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方能阅读正文《新周期已经两年了,从不相信到不甘心,我还来得及么?》
那天讲新周期的第三个话题时,有读者留言问我,有没有想过,昔日你那些高管同事们的年龄问题。
有些你的建议未见得是他们听不进去,而是人老了,缺心气儿。
你说的对,我后来想过这件事,我有个巨大的优势就是我始终比我周围同阶段的人,年轻5岁以上。
年轻意味着很多,无论是精力,是体力,是学习的意愿,是接受新事物的程度,包括开放的心态。
我讲两件事,分别是我26岁和34岁时。
我26岁时,做实习生,某一天在电梯里,我的经理问我,linux的ip_conntrack里的路由的默认存在时间是多久。
我张口就答,大概五分钟吧。
然后被他劈头盖脸骂了一个小时。
首先针对的是用词,我说大概,他骂我,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什么叫大概?
光这事儿,骂了半个小时。
另外半个小时,骂的更离谱。
他说,什么叫5分钟?人家明明写的是300秒。
我就很诧异,5分钟和300秒不是相等么?
然后他继续骂,谁给你说相等?单位不同等于精度不同,连个单位都看不懂,你还当什么码农?
你去写行代码,5.1分钟,四舍五入,会约等于5分钟,可是306秒,能约等于300秒么?
我被骂的一声不吭,旁边还有个本科就出来工作,已经有三年工作经验的,平日里和我关系很要好的,经常一起抽烟的同事,一直在偷乐,看我笑话。
我就很糗嘛,但骂完就骂完了,骂完之后,我和那个要好的同事去楼道里抽烟,他就夸我心态好。
我就很诧异,这有什么,人家骂的对,骂出道理来了,咱也无可辩驳呀。
多年以后,我34岁的时候,在一家科技公司做副总,同时也是创始人之一。
我们去参与某个甲方的项目。
那个甲方我此前任职过的,我30岁的时候就在那家甲方集团做系统架构师。
当时甲方的大领导,也是我的前领导,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想法。
我们都觉得他胡扯,商业上不可行,技术上也不可行。
然后我就在会上随便编了一个技术细节,说因为某某原因,完全不靠谱。
这话传到甲方大领导,也就是我30岁时的前领导耳朵里了。
他也没有问我,而是询问了另一个人。
这个人是我们公司的二股东那家集团的总裁。
他也是技术出身的,从他们集团只有几个研发的阶段,他就是那几个人之一。
而且他还给我们公司当过一年的代理董事长。
当年我在甲方任职的时候,我带着甲方团队,他带着他的团队,我们一起通宵联调过设备,因为要迎接一个超级大的领导的视察。
彼此很熟,源远流长。
第二天我就接到了一通电话,就是昔日我的代理董事长的电话。
起初他跟我好好说,他说他认为技术上还是可行的,理由123,我有点不耐烦,敷衍了几句之后,他火了。
电话里就怼我,问我是不是管市场团队管了三年,把技术忘光了?
如果忘光了,他可以安排一个软件部门的经理,改天来教我。
我也一下子被怼得脾气上来了,把电话挂了。
因为我30岁就在甲方做专家了,成天都是我说谁错了,多少年都没听过谁敢说我错了,还是技术细节。
我已经有些骄傲了,误以为自己永远不会错。
结果第二天,他的那个部门经理,还真跟我打了个电话,我们开始仔细捋一捋。
结果发现,还真是我错了。
后来我见到来出差的,我的前董事长,就有些尴尬。
尴尬的那一刻,我才发现,我自己的心态已经变了。
我发现自己有很多地方都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
我26岁的时候,是不会有火气的,也不会尴尬,更重要的是,我也不会这么想当然。
说到底,是我自己怠惰了。
其实我当时是知道我怠惰的原因的。
因为我从28岁开始,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要做交易,等到我34岁的那年的冬天,我辞去了高管的职位,离开了原行业,全职做交易去了。
也就是说,我本来就忙不过来,我相当于同时负责两个行业里的两摊子事儿。
在原行业里,我本来就是在吃老本,就是在敷衍,确实难免出错。
所以我就在想,我全职做交易之后,这可是纯粹的自家生意,我不能再有懈怠,再这么敷衍。
所以后来的很多年,我的员工都是对我直接开喷的。
错了就错了。
当然是指技术细节,是指和钱有关的事儿。
人这个东西不可能不犯错,你路痴,脸盲,把名字叫错了,这个无所谓。
但交易系统的细节不能错,风险管理不能错,法务不能错,这些地方错了,老板也得挨骂。
挨完员工骂,还要写检讨,批评与自我批评。
有时候我都自我批评了,当事的员工依然不罢休,会指出来,我认识错误不到位,其实我的错误还有12345.......
当然,有些问题,大家也知道,是无解的。
因为有些事儿,你去分析,分析到最后会发现,其实就是人老了。
交易员和运动员一样,如果你已经过了巅峰期,那你就不再是球队的主力。
你可以做教练,可以做顾问,毕竟你是球队的老板,老了也不会被毕业,只是会不断的被手下夺权。
所以那天在新周期的第三个话题里,我明白这个读者的指向。
你觉得昔日我的经理,包括后来那些高管同事们,可能是岁数原因。
我觉得有这个原因,但这个不应该是借口。
因为文中发生那场对话时,我经理都不到31,后来那些高管,他们的年龄也都小于38。
你不觉得他们心态老的有点快?
当然我不是说人不会老,人就像一台机器,都会老化都会报废,但总不能30岁,40岁,心态上就报废了吧?
如果真是这样,那你更要赶早行动。
毕竟,决定你能不能逆袭的,不是年龄,是心理年龄。
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方能阅读正文《新周期已经两年了,从不相信到不甘心,我还来得及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