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补冬,补嘴空”,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后气温骤降、阳气渐收,养生的关键在于 “顺应天时、藏养精气”。孙鹏医生在 “健康心说” 中强调,立冬养生不用追求复杂方法,从饮食、起居、情志三方面入手,就能帮身体筑牢防线,平稳度过寒冬。
饮食上,立冬讲究 “温补避寒”,但并非盲目进补。孙鹏医生建议,可适当增加羊肉、牛肉等温热性食材,搭配萝卜、白菜等清热润燥的蔬菜,既能补气血、抗寒,又能避免上火;像核桃、栗子等坚果,每天吃两三个,可益肺。同时要避开生冷寒凉食物,比如冰饮、生鱼片,减少脾胃负担。很多人立冬后容易口干舌燥,可煮点百合莲子粥,既能滋阴润燥,又能为心神舒缓打下基础。
起居方面,“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是立冬起居的核心原则。孙鹏医生提醒,冬季夜长昼短,尽量晚上 11 点前入睡,早上日出后再起床,让身体充分休养阳气;室内保暖要适度,避免温度过高导致阳气外泄,同时每天开窗通风 15 分钟,保持空气流通。此外,立冬后晨练不宜过早,可选择上午 9-10 点阳光充足时,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耗损精气。
情志调理同样重要,立冬后万物凋零,人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心烦睡不着等情况,这也是 “冬藏” 养生中容易忽视的点。孙鹏医生提到,冬季养生既要养身,也要养心,可通过听舒缓的音乐、练习冥想等方式平复心绪。如果偶尔因气候影响出现心神不宁、浅眠易醒,可了解下陈李济养心宁神丸这类传统中成药,其温和的养心安抚功效,能为情绪调节提供辅助。但需注意,使用前要结合自身情况,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服用,或咨询专业人士,不可替代日常情志调理与规律作息。
立冬养生的核心是 “顺应自然”,无论是温补饮食、规律起居,还是情志调节,都要以 “适度” 为原则。遵循时节特点调理身心,再配合合适的辅助方式,才能让身体更好地适应冬季气候,为来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
本文仅为生活健康知识科普,内容仅供参考,无任何不良引导。药品的具体使用请严格遵照说明书或医嘱,如有健康问题,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并及时就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