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小鹏汽车发布了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只是,这台高度拟人的机器人很快引起全网质疑:
这怎么看,怎么都像是一个人套了一件机器人皮套。
次日,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用一段一镜到底的视频澄清:
皮套下面真的没藏人!
从质疑,到反转,流量和关注度都有了。
所有人都知道小鹏造了一台被怀疑藏了人的人形机器人。
还有比这更生动的营销吗?
难不成,这一切都早被何小鹏写进了“剧本”?
谁知道呢?
01
在何小鹏发布澄清视频之前,不少人是发自内心地怀疑IRON是在皮套下面藏了一个人。
因为疑点确实有点太多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为什么要在IRON表面套上一件似是而非的“衣服”?
发布人形机器人的很多,有“全裸”展示机体的,也有蒙一层仿真皮的。
但穿这么一件“衣服”的确实没见过。
![]()
况且这“衣服”也相当可疑:
说皮不像皮,说布不像布,表面还留有那么多孔洞。
机器人的“衣服”需要孔洞吗?
真不是给里面的人透气用的?
![]()
此外,机器人头上那疑似耳朵和背上疑似内衣带子的两处轮廓也引人遐想。
![]()
![]()
再加上机器人行走时的拟人猫步,让不少网友“百分百确定”,这就是真人扮的。

还能拿来当作“实锤”的是,小鹏忽悠路人容易,可忽悠不了资本。
如此牛叉的机器人一发布,小鹏的股价居然不升反降。
这莫不是资本嗅到了风声要跑路?
02
当然,这一切质疑在何小鹏的澄清视频发布后都成了笑话。
“衣服”下面真的是机器人,“耳朵”也只是收音器。
![]()
所有吃瓜群众此刻禁不住直呼:
牛叉!太像真人了!
其实事后诸葛来说,用人来扮机器人,这事从逻辑上就不会发生。
道理很简单,如果里面真是个活人,风险实在太大。
要知道这是一场发布会,现场那么多媒体镜头怼着,谁能保证里边的人不出半点纰漏?
而只要被抓到丁点破绽,就是当场露馅的下场。
这将是一个足以被载入史册的丑闻,小鹏的名声从此碎得捡都捡不起来。
冒着这么巨大的风险就为发布一台机器人?
没人这么傻。
退一步说,就算没被当场抓包,谁又能保证这个机器人扮演者事后不会反水?
这可是小鹏最软的软肋,价值几何谁都心知肚明。
更何况在整个过程中有那么多人参与进来,就真不怕有人走漏风声?
03
在澄清了IRON真的只是一台人形机器人后,何小鹏说他有一点心酸。
因为“要证明吃一碗粉是要剥开肚子的”。
因为“如果IRON来自海外企业,也许就不会产生这么多质疑”。
因为“大家不敢相信一个极其强大的技术来自一家中国公司”。
因为“我们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气氛烘托到这里,之前所有质疑的人,难免都会觉得自己欠了小鹏一份“人情”。
![]()
只是,再细想一下,机器人确实是真的,但事情本身似乎也真的有点“不对劲”。
一个“技术极其强大”的公司又怎会留下这么多可能引人质疑的“破绽”?
比如那疑似的“耳廓”和“内衣带子”就真的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既然拉开拉链就能证明,发布会现场为何不展示?
当然,这些所谓的“疑点”并不能证明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写好的“剧本”。
但没有这些质疑,IRON的发布恐怕也不会引来如此大的关注度。
话说回来,站在商业的角度,如果真是“剧本”,这就是一场成功的营销,何小鹏真是一个天才的“导演”。
如果没有“剧本”,那只能说:
气运来了,谁都挡不住。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看到这里,就点个关注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