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是农业生产的“环境风向标”,承担着为农事活动提供实时气象数据支撑、预警气象灾害风险、优化生产资源配置的核心职能,其监测数据的精准度、可视化呈现效果与决策指导效率,直接关系农业生产稳定性、防灾减灾成效及种植收益。
但传统农业气象管理存在显著痛点:气象监测站点多分散于田间地头,覆盖范围有限且布局不均,人工巡检采集数据耗时耗力,人力成本高;气象数据(如气温、降水、湿度、风速风向、土壤温湿度)、灾害预警信息分散于不同设备或平台,缺乏统一整合与可视化呈现,数据杂乱无章难以快速解读;异常气象或灾害风险发生时,信息传递滞后且形式单一,易导致农事安排被动、防灾措施不及时,引发作物受灾、产量受损。
对此,数之能以数据可视化平台为核心,整合农业生产场景下的各类气象感知设备(温湿度传感器、雨量计、风速风向仪、土壤温湿度检测仪、光照传感器、高清摄像头),通过数据实时采集、多维度可视化呈现、智能分析预警等功能,打破传统分散管理与数据解读壁垒,实现农业气象监测全域化、数据呈现直观化、预警响应高效化、决策指导精准化,为农业生产提供全周期气象服务支撑。
![]()
实现功能
1、实时采集田间大气温度/湿度、降水量、光照时长/强度、风速/风向、气压等气象参数,土壤表层/深层温度、含水量等土壤环境数据,结合摄像头捕获监测区域作物生长实景,为气象管理提供全维度、高时效的数据监控手段,覆盖作物全生长周期。
2、通过平台可视化组态界面,以地图标注、数据看板、动态曲线、热力图等多种形式,直观呈现单站点或多区域气象数据实时值、历史变化趋势、参数达标情况及灾害预警等级。管理人员“一屏统览”即可快速掌握全域气象动态。
3、预设多场景告警规则(如气温低于5℃(霜冻预警)、24小时降水量超80mm(暴雨预警)、土壤含水量低于12%(干旱预警)、风速超8级(大风预警)),数据触发阈值时,平台自动触发告警,通过短信、微信、邮件推送预警信息,明确标注预警区域、灾害类型、影响时段及应对建议,助力快速启动防灾措施。
4、借助平台数据整合与算法分析能力,结合历史气象数据、作物生长模型,构建气象-产量关联分析体系,预测不同气象条件下的作物生长趋势与产量风险;同时形成标准化气象监测档案,满足农业生产追溯、气象科研及政策制定需求,推动农业气象服务从“被动预警”向“主动指导”转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