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觉真长老语录系列第三十三期
继续邀您一起共读学习
![]()
01
![]()
佛教教人走出我执、法执,
这是最高的智慧。
在我执与法执中纠缠不休的人,
是永远不会认识真理的。
悟性的我和盲目性的我,
这两者是不能不弄清楚的。
佛法,
就是我们认识这个“我”。
![]()
02
![]()
学,做的是加法,
即增加知识,
增加文化积累,增长智慧和感悟。
修,做的是减法,
即去除妄念杂念,
去除习气,去除自身的垃圾,
去除烦恼,去除灰尘。
学与修,
都是提升了自心的境界。
![]()
03
![]()
据说列宁在攻读黑格尔《逻辑学》时,
感喟的说:
“这是引起头痛的最好方法。”
那么,你来读读佛教的因明学、唯识学,
恐怕这种“头痛”
也不知要超过当时的列宁几多倍了。
不过,对于求法者,
追求真理者而言,
这个痛是必须接受,也必须跨越的。
![]()
04
![]()
伦,是人伦。
理,是道理。
伦理,
就是人与人,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环境,
人与一切众生的关系的道理。
这个道理,在行为上,就表现为道德。
所以,
道德才是正确的、正当的、正常的伦理。
古代就叫伦常。
![]()
05
![]()
做人,不能不讲伦理。
伦理观是一种文明,
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正确认知和积极面对。
伦理,
对人类社会的生活、工作,
都具有最本质的意义。
它是维系社会秩序,维系人与自然环境,
维系一切人与人,人与众生关系的基础。
失去了这个基础,
人类还怎么生活,怎么生存?
与伦理相对应的就是管理。
伦理是内在的管理,管理是外在的伦理。
![]()
06
![]()
伦理是一种道德的要求和自觉的行为,
管理是外在的规范和行政的措施。
只有把伦理精神融入管理,
你的规范和行政措施,
才不是硬性的,强制的,
而是内化为自我调整,
自我约束,自我要求。
那么,
人人都有这种自觉,人人都能自我要求,
自我管理,对集体而言,
这就是一种团队精神,
一种共同体的情感认同,
一种自觉的行为习俗了。
这时候,只有到了这时候,
管理就真正进入文化层次的文明轨道了。
![]()
-FIN-
责编 | 妙 性
编辑 | 妙 笎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