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张瑜现状:66岁无儿无女,一人独居,与71岁前夫张建亚处境差别大

0
分享至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柚柚 编辑| 文静 初审|小满
《——【·前言·】——》

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银幕女神,张瑜这个名字绝对称得上响当当。

《庐山恋》里那个清纯动人的女孩,曾经让无数观众为之倾倒。



时光匆匆几十年过去,当年的影坛巨星如今已经66岁,一个人住在偌大的房子里,身边没有儿女陪伴。

反观她的前夫张建亚,71岁的他早已重组家庭,儿女双全,事业顺遂。

同样的起点,为什么会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终点?




游泳池边的意外转折,命运在16岁那年拐了弯

1973年的上海,16岁的张瑜正在为自己的游泳梦想努力训练。

她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运动天赋,在泳池里劈波斩浪的样子英姿飒爽,家里人都觉得这孩子将来肯定能成为专业运动员。

张瑜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每天泡在游泳馆里,晒得皮肤黝黑,胳膊腿上全是结实的肌肉。

上影厂的选角导演那天路过游泳馆,一眼就被这个身材颀长、眉眼清秀的女孩吸引了。



尽管张瑜当时皮肤黑黑的,一点都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女演员标准,但导演还是看出了她身上那股子独特的气质。

几番交涉下来,张瑜被调入了上影厂演员剧团。

这个决定改变了张瑜的一生。

从泳池到片场,从运动服到戏服,她花了好几年时间才适应这种转变。



那些年她演的都是些跑龙套的小角色,在片场站一天腰酸背痛,连句台词都没有。

周围的老演员看她是新人,也不怎么搭理她。

张瑜咬着牙坚持,她知道自己的游泳梦已经回不去了,既然选了这条路就得走下去。



一部《庐山恋》成就的四冠王,站上巅峰的代价是什么

1980年的《庐山恋》让张瑜一夜之间红遍全国。

电影里那个穿着碎花裙子,在庐山美景中谈恋爱的女孩,简直就是那个年代所有人心中的完美形象。

影片中的接吻镜头在当时引起轰动,庐山的电影院专门设了一个厅,日复一日放映这部电影,成了打卡圣地。



张瑜的演艺事业就像坐上了火箭。

1981年这一年,她创造了一个至今无人打破的纪录——同时拿下百花奖、金鸡奖、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四个奖杯摆在家里,闪闪发光,但张瑜心里明白,这份荣耀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付出。

那段时间她的工作档期排得满满当当,经常是一个剧组接着一个剧组。

有时候凌晨三点才收工,躺下睡两个小时,天亮了又要起来化妆拍戏。

她的体重掉到了九十多斤,脸颊都凹陷下去了。



身边的工作人员劝她休息,她总是笑着说没事,年轻扛得住。

奖项拿得越多,张瑜心里那股要强的劲儿就越足。

她不想被人说是靠运气走红,更不想成为昙花一现的流星。

每个角色她都要反复琢磨,台词背到滚瓜烂熟,动作表情都要对着镜子练无数遍。

这种近乎偏执的追求完美,让她在演艺圈站稳了脚跟,也为日后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1984年的婚礼与1985年的分离,六岁年龄差挡不住的矛盾

张建亚出现在张瑜生命里的时候,她27岁,他33岁。

这个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的男人,跟陈凯歌、张艺谋是同班同学,在圈子里也算小有名气。

两人认识没多久就确定了关系,1984年办了婚礼。

婚后的日子本该是甜蜜的,但张瑜心里一直有个想法——她想出国深造。



那个年代能出国留学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她觉得自己不能只满足于现状,应该去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学点真本事回来。

张建亚坚决反对。

他觉得妻子已经是国内顶尖的演员了,何必跑到国外去受那个罪。

两个人为这事吵了无数次架,每次都不欢而散。

张建亚摆事实讲道理,说夫妻俩应该在一起好好发展事业,聚少离多会伤感情。



张瑜也有自己的坚持,她说人生就这么一次,不能因为结婚就放弃自己的追求。

1985年,张瑜还是去了美国。

临走前两个人在机场抱头痛哭,都说会好好维持这段婚姻。

飞机起飞的那一刻,张瑜透过窗户看着越来越小的地面,眼泪止不住地流。

她知道这一走,很多东西可能就回不来了。



太平洋两岸的各自坚守,一段婚姻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结束

美国的留学生活比张瑜想象的要艰难得多。

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经济压力,每一样都让她感到窒息。

白天上课,晚上在餐馆打工,回到租住的小房间已经是深夜。

给张建亚打越洋电话的时候,她总是报喜不报忧,说自己过得挺好。

张建亚在国内的日子也不好过。



一个人住在家里,面对空荡荡的房间,怎么看都觉得别扭。

朋友们劝他去美国陪老婆,他说自己在国内有工作,不能说走就走。

其实心里憋着一口气,觉得是张瑜先选择离开的,凭什么自己要放下一切去追随。

两地分居的日子里,电话和信件成了维系婚姻的唯一纽带。

时差让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通话时间,写信又太慢,等回信到了往往事情早就过去了。



渐渐地,通话的频率越来越低,信件的内容也越来越公式化。

有一年春节,张建亚实在想念妻子,咬咬牙买了机票飞去美国。

在洛杉矶见到张瑜的那一刻,他差点认不出来——妻子瘦了一大圈,脸色苍白,眼睛里却闪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光芒。

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执着。



短暂的相聚结束后,两个人都明白了一个事实——他们已经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道。

张瑜沉浸在学业里,张建亚专注于导演事业,谁也不愿意为对方改变方向。

离婚是张瑜主动提出的,她说与其互相折磨,不如好聚好散。

张建亚沉默了很久,最后签下了离婚协议。



1991年的硕士学位与1993年的回国,前夫伸出的那只手温暖又陌生

六年的留学生涯,张瑜拿到了硕士学位。

毕业证书拿到手的那天,她一个人坐在宿舍里发呆。

学是学成了,可是然后呢?

美国虽然发展机会多,但她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外来者,融不进去。

思来想去,她决定先去台湾发展。



台湾的娱乐圈跟内地完全不一样,竞争更激烈,规则更复杂。

张瑜拍了几部戏,反响平平。

那些年轻漂亮的新人一茬接一茬,没人记得她曾经是内地的四冠影后。

片约越来越少,生活开始变得拮据。

1993年,张瑜决定回大陆。

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张建亚来接她了。



前夫已经显出了中年男人的发福迹象,但笑起来还是当年的模样。

两个人没有太多寒暄,张建亚开车送她回上海,一路上聊着这些年的经历。

张建亚帮张瑜联系了几个导演朋友,张罗她重返影坛的事。

那段时间他经常给张瑜打电话,询问工作进展,介绍资源。

张瑜心里五味杂陈,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前夫的善意。



两个人曾经是最亲密的伴侣,如今却只能以朋友的身份相处。

回国后的张瑜接了几部戏,但再也没有当年的风光。

娱乐圈的更新换代太快了,新人辈出,观众的口味也变了。

她拍戏的机会越来越少,慢慢就淡出了公众视野。



66岁的孤独与71岁的圆满,两条平行线上的人生答案

2024年,张瑜偶尔会参加一些活动,穿着得体,妆容精致,看起来保养得不错。

但活动结束后,她回到自己的大房子里,迎接她的只有寂静。

没有孩子打电话问候,没有孙辈在身边闹腾,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她的资产相当丰厚,这些年拍戏和投资攒下不少钱,房子车子都不缺。



但她开始考虑一个问题——这些东西将来留给谁?

没有子女,财产继承成了一个现实问题。

有时候她会想,如果当年没有选择出国,是不是现在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张建亚的生活则是另一番景象。

他再婚后有了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他导演的作品虽然算不上大红大紫,但在业内有口皆碑。



节假日的时候,儿女带着孙辈来家里聚会,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71岁的他看起来精神矍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张瑜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自己这一辈子太要强了,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事业上,结果事业没保住,家庭也没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很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

但了解她的人都知道,这份平静下面藏着多少遗憾和不甘。



两个曾经相爱的人,在人生的下半场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一个在空旷的房间里独自面对晚年,一个在儿孙绕膝中享受天伦之乐。

这种对比残酷而真实,它告诉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张瑜的故事让很多人开始反思事业和家庭的平衡问题。

在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路上,我们往往会忽视身边最重要的东西。



等到有一天回过头来,才发现那些被忽略的人和事已经错过了,再也回不来了。

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人生真的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只能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结语

张瑜和张建亚的故事其实就是千万普通人人生选择的缩影。

事业重要还是家庭重要,这个问题从来没有绝对的答案。

有人说张瑜为了梦想付出了代价,也有人说她活出了自我。



不管怎么评价,66岁的她独自面对晚年的孤独是事实,71岁的张建亚享受天伦之乐也是事实。

人生就是这样,你选择了什么,就要承受什么样的结果。

信息来源: 《中国电影报》人物专访档案(1980-1993) 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资料库 《大众电影》历年获奖名单及专题报道(1981-1985)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校友录(1982届)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资料库

声明:虚构演绎,仅供娱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陈思诚给天下男人上了一课:47岁可以花心可以贪心,但千万要收心

陈思诚给天下男人上了一课:47岁可以花心可以贪心,但千万要收心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10 00:28:57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素然追光
2025-10-17 02:45:03
天冷了,少吃猪肉多吃它,比鱼肉便宜,比牛羊肉鲜美,随手一炒

天冷了,少吃猪肉多吃它,比鱼肉便宜,比牛羊肉鲜美,随手一炒

阿龙美食记
2025-11-08 14:10:15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近史谈
2025-11-02 18:54:35
万科欠社会一个真相,高管欠大众一个交代,深铁欠国家一丝作为

万科欠社会一个真相,高管欠大众一个交代,深铁欠国家一丝作为

我不叫阿哏
2025-11-10 10:29:21
于晓光夫妇北京请客,秋瓷炫从韩国回来面相变了,脸没以前扛镜头

于晓光夫妇北京请客,秋瓷炫从韩国回来面相变了,脸没以前扛镜头

心静物娱
2025-11-10 11:25:03
百万朝军准备就绪,朝鲜“进攻”警告,美国同时应对三场战争?

百万朝军准备就绪,朝鲜“进攻”警告,美国同时应对三场战争?

罗列思维
2025-11-09 18:30:47
官媒发文,63岁何超琼再破天花板,让许晋亨和整个豪门圈沉默了

官媒发文,63岁何超琼再破天花板,让许晋亨和整个豪门圈沉默了

小鬼头体育
2025-11-10 04:33:10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9 07:55:03
漂亮女生不好养!男子从月入5万沦为外卖小哥:挣的钱被妻子花了

漂亮女生不好养!男子从月入5万沦为外卖小哥:挣的钱被妻子花了

唐小糖说情感
2025-11-10 10:43:47
太敢说了!东莞一商户吐槽设置非机动车道影响生意,官方摆数据了

太敢说了!东莞一商户吐槽设置非机动车道影响生意,官方摆数据了

火山诗话
2025-11-10 07:47:18
男子偷偷潜入女邻居家,躲在床底,竟目睹一场偷情引发的凶杀…

男子偷偷潜入女邻居家,躲在床底,竟目睹一场偷情引发的凶杀…

极品小牛肉
2024-07-30 22:47:13
俄称挫败红军城乌军突围,乌称战斗仍继续

俄称挫败红军城乌军突围,乌称战斗仍继续

界面新闻
2025-11-10 07:03:27
余承东成为比亚迪腾势全球首位车主!

余承东成为比亚迪腾势全球首位车主!

电动知家
2025-11-09 15:48:28
44岁短剧导演因心梗离世,家属:去世当天还在处理工作,是家里的顶梁柱

44岁短剧导演因心梗离世,家属:去世当天还在处理工作,是家里的顶梁柱

极目新闻
2025-11-09 14:21:56
澳洲地产大亨之子重病赴华求治,老中医开口一句令男子彻底傻眼

澳洲地产大亨之子重病赴华求治,老中医开口一句令男子彻底傻眼

红豆讲堂
2025-10-14 09:30:03
上海交大发现:不吃酱油和味精的人,血压马上就降低了?真的吗?

上海交大发现:不吃酱油和味精的人,血压马上就降低了?真的吗?

南权先生
2025-11-08 14:52:26
她这大体格身材,目测身高185,颜值不低,啥人能配的上她呢

她这大体格身材,目测身高185,颜值不低,啥人能配的上她呢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0-18 00:03:22
带孙子10年被赶走腾房间,2年后儿子来要钱,我怒吼:滚出去

带孙子10年被赶走腾房间,2年后儿子来要钱,我怒吼:滚出去

媛来这样
2025-11-05 07:46:14
知恩图报!王曼昱送启蒙教练SUV豪车,给他挂奥运金牌塞10万块报答

知恩图报!王曼昱送启蒙教练SUV豪车,给他挂奥运金牌塞10万块报答

818体育
2025-11-09 11:38:01
2025-11-10 12:28:49
动物奇奇怪怪
动物奇奇怪怪
分享奇奇怪怪的动物~
208文章数 98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宣布要发钱了 每个美国人至少2000美元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宣布要发钱了 每个美国人至少2000美元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行进的海岸线丨渤海湾畔“渔旅融合” 小渔村启动蓝色新引擎

亲子要闻

最心酸的真相:这8件事正悄悄让孩子胆小、焦虑,你可能天天在做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