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日本突然宣布反水!
10月31日,高市早苗上任没多久,就做了一件让美国方面感到不快的事情,特朗普刚刚离开日本,高市早苗随即公开表示,日本不会听从美国的意见,将继续购买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这件事发生在2025年10月31日,时间点选得很微妙,像是特意选择在这个时机表明立场。
10月31日,日本新任经济产业大臣高市早苗突然宣布:日本将继续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不会听从美国的劝告。
这不是试探,而是正面“顶撞”,时机选得精准得像是掐表的,一脚送走特朗普,下一秒就给华盛顿上了一课。
这一纸声明,不只是能源问题,更是日本对美说“不”的一次公开亮相。
日本为什么敢这么“硬”?真的是反水了吗?
别看俄罗斯的LNG在日本总进口中只占了9%,但这9%,撑起了将近三成的电力供应。
这意味着,一旦切断俄气,日本的电网就可能亮红灯,电价飞涨、工厂限电、老百姓用电都得掐着点。
东京不是不想听美国的安排,而是听了就得“断气”,那可不是玩笑。
更现实的是,俄罗斯的气来得近,走得快,运费低。
来自“萨哈林2号”的LNG,不但价格实惠,合同还灵活,相比之下,美国的LNG贵得多,运输周期更长,还得签死板的长期合同。
如果全靠美国供气,每年得多掏几十亿美元,白白“送钱”给美国,这账谁愿意买单?
说到底,日本不是不想当“好盟友”,而是能源这口“气”,真不能断。
在能源自给率不到10%的岛国,能源就是命脉,谁断了它的气,就是断了它的路。
高市早苗的这一步,不是意气用事,更不是“搞事情”,而是政治上的一石二鸟。
一方面,她用这个决定赢得了国内财界的掌声。
日本企业早就受够了高电价带来的成本压力,现在继续进口俄气,无疑是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
另一方面,高市在右翼阵营中也加了分。
她敢在特朗普刚走的时机,做出这种“硬气”的决定,在右翼眼中这就是日本“独立自主”的表现。
说白了,她是在抓住这个机会,树立自己“不做美国应声虫”的形象,为后续的政治布局埋下伏笔。
更妙的是,她一点也没真“撕破脸”。
在安全领域,日本仍在继续配合美国,比如追加驻日美军预算、升级防御系统。
但在经济和能源上,她选择了务实路线,政经分离、两面操作,这不是背叛,而是典型的日本式“平衡术”。
原本,美国指望G7形成对俄罗斯能源的“统一战线”,日本作为亚洲最铁的盟友,本该是“表率”。
结果日本先掉了链子,这让美国的“全球制裁队形”直接破了个口子。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其实也没那么干净——通过中介国家间接买俄油的消息早就不是秘密。
盟友看在眼里,心里可不会服气。
高市的这一步,直接把美国的“双标”摆到了台面上。
东京的拒绝,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华盛顿号令力的衰退,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时候,喊口号不管用,真金白银的账本才是硬道理。
日本的这次“反水”,也让欧洲国家有了新想法。
德国、意大利本来就对进一步制裁俄能源犹豫不决,现在看到日本都敢拒绝美国,谁还能一味硬扛?
可以预见的是,欧美内部在能源问题上的裂痕只会越来越大。
这次事件的核心,其实并不是“日本反了美国”,而是日本看清了一个现实:在当下这个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的世界里,任何联盟都不能让国家利益靠边站。
高市早苗的选择,是在经济压力、政治博弈和战略安全之间找到的一个“最小摩擦点”。
她没有一味顺从,也没有彻底对抗,而是用行动表达了一个信号:日本要按自己的节奏出牌。
这不是冲动,而是计算;这不是背叛,而是生存。
在全球能源动荡的背景下,日本的这步棋,既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又维持了对美的战略面子。看似危险,其实极其精明。
日本不是不识好歹,而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国家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听话,也没有永久的阵营。
高市早苗的这次“拒绝”,给了世界一个清醒的提醒:在全球博弈的牌桌上,真正的玩家,不靠情分,只算利益。
谁能保住老百姓的电和饭碗,谁就能赢得掌声,这不是反水,而是活着最现实的选择。
信息来源:
光明网 2025-10-30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当面拒绝美国2025-10-30 ·闽南网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