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年轻人宁愿跑超市买菜,也不买街边老人的菜?背后原因太真实
十字路口的红灯亮着,我站在人群里,目光落在马路对面的菜摊上。
老人坐在小凳子上,脚边摆着几把青菜。
绿灯亮了,人群开始流动,我却犹豫了。
这是周三晚上七点,我刚加完班。
菜摊上的青菜还带着水珠,在路灯下泛着光。
老人抬头看了我一眼,没说话,只是把装着小油菜的篮子往前挪了挪。
最后我还是走向了旁边的超市。
自动门打开的那一刻,冷气扑面而来。
![]()
一、菜市场里的烟火气
三年前我刚来这座城市,最喜欢周末早上的菜市场。
那时候住在老小区,楼下就是早市。
卖鱼的大叔手艺很好,刮鳞去鳃一气呵成。
卖豆腐的阿姨记得每个老主顾的喜好,知道王奶奶要炖汤,李大爷要煎炸。
有个周六早上,我买了一把韭菜。
摊主是位头发花白的大爷,他一边称重一边说:“这韭菜包饺子最好,我早上四点才割的。”
回家和面拌馅,那顿饺子确实香。
阳台晒着太阳,锅里冒着热气,那是我对这座城市最初的温暖记忆。
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可能是加班越来越多,可能是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早市还在,但我已经很久没有在周末早起过了。
二、超市里的时间密码
现在我去超市的次数明显多了。
开始是因为下班晚,菜市场都收摊了。
后来发现,超市买菜确实省事。
货架整齐,明码标价,不用讨价还价。
最重要的是快,从进门到结账,十分钟就能搞定。
上周四晚上九点,我在超市遇到同事小张。
我们的购物车里装着类似的食材:包装好的净菜,切好的肉丝,还有速冻食品。
“真是越来越懒了。”小张笑着说。
她的孩子还在家里等着辅导作业。
我看了看自己的购物车,里面有洗好切好的青椒,包装精美的牛排,还有一包速食汤。
确实很方便,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可能是少了那股烟火气,也可能是少了那些随口聊天的家常。
三、一次偶然的早归
改变发生在一个难得的准点下班日。
那天项目刚告一段落,我六点就离开了公司。
走到小区门口时,卖菜的老人还在。
夕阳斜照在她的银发上,她正在仔细地整理蔬菜,把发黄的叶子摘掉,用稻草重新捆扎。
“今天这么早?”她认出我,露出笑容。
我这才发现,原来她记得我。
我买了一把菠菜,她额外送了我几根小葱。
“炒鸡蛋很香。”她说。
回家路上,我提着塑料袋,听着里面蔬菜轻轻碰撞的声音,突然想起小时候跟奶奶去菜市场的情景。
那晚的菠菜炒鸡蛋特别香。
我慢慢洗菜,慢慢切葱,慢慢打蛋。
厨房的窗户开着,晚风吹进来,这个夜晚突然变得不一样了。
四、找到自己的节奏
现在我有了一套自己的方法。
工作日如果加班晚,就去超市。周末要是起得来,就去菜市场转转。
卖菜的老人家也学会了用手机收款,还会在微信上告诉我今天什么菜新鲜。
上周六早上,她神秘地递给我一个小纸包:“这是我自己种的薄荷,泡水喝很好。”
我拿来泡了柠檬水,清凉的味道让人想起童年的夏天。
昨天下午下雨,我撑着伞路过她的摊位。
她正在用塑料布盖住菜筐,看见我,从下面拿出一个小袋子:“给你留了把豌豆尖,下雨天吃火锅最好。”
我接过还带着雨珠的蔬菜,扫码付钱。
雨点打在伞面上,发出细密的声音。
这一刻我突然明白,生活或许不需要非此即彼的选择。
我们可以既享受超市的便利,也保留菜市场的人情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