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2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实践团师生118人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实践研学活动。旨在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自觉做延安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从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长征胜利落脚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党中央东渡黄河前往华北,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用五谷杂粮滋养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支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
“到延安去”专列
![]()
“到延安去”专列
本次研学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紧紧围绕“以仰止之诚学习延安、以躬耕之实走进延安、以青春之姿唱响延安、以奋进之态讲好延安”四个维度展开,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让青年学子深刻感悟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
以仰止之诚学习延安
行前组织研读《延安时期重要文献选编》,研读关键文物、电报、照片背后的故事,让历史说话。并以团日活动的形式召开“延安精神如何照亮新时代青年奋斗之路”专题研讨。利用小红专学习平台完成线上课程学习。同时开设车厢课堂,学员们以讲革命人物、唱革命歌曲、念革命书信、说革命电影、走革命旧址的形式交流学习成果。
![]()
![]()
![]()
![]()
车厢课堂
以躬耕之实走进延安
实践团不仅注重理论学习,更强调在实践中深化认知。学员们完成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等5个地标巡礼,观摩《再回延安剧目》。学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一段段感人的革命故事,一件件朴素的革命文物,生动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而又光辉灿烂的岁月。通过“励志行军”活动切身感受延安这片热土所蕴含的深厚人民情怀与奋斗精神,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紧密结合,在身体力行中加深了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解。活动现场,校团委还组织了主题微团课讲授,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学员们对延安精神当代意义的认识。
![]()
![]()
![]()
![]()
![]()
以青春之姿唱响延安
研学期间,一系列富有延安地方特色和革命文化内涵的互动活动精彩纷呈。学员们热情投入到安塞腰鼓的学习中,铿锵的鼓点与矫健的舞步,展现了青年人的蓬勃朝气。红歌传唱环节,《黄河大合唱》、《南泥湾》等经典旋律响彻耳畔,激荡起心中无限的爱国热情与革命豪情。此外,精心组织的延安主题剪纸展览活动,将传统民间艺术与红色文化元素巧妙融合,学员们在一剪一刀中寄托了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与对美好生活的礼赞。青春诗会中,学员朗诵《延安,永远的精神航标》深刻理解“坚持就是胜利”的革命信念。
![]()
![]()
![]()
以奋进之态讲好延安
此次延安之行,不仅是一次行走的思政课,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学员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研学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努力讲好延安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自觉以延安精神砥砺品格、磨练意志,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藏族学员仓才旦卓玛在参观革命旧址后感慨道:“一幅幅珍贵的照片,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跨越了民族和地域。未来,我们还要把延安精神的火种带回雪域高原,让它在我们建设家乡的奋斗里,在各民族同胞团结的情谊里,熊熊燃烧。让各民族像石榴籽般紧紧相拥。”
![]()
此次“到延安去”实践研学活动,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一场荡涤心灵的旅程。陕能院师生用脚步丈量热土,以行动践行誓言。未来学校将继续用好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持续抓牢思想政治引领,传承好红色基因,团结带领全校学子以昂扬奋进之姿,在青春赛道上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