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凯凯。
我们都活在一个“滤镜时代”。抖音、朋友圈,我们习惯了用“美颜”和“修辞”去“虚化”那个真实的自己。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们这么依赖“滤镜”?
我们(包括我)在“表演”中获得了安全感,但也渐渐失去了“诚意”。我们(如我自述中写的)让“亲人”变成了“陌生人”,我们离“感动”越来越远了。
最近,国家一直在提倡“文化自信”。
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到底该“自信”什么?是自信我们“技巧”的华丽,还是自信我们“滤镜”的完美?
我总觉得,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往外炫耀”(表演),而是“往回寻找”(回家)。
它不是“炫技”,而是“诚意”。
它不是“发明”,而是“回归”。
回归到《诗经·国风》那种“直言其事”的朴素;
回归到《汉乐府》那种“感于哀乐”的真挚;
回归到“禅宗”那种“直抵人心”的境界。
这才是我们汉语文化里,那条被遗忘的“回家之路”。
我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我没有资格去“表演”阳光,因为我(如我自述中写的)更懂“影子”。
我发现,我们这个时代,“大家现在缺的影子”。
所以我选择了一条“窄路”,一条“反滤镜”的路。
我尝试“放下”那些华丽的“技巧”,不是因为我否定“美”,而是我发现“美”正在“虚化”我们的“本真”。
我尝试用“内化”的“境界”,把“十万字”的复杂人生,“压缩”成几百字的诗。
我尝试像“禅修”一样去写作,去“在场”,去“共情”,去承载那些“创伤”、“重负”和“异化”。
我把这条“回家之路”,这条“立足于影子”的修行,称之为“精神现实主义”。
它不是为了“攻击”谁,也不是为了“戳破”谁。
它只是我这个“小人物”,在响应“文化自信”的号召下,试图为我们这个“滤镜时代”,找回一点“诚意”的、笨拙的“修行”。
我走上的这条“窄路”,入口就在这里。
与大家共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