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件特别有意思的事。那天早上我照例喝着咖啡刷财经新闻,突然看到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单日蒸发近12个亿,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却逆势吸金1.09亿。这画面太魔幻了——指数蹭蹭往4000点上窜,资金却往国债里钻,活像一群穿着救生衣在迪厅蹦迪的。
![]()
一、牛市幻觉下的残酷算术
这事儿让我想起上周三在陆家嘴某券商营业部看到的场景。大厅里几个老股民围着显示屏指指点点,有个穿POLO衫的大哥正唾沫横飞:"都4000点了还不敢满仓?你们这些人啊…"结果收盘后我特意瞄了眼他的账户——持仓五只股票四只泛绿。
这可不是个别现象。自打10月28日上证突破4000点,我微信里咨询"赚了指数不赚钱"的朋友突然暴增。有个数据特别打脸:4月7日到10月30日,指数涨了19.6%,但跑赢指数的个股不到四成。更讽刺的是,这期间4200只上涨个股里,有4000多只振幅超过30%——相当于坐十次过山车却还在原地踏步。
二、走势图里的"皇帝新衣"
很多人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市场分化,要我说这就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记得2007年那轮牛市,当时在某基金公司做策略的我亲眼见证了个神奇现象:当散户们对着MACD金叉欢呼时,风控室的量化模型正在疯狂预警。
![]()
就像上面这两只票,左边那个三连板后开始"织布机行情",右边那个玩着"进三退一"的把戏。光看走势你能分清楚哪个是机构震仓哪个是散户抄底?反正当年我刚入行时被这类图形骗掉的年终奖够买辆帕萨特。
三、量化显微镜下的交易真相
直到后来接触到交易行为分析工具,我才发现股市就是个大型真人秀现场——K线图是剪辑过的成片,而量化数据才是未加工的原始素材。就拿这个用了十八年的系统来说,它在传统走势图上叠加了两组关键数据:
![]()
第一组是红黄蓝绿的"主导动能",相当于给每笔交易打上DNA标签。红色是做多,黄色是回吐,蓝色是回补,绿色是做空——跟交通信号灯似的清清楚楚。
第二组橙色"机构库存"更绝,就像给机构资金装了GPS。去年有只消费股连续阴跌时橙色柱体却越来越密,后来果然在三季度报里发现三家QFII偷偷加了仓。
四、国债ETF爆买的启示
回到开头那个两融数据。为什么聪明钱往国债ETF跑?看看这张对比图就明白了:
![]()
左边是典型的机构震仓——蓝色回补伴随橙色库存活跃;右边则是散户抄底现场,没有机构参与的反弹就像没放盐的浓汤宝。现在知道为什么国债ETF能吸引1.09亿融资了吧?大资金永远在找确定性。
这些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市场永远在进化,但人性永远不变。那些觉得看几根K线就能战胜市场的朋友,建议去澳门试试手气——至少那边还管免费饮料。而真正能持续生存的投资者,早就不跟走势图较劲了。
(声明:本文提及的所有数据及案例均来自公开网络信息整理分析。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本人不推荐任何具体标的与操作方式,谨防冒用名义的收费荐股行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