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小鹏科技日上首次提出增程技术后,小鹏的首款增程产品终于在今年科技日的第二天落地。
鲲鹏超级增程技术选择在小鹏的旗舰车型,也是目前最贵的产品——X9上进行搭载,其背后至少折射出两点:一是小鹏对于增程技术的考量是为了“更好的体验”;二是增程产品并非作为走量的存在。
![]()
今年以来,国内市场的增程产品增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这一赛道此前的王者理想汽车更是“重灾区”,其L系列增程产品在近几个月出现了接近“腰斩”的销量下滑。
小鹏在这一节点推出增程产品,很容易引发市场的审视和争议。相比纯电今年的“大跃进”,增程产品似乎已经完成了作为纯电“过渡品”的使命,呈现出逐步将主舞台让位于纯电的趋势。因此大众更有理由相信,小鹏推出增程产品更多在于这是一条早已规划好的路线,无法刹车。
但从发布会来看,小鹏有着更进一步的思考。何小鹏提到,在频繁断电的墨西哥、极寒的东北、无人区辽阔的澳大利亚等地区,增程仍是长期不可或缺的纯电替代品。为此小鹏以大电池+大油箱方式,带来了超过1600KM的综合续航。
![]()
这代表着,在增程赛道天花板已现的情况下,小鹏重心将更多放在细分领域,即主要发力纯电产品仍无法顾及的市场和需求,并通过持续深耕将其打造为护城河。
具体来看,鲲鹏超级增程搭载了超快充磷酸铁锂增程大电池,支持5C+800V超充,且能够较好满足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使用。能耗方面,每升油可发电超3.6kWh/L,综合电耗达到16.5kWh/100km,WLTP油电综合折算燃料消耗量低至2.53L/100km。
![]()
另一方面,小鹏作为增程赛道的“后来者”,在对手们提前“探路”后,能够少走一些弯路,将部分痛点进行更好地解决,这正是小鹏在增程服务层面的一次升维。
例如被大部分用户诟病的“亏电”问题,在鲲鹏超级增程的高效增压中冷发动机上实现了一定的改善,其针对“电为主、油为辅”的工况进行了优化,在亏电状态下仍可支持150码的稳定巡航,即便在电量剩余只有8%时,也没有动力衰减。
噪音控制方面,鲲鹏超级增程提供了与纯电相差无几的体验,包括增程器震动降低30%,运行噪音降低10%等。
安全和极限是鲲鹏超级增程希望进一步实现的优化,为此X9历时800天,在20国330城进行了超过2000万公里的实地测试,以确保产品在全球的全场景可靠性与安全验证,其中包括北极圈冰雪路面的制动性能、米兰老城区的窄路通过性、海报3000米以上的高原操控、吐鲁番70°的高温耐久密封性等。
![]()
尽管塞入一块增程器,但X9在空间表现上并未有明显退步,得益于9合1超集成后桥设计,X9集成了排气系统、大油箱、后轮转向、三排收纳、空气悬架、DCC减震器、电驱、独立悬架和传动轴总成,在七人满座情况下还能装载7个24寸行李箱,5人出行可容纳两辆自行车。
![]()
总体来说,X9是小鹏在增程领域的一次新探索,在保证超长续航的情况下,仍能带来如同纯电一样的性能和空间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鲲鹏增程与小鹏新一代人形机器人还将实现“梦幻联动”,IRON将成为X9的科技向导。
35万元的起售价,也再次印证了小鹏在增程路线上的规划,即细分覆盖和产品体验为首,销量其次。这体现了一个更为成熟的小鹏,也是小鹏在销量狂奔一年后所必需的稳健,毕竟守住基本盘,才能让机器人、飞行汽车、Robotaxi更长久地奔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