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坚持勤俭建军 聚力奋斗强军

0
分享至

艰苦奋斗、勤俭建军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是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和重要建军方针。习主席强调:“勤俭建军这一条什么时候都不能丢。过去我们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成就伟业,现在我们仍然要用这样的思想来指导工作。”新征程上,必须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审视和理解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重要意义、精神实质、时代要求和实现途径,把这一优良传统创造性地运用到推进强军事业的各个领域,凝心聚力走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军之路。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人民军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创业史。在长期实践中,孕育形成的自己动手、自力更生,修旧利废、变废为宝,精打细算、过紧日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克勤克俭、艰苦朴素等优良传统,不仅是建军治军经验的总结,更是强军兴军的宝贵精神财富。

战胜困难、发展壮大的传家法宝。人民军队一路走来,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不断发展壮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执行惩治“浪费”的训令,苏区掀起军民节省竞赛热潮;抗日战争时期,大兴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之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产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全军上下自觉为国分忧,精打细算、节衣缩食过“紧日子”;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广泛开展“红管家、好当家、小行家”等群众性活动。历史和实践表明,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军,铸就了我军在困境中顽强生存、在磨难中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尽管今天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改善,但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优良传统不能忘、不能丢,这是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的必然要求。

凝聚意志、夺取胜利的重要保证。战争既是物质的较量,又是精神的比拼。艰苦奋斗、勤俭建军在最大限度积聚物质力量的同时,涵养造就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坚定意志。革命战争年代,提出“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用“小米加步枪”,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看似不可能赢的战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以劣胜优的战争奇迹;和平建设时期,勒紧裤腰带搞出“两弹一星”;改革开放以来,把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实现了军事科技的一个又一个突破。事实雄辩地证明,艰苦奋斗、勤俭建军蕴藏着人民军队勇往直前、无往不胜的基因密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军,凝聚奋斗强军的坚定意志,才能不断增强打赢制胜的实力,确保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培育作风、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当年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曾经针对有的同志拿解放军吃酸菜同资本家吃饭五个碗作比较的怨言,指出“酸菜里面出政治,出模范,解放军得人心就是这个酸菜”。酸菜里面之所以出政治、出模范,就是因为艰苦奋斗、勤俭建军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在为人民谋幸福的政治基础之上,能培育保持政治本色的优良作风和形象,铸就人民军队得民心的强大政治优势。一支军队肯于吃苦、崇尚勤俭,才能防止迷失方向、精神懈怠、丧失斗志,才能做到拒腐蚀、永不沾;一旦滋生奢侈浪费之风,就会离心离德、贪图享乐、腐化变质。从培育优良作风、赢得政治优势的高度来看,自觉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军,让勤俭之风吹遍军营的每一个角落,是新时代塑造钢铁之师、文明之师的迫切需要。

继往开来、续写荣光的必然选择。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军情持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强军征途上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如何在国际军事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谋求我军发展优势,如何在军事系统运行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提高我军发展效能,更加需要把艰苦奋斗、勤俭建军贯彻到推进我军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使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越走越宽广。历史和现实深刻昭示,艰苦奋斗、勤俭建军不仅是人民军队的发展之道、胜战之道,更是续写胜利荣光、向世界一流军队迈进的不竭动力。面对光荣的历史使命、宏伟的强军目标,需要继续大兴艰苦奋斗之风、拓展勤俭建军之路,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取得新胜利。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新时代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新内涵新取向。我军建设正处在深化转型、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全面深刻把握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时代要求,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是推动强军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策、关键之举。

向体系治理要质效。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投入越来越大、摊子越铺越开、分工越来越细,必须把勤俭建军的着力点放在抓好体系治理上,以军事治理新加强助推强军事业新发展。加强全局统筹,坚持作战需求根本牵引,加强各领域治理、全链路治理、各层级治理,加强跨部门跨领域协调,科学配置国防资源投向投量,增强计划科学性和预算匹配性,提高经费使用精准度和效费比,走好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续发展路子。注重系统抓建,针对军事系统运行整体性、协同性、复杂性的特点,强化系统观念、搞好系统谋划、优化系统运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效减少实际运行中杂乱无序、重复建设、效益偏低、闲置失能等问题。完善治理体系,着力构建现代军事治理体系,形成系统完备的军事政策制度体系,不断优化军事治理体制机制,形成集约化设计、体系化推进、精准化实施的格局,切实把制度机制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向科学管理要质效。科学管理是提高军事系统运行效率和增强部队战斗力的有效途径,必须把勤俭建军的着力点放在推进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上,实现从“少花钱”向“花好钱”、从“成本控制”向“效能革命”的跃迁。改进战略管理,抓好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更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流程,完善“需求—规划—预算—执行—评估”的战略管理链路,提高军事系统运行效能和国防资源使用效益。创新管理模式,贯彻精准化原则,做到精准谋划、精准规划、精准部署、精准落实、精准检验,确保把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用出效益来。强化管理监督,以对战斗力的贡献率为标尺,重点监督经费是否用于保障战备急需、建设急用、促进战斗力提升上,促进资源向备战打仗聚焦转化,做到花钱必问效、低效必问责,确保“钱袋子”更好服务“枪杆子”。

向创新驱动要质效。创新在我军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必须把勤俭建军的支撑点放在以创新谋求高质量高效益上,不断提高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创新发展模式,找准创新突破口和落脚点,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探索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力求以最小投量取得最大效益,把创新驱动发展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创新制度机制,从规章制度层面堵塞漏洞、消除盲区,制止铺张浪费和粗放投入、低效使用的行为和现象,构建从资源分配、使用到效益评估的全流程管控机制,切实把勤俭节约落到实处。强化科技赋能,坚持以加快先进战斗力、新质战斗力有效供给为指向,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推动资源管理的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构建形成精准投入、高效产出、动态优化的新生态。

艰苦奋斗再出发,勤俭建军谱新篇。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艰苦奋斗、勤俭建军优良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强军意志,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阔步向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迈进。

强化思想理念的引领作用。只有澄清模糊认识、校正认知偏差,才能让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思想在头脑深处扎根。教育引导官兵,坚决破除“在当今物质丰富的年代讲艰苦奋斗不合时宜”的思想,坚决摒弃勤俭节约是“寒酸”、艰苦朴素是“土气”、高档消费是“阔气”的观念,坚决纠正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只看成个人生活小事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思想境界,深刻认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关乎国家和军队的兴衰成败,应当成为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生活方式,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勇做担当强军重任的不懈奋斗者。

强化风气的熏陶作用。勤俭节约贵在坚持、重在行动、难在养成。大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使官兵养成克勤克俭、厉行节约的内在自觉和良好习惯。引导官兵增强俭以养德的意识,认清不思进取、追求享乐、铺张浪费的现实危害,克服爱慕虚荣、盲目攀比、大手大脚的思想行为,树立绿色消费、健康出行理念,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时时处处在崇俭戒奢上自律自省、自警自励;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从点滴入手、从自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粒粮、每一度电、每一升油、每一张纸等资源,践行“光盘行动”,狠刹各方面的“跑冒滴漏”,使勤俭节约在军营蔚然成风。

强化制度的约束作用。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理念转化为具体制度,形成具有刚性约束力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其真正落地生根。以相关政策法规为依据,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订资源消耗定额标准,建立记录、报告、评价、奖惩等制度,细化完善定期考核、动态评估和实时监督的管控措施,通过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废改立,筑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制度堤坝;发挥制度的“火炉效应”,体现制度规矩约束的警示性、即时性、一致性和公平性,起到预防、规范和惩戒的作用;引导官兵增强制度执行力,严格落实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资源节约等规定,用制度保障形成“勤俭节约人人践行”的局面。

强化领导的表率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做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引领者、示范者、推动者,形成“头雁效应”。担当领导责任,把勤俭建军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带头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当好表率、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形成“头雁”领飞、“群雁”齐飞的局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中央军委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不搞特权和特殊化,不搞攀比、讲排场、摆阔气,坚持不懈反“四风”、转作风;从小事小节上强化自身修养,在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规范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切实把节约理念贯穿于行政办公、公务接待、物资采购等各方面,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信息来源:中国国防报
编校人:曾鹏
审核人:曾明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沙法治行 incentive-icons
金沙法治行
宣律条,析法理,普治并举
1263文章数 7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