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习——铝酸钠

分享至

一、从教材争议说起:它到底叫啥?​
刷到高中化学教材改版的消息时,不少人懵了 —— 曾经的 “偏铝酸钠(NaAlO₂)” 怎么变成 “四羟基合铝酸钠(Na [Al (OH)₄])” 了?​
其实这不是命名错误,而是科学真相的还原:固体状态下确实存在偏铝酸钠,比如把氧化铝溶进熔融烧碱里就能得到,这时偏铝酸根(AlO2-)是真实存在的。但一旦溶于水,铝离子就会 “抓” 住水分子形成四羟基合铝酸根,溶液里几乎都是这种形态。​
2023 年教材改版正是为了尊重科学事实,毕竟拉曼光谱早就证实了这一点 —— 化学果然是门 “较真” 的学问!​
二、这届 “铝系选手” 有多能打?​
别看名字绕,铝酸钠可是工业界的 “全能选手”,白色粉末或粘稠液体的外表下藏着硬核实力:​
治水高手:作为絮凝剂添加 0.1% 就能大显神通,比传统硫酸铝少产 60% 污泥,除磷率飙到 99.8%,让污水里的磷残留低于 0.1mg/L。2024 年国内 58.3 万吨需求量里,大半都用在了污水处理上。​
建材加速包:加到水泥里能让初凝时间缩短到 5 分钟,强度发展速率直接翻 3 倍,关键还没有氯离子腐蚀钢筋的隐患。​
新材料密码:用它做锂电正极材料的铝源,能让电池循环 200 次后容量保持率仍有 92%;低温 80℃就能合成 4A 分子筛,速率比传统方法快 10 倍。​
三、产能有多牛?一组数据看清​
现在全球都在抢的铝酸钠,中国早已是生产主力:​
2024 年总产量达 86.3 万吨,山东、河北、河南三省贡献近五成产能;​
龙头企业山东铝业年产能 18.7 万吨,占全国 21.7%,还攻克了 99% 高纯度产品的国产化难题;​
不仅能自给,2024 年还出口 4.8 万吨到东南亚,每吨卖 385 美元,比进口量多 4 倍多。​
四、这些冷知识你肯定不知道​
晶型会 “变身”:固体铝酸钠有 α 型(四方晶系)和 β 型(立方晶系),β 型加热到 180℃就会不可逆变形态;​
遇酸就 “变脸”:碰到盐酸立刻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这是检验它的小技巧;​
价格很亲民:工业级产品每吨才 2860 元左右,比很多化工原料性价比高得多。​​
当年学 “铝三角” 时,你有没有纠结过偏铝酸钠的写法?或者见过哪些藏在生活里的化学冷知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