惯来吧。"老妈理所当然地说,"再说了,看着别人的照片,我住着也不舒服。"

王梅没再说什么。

晚上做饭的时候,老妈在厨房里翻来翻去。

"梅子,你们家调料怎么放得这么乱?"老妈说,"我得重新整理一下。"

"妈,您别折腾了,就这样挺好的。"王梅说。

"这怎么能行?"老妈说着,开始把调料瓶一个个拿出来,"做饭的人最清楚,东西得摆得顺手才行。"

折腾了一个小时,厨房被老妈重新布置了一遍。

"这下好了,明天做饭方便多了。"老妈满意地拍拍手。

王梅看着被翻得乱七八糟的厨房,心里有些不舒服。这厨房一直是婆婆在用,东西摆在哪儿,婆婆都记得清清楚楚。现在全被老妈换了位置,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第二天早上,王梅起床的时候,已经七点半了。

"妈,早饭做了吗?"王梅问。

"还没呢。"老妈从卧室里走出来,穿着睡衣,"我昨天坐车累了,多睡了会儿。"

王梅愣了一下。以前婆婆在的时候,她起床时早饭已经做好了。

"那我自己做吧。"王梅说。

"你上班来得及吗?"老妈问。

"来不及了。"王梅看了看时间,"算了,我在外面买点吃的。"

"那行,你快去吧。"老妈说,"我一会儿给孩子们做。"

王梅匆匆忙忙出了门。到了公司,肚子饿得咕咕叫,她在楼下买了个包子,胡乱吃了几口。

以前从来没有饿着肚子上班过。王梅想起婆婆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做饭的样子,心里有点说不出的感觉。

中午下班,她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

"王女士,小宝今天没来上学。"老师说。

"什么?"王梅吓了一跳,"我妈早上说送他去了啊。"

"我们这边没有接到孩子。"老师说,"您问问家里是怎么回事。"

王梅赶紧给老妈打电话。

"妈,小宝怎么没去幼儿园?"王梅急了。

"哎呀,孩子说不想去,我就让他在家玩了。"老妈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幼儿园吗,少去一天没事。"

"怎么能这样呢?"王梅气得不行,"孩子不能随便请假。"

"你别生气,不就是一天吗。"老妈说,"孩子在家挺好的,我陪着他呢。"

王梅挂了电话,心里堵得慌。婆婆带孩子的时候,从来不会让孩子随便请假。小宝的出勤率一直很好,老师经常表扬。

晚上回到家,王梅看到客厅里乱糟糟的。玩具扔了一地,沙发上堆着没叠的衣服,茶几上摆着空碗空盘。

"妈,家里怎么这么乱?"王梅问。

"我今天带孩子累了,没来得及收拾。"老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你回来了正好,收拾收拾吧。"

王梅咬了咬牙,开始收拾屋子。以前婆婆在的时候,她下班回来,家里总是干干净净的。

"妈,晚饭做了吗?"王梅问。

"还没呢。"老妈说,"我这不是等你回来一起做吗。"

王梅看了看时间,已经六点半了。李强七点就该下班了。

"那我现在去做。"王梅说。

她走进厨房,打开冰箱,发现里面空空荡荡的。

"妈,菜呢?"王梅问。

"哎呀,我忘了买了。"老妈说,"你出去买点吧。"

王梅深吸一口气,换了衣服出门去买菜。等她买菜回来,已经七点多了。

做好饭的时候,已经八点半了。李强早就回来了,正陪着孩子玩。

"怎么这么晚才吃饭?"李强问。

"家里没菜,我出去买了。"王梅说。

李强看了看老妈,没说什么。

吃饭的时候,老妈夹了一口菜,皱了皱眉。

"梅子,这菜有点淡。"老妈说。

"我觉得挺好的。"王梅说。

"还是你婆婆做得好吃。"老妈感慨道,"她做菜真有一套。"

王梅听了这话,心里更不是滋味。

接下来的几天,情况也没好到哪儿去。老妈每天睡到自然醒,家务活也不怎么干。

"妈,您能不能把衣服洗一洗?"王梅有一天实在忍不住了。

"我这不是腰疼吗。"老妈说,"你婆婆年纪比我大,身体还那么好,我可不行。"

"那您能不能做做饭?"王梅说。

"做饭我倒是可以,但你得买菜。"老妈说,"我不认识这边的路,也不知道菜市场在哪儿。"

"菜市场就在小区门口,我带您去过啊。"王梅说。

"那地方我记不住。"老妈说,"再说了,我一个老太太提着菜走回来,多累啊。"

王梅彻底无语了。

更让她头疼的是,老妈带孩子的方式和婆婆完全不一样。婆婆对孩子要求严格,吃饭不能挑食,晚上九点必须睡觉,看电视不能超过半小时。

老妈却是完全放任。

"外婆,我不想吃青菜。"小宝说。

"不吃就不吃,外婆给你煮鸡蛋。"老妈说。

"妈,孩子不能挑食。"王梅说。

"他不爱吃就别逼他嘛。"老妈说,"孩子还小,逼得太紧不好。"

晚上,小宝看动画片看到十一点还不睡。

"小宝,该睡觉了。"王梅说。

"我还要看。"小宝说。

"外婆,你说该不该睡了?"王梅求助地看向老妈。

"让他看吧,孩子喜欢。"老妈说。

"妈,孩子不能睡太晚,对身体不好。"王梅说。

"没事的,我小时候也经常晚睡,不也长这么大了。"老妈不以为然。

王梅气得不行,直接把电视关了。小宝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你看你,把孩子弄哭了。"老妈心疼地抱着小宝,"别哭别哭,外婆给你拿糖吃。"

王梅转身回了卧室,重重地关上门。

李强坐在床上,看着她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你妈来了,家里确实有点乱。"

"何止是有点乱。"王梅说,"简直是一团糟。"

"要不……"李强欲言又止。

"要不什么?"王梅问。

"算了,没什么。"李强摇摇头。

王梅知道他想说什么,但她不想听。那是她妈,她能怎么办?



04

老妈来了一个月,王梅已经快撑不住了。

每天早上她要早起做早饭,晚上下班还要买菜做饭。家里的卫生也要她来收拾,孩子的作业也要她来辅导。

老妈呢?每天除了看电视,就是和老姐妹们视频聊天。

更让王梅难以接受的是,老妈花钱特别厉害。

"梅子,我那个保健品吃完了,你给我再买点。"老妈说。

"妈,您买的什么保健品?"王梅问。

"就是电视上说的那个,增强免疫力的。"老妈说,"一盒三千八。"

"三千八?"王梅吓了一跳,"这也太贵了吧?"

"贵什么贵,健康最重要。"老妈说,"你不会连这点钱都舍不得给你妈花吧?"

王梅咬了咬牙,给老妈转了钱。

过了几天,老妈又说要买衣服。

"我那些衣服都旧了,不能穿了。"老妈说。

"妈,您不是刚买了几件吗?"王梅说。

"那都是去年的款式,现在都不流行了。"老妈说,"你陪我去商场看看。"

周末,王梅陪老妈去了商场。老妈看中了一件羊绒大衣,五千多块。

"妈,这件太贵了,咱买便宜点的吧。"王梅说。

"我就要这件。"老妈说,"你爸在世的时候,我从来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现在我退休了,还不能享受享受?"

王梅只好刷了卡。

回家的路上,老妈还在说:"下次我要买双好鞋,脚舒服了走路才轻松。"

王梅扶着额头,觉得头疼。

更要命的是,老妈的退休金三千块,一分钱都不拿出来。

"妈,您的退休金呢?"王梅有一天忍不住问。

"我存着呢。"老妈说,"万一我生病了,总得有点钱吧。"

"可您住在我家,吃的用的都是我们家的。"王梅说。

"那怎么了?我是你妈,你养我不是应该的吗?"老妈理直气壮地说,"再说了,你婆婆不是每个月还给你们五千块吗?你们不缺钱。"

王梅彻底无语了。

晚上,她跟李强说了这事。

"你妈这样不太好吧。"李强皱着眉说,"咱妈在的时候,每个月给五千,自己还帮着干活。你妈倒好,不给钱还花钱,活也不干。"

"那能怎么办?她是我妈。"王梅说。

"我不是说不让她住。"李强说,"但是她这样,咱家迟早扛不住。"

"再看看吧。"王梅说。

可情况并没有好转。老妈花钱越来越厉害。

"梅子,我和老姐妹们约好了去旅游,你给我五千块。"老妈说。

"妈,您自己不是有退休金吗?"王梅说。

"我那点钱得存着养老。"老妈说,"你不会连这点钱都不给你妈吧?"

王梅只好又给了钱。

可第二天,老妈又说要买按摩椅。

"妈,家里地方小,放不下。"王梅说。

"那就放在客厅。"老妈说,"我腰疼腿疼的,按摩椅能缓解。"

"可那要一万多块。"王梅说。

"花点钱怎么了?"老妈不高兴了,"我养你这么大,你现在连个按摩椅都不舍得给我买?"

王梅被说得哑口无言,最后还是买了。

李强看着越来越多的账单,脸色越来越难看。

"梅子,咱家存款快没了。"李强说,"你妈来了两个月,咱们花了快三万块。"

"我知道。"王梅说。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李强说。

"那你说怎么办?"王梅有些烦躁,"让我赶我妈走?"

"我不是这个意思。"李强说,"但是你得跟你妈好好谈谈,让她适当控制一下开销。"

"我跟她谈过了,没用。"王梅说。

两人正说着,老妈敲门进来了。

"梅子,强子,我跟你们说个事。"老妈说,"我老姐妹约我下个月去海南玩,十天的团,一个人一万二。你们给我出钱吧。"

李强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

"妈,最近家里开销有点大,这个钱……"王梅为难地说。

"怎么,连这点钱都不舍得?"老妈的脸色也变了,"我就知道,养女儿没用。你婆婆在的时候,还每个月给你们钱呢。我来了,你们就嫌我花钱多?"

"妈,不是这个意思。"王梅说。

"那是什么意思?"老妈说,"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现在我想出去玩玩,你们都不愿意?"

"妈,您退休金不是有三千吗?"李强忍不住说,"您自己出一点,我们再补一点,不就行了?"

"我的退休金我要存着养老。"老妈说,"我可不想老了没钱花。"

"可您现在住在我们家,吃的用的都是我们的。"李强说,"您是不是也该出点钱?"

"我是她妈,她养我天经地义。"老妈指着王梅说,"怎么,你不愿意养我?"

"妈,我不是这个意思。"王梅急了。

"那你就给我出这个钱。"老妈说。

王梅看了看李强,李强的脸色铁青。

"妈,这个钱我们真的拿不出来。"王梅说,"家里最近开销确实很大,我们也得存点钱。"

"行,我知道了。"老妈的眼圈红了,"我就知道,女儿靠不住。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一个人在老家待着。"

说完,老妈转身回了房间,重重地关上门。

王梅坐在床上,眼泪掉了下来。

"你看看,这日子还怎么过?"李强说。

"你别说了。"王梅哭着说。

那天晚上,两人都没睡好。

第二天,情况更糟了。

幼儿园老师打电话来,说小宝在学校打了小朋友。

"王女士,小宝最近脾气特别大,动不动就发火。"老师说,"您在家里是不是要多注意一下?"

王梅挂了电话,心里烦得不行。小宝以前很乖,从来不打架。自从老妈来了,孩子就变了。

晚上,她接小宝回家,孩子一路上都不说话。

"小宝,你怎么了?"王梅问。

"我想奶奶。"小宝说。

王梅心里一酸。

"奶奶去外地了,过段时间就回来。"王梅说。

"我不要外婆,我要奶奶。"小宝说,"奶奶做的饭好吃,还陪我玩。外婆什么都不会。"

王梅不知道该说什么。

回到家,老妈正在客厅里看电视。

"妈,小宝在学校打架了。"王梅说。

"小孩子打架不是很正常吗?"老妈说,"你小时候也经常打架。"

"可老师说他最近脾气特别不好。"王梅说。

"那是老师不会教。"老妈说,"孩子有脾气很正常,别管他,过段时间就好了。"

王梅深吸一口气,没再说什么。

晚上,李强下班回来,脸色很难看。

"怎么了?"王梅问。

"领导批评我了。"李强说,"说我最近工作状态不好,老是心不在焉。"

"对不起。"王梅说。

"不怪你。"李强叹了口气,"是我自己的问题。"

两人沉默地坐着,谁也没说话。



05

两个月后的周末,矛盾彻底爆发了。

"梅子,我跟你说个事。"老妈一大早就把王梅叫到房间,"我和老姐妹们约好了,下个月去云南玩,你得给我出钱。"

"妈,不是说了家里最近没钱吗?"王梅头疼地说。

"那是上次。"老妈不高兴了,"都过去一个月了,你们总该有钱了吧?"

"妈,真的没有。"王梅说,"这个月还要交孩子的学费,还要还房贷。"

"那就先交我的。"老妈说,"我都跟老姐妹们说好了,不去多丢人。"

"妈,这次真的不行。"王梅说。

"你就是不想给我花钱。"老妈的声音高了起来,"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现在我老了,想出去玩玩,你都不愿意?"

"不是不愿意,是真的没钱。"王梅说。

"没钱?你婆婆每个月给你们五千块,你们怎么会没钱?"老妈说,"我看你就是舍不得给我花。"

王梅被说得哑口无言。老妈来了两个月,光保健品就花了快一万块,衣服鞋子又是好几千,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开销。婆婆给的五千块早就花光了,他们自己的积蓄也快见底了。

"妈,您能不能自己出一点?"王梅小心翼翼地说,"您不是有退休金吗?"

"我那点钱要存着养老。"老妈说,"万一我生病了怎么办?"

"可是……"王梅还想说什么,老妈打断了她。

"行了,我知道了。"老妈的眼圈红了,"养女儿就是白养。你婆婆对你们那么好,你们就对她好。我是你亲妈,你们就这么对我。"

说完,老妈摔门而去。

王梅坐在床上,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这时候,李强推门进来了。

"又怎么了?"李强问。

"我妈又要钱去旅游。"王梅说。

"你怎么说的?"李强问。

"我说没钱。"王梅说。

"那就对了。"李强说,"咱家真的没钱了。"

正说着,老妈又冲了进来。

"李强,我问你,你是不是觉得我花钱多?"老妈气冲冲地说。

"妈,我没这个意思。"李强说。

"那你什么意思?"老妈说,"我是梅子的妈,她养我天经地义。你要是看不惯,就直说。"

"妈,您别这样。"王梅站起来说。

"我怎么样了?"老妈的声音越来越高,"我就是想出去玩玩,怎么就这么难?你婆婆在的时候,每个月给你们钱,还帮你们干活。我来了,你们就嫌我花钱多,嫌我不干活?"

"妈,我们没有嫌您。"王梅说。

"没嫌我?那你们这是什么态度?"老妈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我一个人在老家多好,吃的用的都是自己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来你们这儿,反而受这种气。"

"妈,您别哭。"王梅慌了。

"我不活了。"老妈坐在地上哭,"养女儿有什么用,还不如不养。"

王梅和李强手足无措。

这时候,小宝从房间里跑了出来。

"外婆,您别哭了。"小宝说。

"小宝乖,外婆没事。"老妈抹着眼泪说。

"妈,您先起来。"王梅说,"咱们好好说。"

"有什么好说的。"老妈说,"你们就是不孝顺。"

"妈,这钱我们给,行吧?"王梅没办法了。

"算了,我不要了。"老妈说,"省得你们说我花钱多。"

"妈,我真的会给您。"王梅说。

"不用了。"老妈站起来,回了房间。

王梅瘫坐在沙发上,整个人都崩溃了。

"这日子没法过了。"李强说。

"那你说怎么办?"王梅哭着说。

"我……"李强欲言又止。

就在这时,幼儿园老师又打来了电话。

"王女士,小宝今天在学校又打人了。"老师说,"这次打得挺严重的,对方家长很生气,要您过来一趟。"

王梅听了,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

她匆匆忙忙赶到幼儿园,对方家长正在办公室里等着。

"你们家孩子怎么回事?"对方家长气冲冲地说,"把我儿子脸都抓破了。"

"对不起,对不起。"王梅连连道歉。

"你们家长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对方家长说,"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王梅低着头,不知道该说什么。

老师把她叫到一边。

"王女士,小宝最近的状态真的很不好。"老师说,"我建议您带他去看看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王梅愣了。

"是的。"老师说,"孩子可能是心理上出了问题。他以前不是这样的,这两个月变化特别大。"

王梅走出幼儿园,眼泪止不住地流。她想起小宝以前多么乖巧,每天放学都会跟她分享幼儿园的趣事。现在的小宝,每天都闷闷不乐,动不动就发脾气。

这一切,都是从老妈来了之后开始的。

晚上,王梅坐在客厅里,翻出了婆婆的电话号码。她犹豫了很久,还是没有拨出去。

李强走过来,坐在她身边。

"给咱妈打个电话吧。"李强说。

"我……"王梅说不出话来。

"咱妈走了两个月,也该回来看看了。"李强说。

王梅咬了咬牙,拨通了婆婆的电话。

"喂,梅子?"婆婆的声音传来。

"妈,您还好吗?"王梅问。

"挺好的。"婆婆说,"你们呢?"

"我们……也挺好的。"王梅说。

"那就好。"婆婆说,"孩子们听话吗?"

"听话。"王梅说。

两人沉默了几秒钟。

"妈,您什么时候回来?"王梅终于问出了这句话。

"这个……"婆婆犹豫了一下,"再看看吧,我这边还有些事。"

"妈,我们都挺想您的。"王梅说。

"我也想你们。"婆婆说,"但是你妈在,我回去也不方便。"

"妈……"王梅不知道该说什么。

"行了,你们好好的就行。"婆婆说,"我挂了。"

电话挂断了,王梅坐在沙发上,眼泪又流了下来。

这时候,她看到茶几上放着一个存折。那是婆婆走之前留下的,说是给孙子的教育基金,让他们暂时保管。

王梅拿起存折,突然想看看里面有多少钱。

她打开存折,翻到最后一页。

王梅的手开始颤抖。

存折上密密麻麻的数字,让她的呼吸都停滞了。

她瞪大眼睛,一行一行地看着那些存取记录,每看一行,心就揪得更紧一分。

最后,她的手抖得连存折都拿不稳了,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她喃喃自语,整个人像被抽空了力气,瘫软在沙发上。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