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不晒合照的恋爱,真能把婚给结了。”
11月3号,李鸿其和王紫璇把封面拍成结婚证,直接甩出一句话:我们不只是夫妻,是“创作共同体”。没有九宫格婚纱,没有品牌赞助,连文案都短到只剩三颗爱心。网友愣了两秒,评论区瞬间变成许愿池——“求同款低调恋爱脑”。
![]()
我翻了下时间线,才发现这俩人把“地下恋”写成了连续剧。2022年被拍,2023年威尼斯领奖台公开致谢,2024年直接说“以结婚为前提”,2025年釜山牵着走红毯,顺手帮对方理裙摆。每一步都像提前对过口供:不炒作,只做事。
![]()
更狠的是李鸿其。2015年第一部片子就把金马新人+台北影帝一起揣兜里,转身还能演《缝纫机乐队》的鼓手,2023年拿威尼斯“未来之狮”时,才33岁。别人靠热搜续命,他靠作品升级。王紫璇也不是花瓶,《河神》里小神婆一出场,B站剪辑量直接翻倍,后来戏约不断,却照样低调到狗仔都嫌累。
![]()
他俩把“势均力敌”四个字撕碎了咽进日常。一起写剧本,一起剪片,一起熬夜做音乐,感情在最枯燥的工序里发酵。不是谁等谁空档,而是把对方写进下一部计划表。婚姻对他们,像联名创作:共享版权,也共担风险。
![]()
看多了“官宣即分手”的快餐爱情,突然冒出一对把结婚证当项目书的情侣,确实提神。不秀包不秀表,秀的是“我拍片子,你演;你写歌,我听”——这种长期协作关系,比钻石稀有。毕竟,娱乐圈最缺的不是流量,是能把浪漫翻译成生产力的搭档。
所以,别急着复制三颗爱心。先问问自己:有没有一个人,愿意把余生当项目一起熬夜肝?如果有,恭喜,你也拿到了入场券。没有?那就继续吃瓜,反正下一对,大概率还是热搜套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