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市“银发帮帮团”入选全国“银龄行动”老有所为重要品牌项目,成为我市老干部志愿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这支由1000余名离退休干部、老年大学学员组成的队伍,以“退而不休”的担当,将老年群体的经验与专业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动能,书写了“桑榆未晚、服务正当时”的基层新篇。
这对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有一定的启示。“银发帮帮团”的生命力,在于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的务实逻辑。自2023年成立以来,团队不搞“形式化”活动,而是聚焦居民“急难愁盼”与“精神需求”:针对文化滋养需求,通过社区舞台的精彩节目为居民献上正能量文化大餐;针对老年健康痛点,退休党员医生在义诊台前为居民普及保健知识;针对传统文化传承,剪纸班学员教孩子剪雷锋头像、“喜”字等作品……这些“沾烟火气”的服务,用“小而实”的行动,让“银发力量”成为居民的“身边人”。
“银发帮帮团”的长效性,源于党建赋能的规范化运作。汾阳市委老干部局通过“组织化赋能”,让志愿服务从“自发”走向“共建”:组织开展26次基层党支部座谈、老干部党校党课,筑牢团员“退休不褪色”的思想根基;依托“汾阳党建”公众号等网络多平台宣传发动,凝聚更多老同志参与;推行“支部+N”模式,每个支部结合特长打造专属服务,形成“分则各展所长、合则综合服务”的灵活机制。这种“党建+志愿服务”模式,让队伍有了“组织靠山”,既避免“一阵风”,更让居民相信团队做得久、做得好。
“银发帮帮团”的价值,在于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其常态化服务实现“多方共赢”:文化润民层面,用文艺汇演、社区巡演等形式将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植入人心;党群连心层面,老干部以“面对面”服务树立“可信可敬”的党员形象,拉近党群距离;社区共建层面,作为“桥梁纽带”,不仅丰富服务供给,更激发居民参与热情。成立以来,团队开展各项志愿活动20余类210余次,赢得社区认可、居民点赞,让“银发力量”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支撑”。
汾阳市“银发帮帮团”的实践证明老年不是“社会负担”,而是“治理财富”。离退休干部有经验与群众基础,老年大学学员有专业技能与热情,这些都是基层治理的“不可替代优势”。当“银发”遇“基层”、“经验”接“需求”、“党建”融“服务”,我们看到的是老年群体在社区治理中“多元参与”的生动实践,更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幸福图景。未来期待更多“银发帮帮团”涌现,让“桑榆红”成为基层治理温暖的底色,让老年群体在社会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的二次绽放。刘沛林
来源:吕梁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