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3日,英国埃塞克斯郡克拉克顿的海滩洒满阳光。
24岁的斯蒂尔和22岁好友摩根,刚从达特福德超市拎了三瓶桃红葡萄酒,心情格外好。
摩根怀里抱着6个月大的儿子哈里,两人盘算着先带孩子晒会儿太阳,再去祖母家小憩,这段路程满打满算不到三公里。
![]()
谁也没预料到,这趟看似轻松的短途出行,会成为哈里短短一生的终点。
很多人短途出行都会犯“侥幸病”,摩根和斯蒂尔也没能例外。
她们把哈里放进后排婴儿座椅,却没固定座椅底座,五点式安全带也没系紧。
摩根后来在法庭上坦言,她当时觉得“就两分钟的路,不会出事”。
更让人惋惜的是,斯蒂尔的前男友米切尔看出两人有点微醺,主动提出帮忙开车,结果被当场拒绝。
![]()
现在回头看,要是当时接受了这份好意,或许所有悲剧都能避免。
出发刚两分钟,斯蒂尔的手机不小心滑落。
她下意识低头去捡,也就是这一瞬间的分神,意外突然降临。
她驾驶的福特福克斯正以法定限速行驶,猛地撞上了路边停放的皮卡。
冲击力大得惊人,车子直接侧翻180度,底朝天滑出去6米远。
![]()
没固定好的婴儿座椅像被按了弹射键,带着哈里从敞开的后侧车窗飞了出去,足足飞了3.5米,孩子头朝下重重砸在柏油路上。
撞击声惊动了附近邻居,一位退休儿科护士第一时间冲了出来。
她一边拨打999急救电话,一边跪在地上轻轻托住哈里的后脑勺,生怕造成二次伤害。
这位护士后来回忆,当时婴儿的哭声突然就停了,只剩下微弱的抽气声。
![]()
摩根被安全带倒吊着,撕心裂肺地喊着“我的宝贝”。
救援人员赶到后,用液压剪切开扭曲的车身,给哈里做了长达72分钟的心肺复苏。
直升机把孩子紧急送往科尔切斯特总医院,可到了当晚23点17分,医生还是宣布了哈里脑死亡的消息。
尸检结果显示,哈里颅骨多处骨折,脑干也发生撕裂,检察官亚历克斯・斯坦说,毫无自保能力的婴儿,就像瓷器摔在地上一样,瞬间破碎。
![]()
警方随后的酒精测试结果出炉,斯蒂尔每100毫升呼气中含有43毫克酒精,而英国法定上限是35毫克,刚好超标8毫克。
换算成血液浓度大概是0.09%,看着数值不高,但危害着实不小。
英国交通研究实验室有相关数据,这个浓度下,人的反应会延迟0.2秒,注意力也会大幅下降,发生致命车祸的风险是清醒时的数倍。
![]()
有时候就是这一点点酒精,就能让人的判断力大打折扣。
双重判决落地悔恨与救赎并行
这起事故的判决拖了三年,直到2025年才尘埃落定。
摩根作为哈里的母亲,因过失杀人在2025年7月被判处两年缓刑,同时要完成200小时的社区服务。
![]()
她当庭就崩溃了,之后辞掉了护理员的工作,主动加入反酒驾公益组织,想用这种方式弥补自己的过错。
斯蒂尔的罪名更重,涉嫌酒后危险驾驶致死,最高可判7年监禁。
2025年11月4日宣判那天,法庭里座无虚席,斯蒂尔穿着黑色毛衣,怀里抱着和前男友生的2岁女儿的照片,哭得停不下来。
![]()
斯蒂尔能获得较轻判决,主要有三个关键原因。
一是她24年里从没犯过法,无前科记录;二是事故后她主动向警方承认饮酒,没有推卸责任;三是她真心感到悔恨,已经和慈善机构“刹车”签约,未来三年要去中学演讲,还会展示哈里的遗照,警示青少年远离酒驾。
法官罗伯特・杰伊也颇为动容,他说这是一起运气不佳酿成的悲剧,要是当时安全带系好了,结局可能完全不同。
![]()
最终斯蒂尔被判一年监禁,缓刑一年,同时被吊销驾照5年,之后要通过加长版的理论和实际考试,包括夜间和高速场景,另外还要完成300小时的社区服务,协助开展反酒驾宣传。
摩根现在每周三都会去墓园,给哈里读绘本,像是在完成一场迟到的陪伴。
斯蒂尔在缓刑期开始前,把那三瓶没打开的桃红葡萄酒送到了法庭,希望法官能转赠给戒酒中心。
她自己说,想让每个准备开车的妈妈都记住,酒精抢走的不是判断力,而是孩子的一生。
![]()
看到她们这样的救赎之举,既觉得心疼,也觉得这是对哈里最好的告慰。
悲剧推动变革安全防线再升级
这起悲剧没有悄然落幕,它实实在在推动了英国相关法规的收紧。
2025年英国提出《道路交通修正案》提案,里面明确要把婴儿未系安全带的监护人刑期,从原来的缓刑提高到强制6个月监禁。
![]()
公益组织“思考!”还推出了一则广告,名为“两分钟=一辈子”,画面定格在哈里飞出车窗的0.8秒,配文就是“系好TA,再出发”,看得人心里一紧。
其实这起事故也让很多家长开始反思,带娃驾车到底有哪些安全误区。
比如觉得短距离不用系安全带,觉得喝一点点酒开车没事,还有安全座椅安装不规范等问题。
英国儿科协会和交通部门联合发布了《带娃驾车安全指南》,明确指出酒驾要零容忍,安全座椅也得正确使用。
![]()
这些规则看着麻烦,可每一条都是用生命换来的。
我觉得这起悲剧最让人难受的地方,在于它本来完全可以避免。
就因为两个小小的疏忽,一杯酒加没系好的安全带,一个鲜活的小生命就没了,两个家庭也彻底被改变。
现在很多家长带娃出门,总觉得“没事”“不会那么倒霉”,可意外从来不会提前打招呼。
![]()
尤其是带孩子乘车,安全座椅必须固定好,安全带必须系紧,酒精更是碰都不能碰。
哈里的故事已经过去几年,但它留下的警示永远不会过时。
带娃驾车没有小事,每一个安全细节都不能马虎。
希望这起悲剧能让更多人记住,侥幸心理千万不能有,遵守交通规则,做好安全防护,才是对孩子、对家庭最大的负责。
![]()
也期待英国的新法规能顺利落地,让更多孩子的乘车安全得到保障,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