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参军8载!上镇下村20年!日照这位老兵的奋斗转场太燃了!

0
分享至

兵 心 耀 东 港

参军8载!上镇下村20年!

日照这位老兵的奋斗转场太燃了!

“这里山好、水好、人更好。”提起东港区陈疃镇,迟明兴眼中总有藏不住的深情。自部队转业安置至今,他扎根这片土地已经二十年了。

从整齐划一的军营到千头万绪的乡村,2005年,迟明兴退役后的第一站,便是担任陈疃镇鲍疃党总支副书记。


走村入户、倾听民意,发现问题、解决困难……三年的基层沉淀,让他深深感受到村民的淳朴,也摸索出基层治理的“门道”。在他心中,实实在在回应群众期盼,就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金钥匙”。

2005年春,西尚沟村开始试种蓝莓。村民流转部分土地后,就犹豫了起来:“地都交出去了,俺们吃啥喝啥啊?”质疑声此起彼伏。

得知这一情况后,为打消村民顾虑,2006年初,镇领导和迟明兴带领村干部、党员、部分群众代表到南湖镇大宅科村“取经”。那里的景象令他们大开眼界:几乎家家户户种小龙柏苗木,收入翻了几番,村民生活富足。

“原来,一个产业真能改变整个村庄的面貌!”深受触动的迟明兴一回村就将所见所闻传达开来。村民的心结逐渐解开,又一批土地顺利流转。

最终,西尚沟村蓝莓种植规模达到100多亩,成为陈疃镇乃至日照市第一个蓝莓种植基地。“能亲身参与陈疃蓝莓从无到有的过程,我特别自豪。”迟明兴感慨道。


2007年,已是鲍疃党总支书记的迟明兴,肩上又多了一副担子:陈疃镇环保办主任。

当时,该镇有不少从事石材加工的厂家。他们大多依托本地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起来,由于生产条件有限,在粉尘收集、锯泥处置等方面还不够规范。

面对这一情况,迟明兴和同事主动与相关从业者沟通,引导他们在抓好生产的同时加强环保投入。经过两年多的持续努力,这些加工厂的生产流程日益规范,马路上粉尘减少了,锯泥等废料有了专门的存放区,就连河道里的水都变得更清了。

2013年,为守护绿水青山,陈疃镇毅然关闭了年产值过亿的石材产业。“我们逐户走访,详细解读环保政策,争取从业者的理解,引导他们做好搬迁。”迟明兴说,此后,陈疃镇依托生态优势,持续壮大蓝莓产业,迈入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2017年,迟明兴的阵地又转向“水”。作为陈疃镇水利站长,巡河、治河、水利工程建设、自来水改造等一切与水有关的工作都成为他的日常。

每逢天气预报有大雨,迟明兴总会留在单位值守。他还记得2022年6月26日夜间突降暴雨,雨水模糊了车窗,他和值班同事坚持巡回检查全镇的河道、塘坝,直到第二天凌晨三点雨势渐息。

“陈疃镇八成以上的村庄都是移民安置村,我每年都会结合政策与村情申报移民项目,争取专项资金改善村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迟明兴说,堰村地势低洼,曾连年内涝,他为该村争取到水利移民项目,通过挖砌排水沟解决了村民的汛期困扰。

除硬化道路、改造自来水、兴修塘坝外,近年来,陈疃镇还多次进行移民产业扶持项目建设,投资额高达1800余万元,受益分配村庄达20余个。


“不知不觉,我在陈疃镇已经工作了二十年,虽说没做出多么轰轰烈烈的成绩,但我还没干够!”迟明兴说,初到乡镇时,他也曾有不适应,但八年的军旅生涯早已锤炼了他的意志,军人不怕苦、不畏难的作风始终激励着他站好每一班岗、做好每一件事。

二十年很长,迟明兴的身份几经转变;二十年很短,他的足迹始终围绕着这片热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正是千千万万像迟明兴这样的基层工作者耕耘一线、默默付出,希望的种子才能在广袤的田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记者:荣鑫鑫

编辑:许芮

审校:彭婷

值班主任:王宗敏

尽在“日照日报视频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日照日报 incentive-icons
日照日报
日照日报社官方账号。
6632文章数 5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