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清风传家 · 廉润万家 |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清廉家风——忆我的姥爷、隐蔽战线无名英雄卢铎

0
分享至



家风是一个家庭精神传承的核心,是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家庭教育如同明灯,照亮我前行的方向。而这份教育中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来源于我的姥爷——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卢铎。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家族记忆,更是一部浓缩着忠诚、勇敢与奉献精神的红色家史。

我的姥爷卢铎,1938年参加革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长期隐姓埋名,打入敌特组织上层,为党和国家收集了大量重要情报。他的一生,是隐蔽战线上无数无名英雄的故事内容的缩影,是用生命书写忠诚的壮丽诗篇。1968年12月25日,他在出差途中不幸殉职,年仅51岁。直到2021年,他的事迹才得以公开,2024年8月,我妈妈将姥爷生前写下的《12年隐蔽工作简结》捐赠给省公安厅和阳城县警察博物馆,这段尘封的历史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1942年,姥爷开始从事党的隐蔽工作。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成功打入敌人内部。由于姥爷提供的情报准确无误,敌人扫荡边区的行动屡遭失败,因此日伪势力对他恨之入骨,不惜重金悬赏抓捕。1943年春天和1945年正月,敌人先后两次派300余名红枪会成员和数十名汉奸到老家宋庄抓捕姥爷,在党组织和村民的掩护下,他均安全脱险。这些经历,不仅展现了姥爷的机智勇敢,更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阳城解放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活动和一贯道组织的猖獗行为,公安局决定派姥爷打入一贯道内部。这个决定意味着极大的危险,因为一贯道是1941年日伪政权扶植和发展起来的反动组织,人数最多时达12700人,组织严密,惩罚残忍。临行前,公安局局长胡锡光郑重交代:“打入敌人心脏,非常危险,一定要谨慎,必须保护好自己。”这句话,既是对姥爷的嘱托,也是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

凭着对党的赤胆忠心和过人胆识,姥爷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打入了一贯道,半年左右就取得了道首的信任。他与道首同吃同住,经常一起到各地参加活动,很快查清了晋东南地区一贯道上层潞安总柜及下属各地各支柜的组织结构、活动地点、活动状况及大小道首的人员名单,准确掌握了阳城下层组织各个活动地点及道徒的人数及姓名。

特工潜伏工作无异于刀尖上跳舞。当道首对姥爷产生怀疑时,姥爷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道首严厉责问介绍人,要追究介绍人的责任,并要将姥爷清洗出道、严厉制裁。在这危急关头,姥爷忍辱负重,采用各种策略重新取得信任。他每天对介绍人嘘寒问暖,寻找各种理由为其送礼,帮其办事,终于打消了介绍人的疑虑。这种处变不惊的心态,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这种以党和国家为重的觉悟,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

然而,狡猾的道首宣布姥爷出柜,保留道籍。这意味着姥爷接触不到上层人物,无法获取敌方情报,给侦察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在这紧要关头,姥爷及时得到了上级的指示。胡锡光局长告诉姥爷,组织决定给姥爷找掩护,想办法隐藏下去继续侦察,不惜一切代价打消道首的疑虑,恢复道首的信任。

1947年4月,组织拨出专项资金,以姥爷“卢铎”的名义在县城最繁华的地段十字街(现二轻商场楼址处),开设了三间大的药铺,取名“益众药房”作为县公安局的秘密情报站。楼上五间是公安局及有关人员联络开会的活动场所。地下党员张丕嗝(化名张亮)在药店门外以刻章为掩护,配合姥爷工作。他们在公安局的直接领导下,互相配合,侦察暗藏敌特的破坏活动。

姥爷在药店一边卖药看病,一边继续与道首周旋。他对道首有求必应,极大地满足了道首的经济需求,渐渐恢复了道首的信任。与此同时,姥爷暗地将掌握的所有材料整理分类,将他们每次的活动情况、活动地点、参加人数,一一向组织做了详细的汇报。姥爷提供的情报准确无误,使组织及时制定了计划,进而有步骤地将所有道首缉拿归案。

1948年,一些顽固不化的中小道首在隐藏的国民党特务的指使下蠢蠢欲动,企图死灰复燃时,姥爷又通过周密侦查,掌握了全部情况,及时向组织汇报。组织准确地将这些顽固分子及隐藏的敌特缉拿归案,一网打尽,将罪大恶极的反动头头镇压。

阳城公安局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破获了一贯道反动组织案,这一成绩受到太岳行署公安处的表扬。

我与妈妈在省公安厅获悉,1951年,党中央对山西省取缔一贯道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取缔一贯道,以山西经验最完整、最正确也最彻底”。这份荣誉的背后,是无数像姥爷这样的隐蔽战线工作者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姥爷与千千万万隐蔽战线的英雄一样,他们的伟大展现在某一个瞬间,他们提供的情报可以决定一个战局,甚至改写一段历史。胜利时,他们无法宣扬,无法表达内心的激动,无法与自己的同志分享;失败时,他们无法解释,默默承受着委屈与痛苦。他们甘愿把知道的一切带进坟墓,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红色家风最深厚的底蕴。

姥爷的一生,是忠诚于党、廉洁奉公、甘于奉献的一生。他不计较个人名利、不计个人得失,这种精神通过言传身教融入我们的家庭,培养了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他留下的最宝贵财富,不是物质遗产,而是忠诚于党、廉洁奉公、甘于奉献的红色基因。这种基因,已经渗入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家庭最核心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底色。

姥爷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的故事,不仅是我们家族的骄傲,更是激励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我们要从革命先辈的红色家风中汲取营养,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这才是对革命先辈最好的纪念,也是对红色基因最好的传承。

(太原技术转移促进中心 吴曦)

来源:锦绣太原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锦绣太原 incentive-icons
锦绣太原
太原市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
76123文章数 75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