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陈宝仓、聂曦沉默的荣耀3位英烈的户籍卡找到了
泛黄户籍卡背后的隐秘战线:三位英烈的南京印记与家国忠魂
![]()
“湖北路翠琅村 1 号”“丰富路 342 号”“炮标(现黄埔路附近)”—— 这三个看似普通的南京地名,在 70 余年后的今天,因一组泛黄档案的公开而被赋予了厚重的历史意义。11 月 6 日,南京市档案馆首次披露了吴石、陈宝仓、聂曦三位隐蔽战线烈士及其家人的户籍卡原件,泛黄纸页上的手书墨迹依然清晰,斑驳相片中的英烈容颜定格永恒。这批形成于 1946 至 1948 年间的户籍档案,如同打开历史密室的钥匙,将三位烈士在南京从事秘密革命工作的岁月,从隐秘的时光深处缓缓铺展。
![]()
一纸户籍,见证潜伏者的双重人生
在南京市档案馆的恒温档案室内,三张珍贵的户籍卡静静陈列。吴石的户籍卡上,50 岁的年龄、“国防部史料局局长” 的职业标注,与 “湖北路翠琅村 1 号” 的住址相互印证,勾勒出他当时在南京的公开身份。如今,翠琅村早已并入云南路,紧邻老字号马祥兴饭店,市井烟火气早已取代了当年的隐秘氛围,但这份档案却清晰还原了这位 “密使一号” 潜伏生涯的重要坐标。
陈宝仓的户籍卡显示其 48 岁,服务于 “国防部”,居住在丰富路 342 号。这位保定军校高才生,以国民党高级军官的身份为掩护,长期在敌营核心开展统战与情报工作,而丰富路的居所,正是他联络同志、传递信息的重要据点。29 岁的聂曦户籍卡上,“国防部史料局总务组长” 的职务与 “炮标” 的住址格外醒目,作为吴石的得力副官,他的住所被推测为单位分配的宿舍,这种便利的居住条件,恰好为搭建秘密情报传递网络提供了掩护。更令人动容的是,档案中还完整保存了三位烈士家人的户籍信息:吴石的妻子王碧奎与五个子女、陈宝仓的妻子陈师文通与女儿陈禹芳、聂曦的妻子高申、女儿聂钦及兄弟聂磊,这些名字共同构成了潜伏者们 “拖家带口” 的伪装,也见证了他们为信仰甘愿让家人身处险境的决绝。
南京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批户籍卡是通过姓名、籍贯、任职单位等多维度交叉比对才得以确认的。在《沉默的荣耀》热播引发社会对隐蔽战线英烈关注的背景下,档案工作者从海量馆藏中发掘出这些珍贵史料,它们与国家安全部此前解密的档案形成互证,完整呈现了英烈们从南京潜伏到台湾就义的悲壮轨迹。户籍卡上粘贴的黑白照片,成为还原那段隐秘岁月的直观物证 —— 吴石目光坚毅,陈宝仓神情沉稳,聂曦英气勃发,照片中的他们或许早已预料到前路凶险,却依然坚守着心中的信仰。
![]()
![]()
此外,市档案馆还查找到了吴石的妻子王碧奎、长子吴美成、次子吴韶成、幺子吴健成、长女吴兰成、次女吴学成;陈宝仓的妻子陈师文通、女儿陈禹芳;聂曦的妻子高申、女儿聂钦、兄弟聂磊等人的户籍卡。
金陵暗战,以生命传递决胜情报
南京,作为民国时期的首都,在解放战争时期成为敌我双方情报战的核心战场。吴石、陈宝仓、聂曦三位英烈,正是在这座古都的街巷之间,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暗战传奇。
吴石的潜伏生涯堪称传奇。这位被誉为 “吴状元” 的军事奇才,早年投笔从戎,留学日本期间深耕军事研究,回国后因精准预判日军动向而声名鹊起,甚至得到蒋介石 “每周必召见咨询” 的倚重。然而,国民党内部的派系倾轧与腐败堕落,让满怀报国之志的吴石倍感失望,他曾痛心疾呼 “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1947 年 4 月,经民主人士何遂父子引荐,吴石在上海华懋公寓与中共中央上海分局书记刘晓秘密会见,从此正式投身隐蔽战线。南京湖北路翠琅村 1 号的居所,成为他开展秘密工作的重要基地,在这里,他利用 “国防部史料局局长” 的特殊身份,接触到国民党核心军事情报,并冒险传递给党组织。
1948 年淮海战役前夕,吴石的关键作用得以凸显。他的好友、中共地下党员吴仲禧受命前往 “徐州剿总” 视察,急需获取核心作战部署。吴石不仅为其谋得 “国防部监察局中将首席监察官” 的身份,还亲笔写信给时任 “徐州剿总” 参谋长的学生李树正,为吴仲禧创造了进入机要作战室的机会。吴仲禧默记下国共双方部队的番号、驻地等关键信息,辗转传递给党中央,为淮海战役的战略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而在渡江战役前夕,吴石更是冒着生命危险,将标有团级番号的国民党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送至上海,通过秘密渠道转交第三野战军,为解放军突破长江天堑扫清了障碍。
陈宝仓与聂曦则成为吴石的重要助手,三人构建起严密的情报传递网络。陈宝仓凭借保定军校的人脉与国防部的职务,在国民党军政高层周旋,搜集统战信息与军事情报;聂曦以副官身份为掩护,承担起情报传递的联络工作,经常往返于南京、上海之间,将吴石密封的情报送至何遂家中转交党组织。聂曦的兄弟聂磊同样是地下党员,另一位兄弟更是牺牲后安葬于雨花台,一门忠烈的事迹,彰显了这个家庭对革命事业的赤诚。他们在南京的居所,看似是普通的家庭住址,实则是秘密情报的中转站,每一次出门、每一次会面,都可能面临生死考验。
忠魂不灭,跨越海峡的精神传承
1949 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之际,吴石、陈宝仓、聂曦接受党组织指派,秘密赴台继续执行情报任务。吴石以 “国防部参谋次长” 的身份潜伏台湾,成为我党在台湾最高级别的潜伏人员,搜集的台湾战略防御情报,为解放军渡海作战提供了关键参考。然而,1950 年,因叛徒出卖,三人的身份暴露,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与威逼利诱,他们始终坚贞不屈,最终壮烈牺牲,用生命践行了对信仰的誓言。
在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吴石、陈宝仓、聂曦与朱枫四位英烈的汉白玉雕塑迎风矗立,广场铭文写道:“20 世纪 50 年代,大批无名英雄为国家统一、人民解放,秘密赴台湾执行任务,牺牲于台湾。不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普天同庆新中国诞生的时刻,他们始终坚守隐蔽战线,直到用热血映红黎明前的天空,用大爱与信仰铸就不灭的灵魂。” 这段文字,正是三位英烈一生的真实写照。
如今,南京的街巷早已换了人间,湖北路、丰富路、黄埔路等地早已成为繁华的城市街区,但三位英烈的户籍卡,却让这些普通的地名成为承载革命记忆的精神地标。南京市档案馆表示,后续将继续挖掘隐蔽战线英雄的档案史料,让英烈形象更加真实可触。这些泛黄的户籍卡,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载体 —— 它们记录了潜伏者的双重人生,见证了革命者的家国情怀,更传承了跨越时空的信仰力量。
当我们凝视户籍卡上的手书墨迹,仿佛能触摸到英烈们当年的温度;当我们端详相片中的容颜,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坚定的眼神。70 余年过去,山河无恙,国泰民安,而三位英烈用生命守护的家国大义,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南京的户籍档案,为无名英雄正名,让隐秘岁月显形,更让我们明白: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正是无数像吴石、陈宝仓、聂曦这样的英烈,用隐蔽的坚守与壮烈的牺牲换来的。他们的名字,应当被永远铭记;他们的精神,必将代代相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