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全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落幕,全红婵与王伟莹组合以311.76分位列第5,与上海队的陈芋汐 / 掌敏洁组合350.22分的夺冠成绩相差近39分,这样的结果让不少观众意外,毕竟全红婵、王伟莹在刚刚结束的女团双人跳还排在所有12对参赛选手中的第一位,为何到了双人10米台决赛,状态出现如此大的起伏?
![]()
![]()
输给陈芋汐,全红婵双人10米台为何仅排名第5?原因找到,同步性不足成为全红婵组合双人10米台失利的最大原因,在此之前,全红婵与王伟莹只搭档三周,女团只有三跳,且均为基本动作,与实力强劲的陈芋汐/ 掌敏洁组合差距并不明显,但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难度增加后,全红婵与王伟营说两人多次出现起跳节奏、空中姿态的明显偏差,导致关键动作同步分偏低。此外,全红婵的脚踝旧伤与身体发育带来的技术适配难题,导致其动作完成质量下滑,起跳高度降低、水花控制失准,最终使得全红婵被挡在女子双人10米台领奖台之外。
![]()
双人跳水是 “1+1>2” 的协同艺术,而非单人能力的简单叠加,陈芋汐与掌敏洁搭档大半年形成的默契,早已超越技术层面的同步,达到心理层面的同频,能通过细微的眼神交流调整节奏,甚至在出现微小失误时即时互补,而全红婵与王伟莹仅搭档三周的劣势便显现出来,两人连彼此的发力习惯、呼吸节奏均未完全适配,决赛中面对高压环境,自然难以避免同步偏差。
![]()
全红婵自身的双重困境,进一步放大了双人跳配合短板,18岁的全红婵体发育带来的重心变化,本就需要长期训练适应,而脚踝旧伤的加重,让全红婵陷入想做好却力不从心的困境。跳水运动员的每个动作都需要腿部、脚踝的精准发力,伤病导致的起跳高度不足3厘米,看似微小,却足以打乱空中翻腾节奏,进而影响与搭档的同步。
![]()
陈芋汐/掌敏洁组合全程稳定的发挥让全红婵组合失去了追赶的空间,当陈芋汐组合不断跳出高分时,全红婵组合的压力持续累积,最终在关键跳中出现急躁失误。
![]()
能带伤在女团中帮助广东队夺冠,全红婵早已完成了本届全运会的使命,大家都希望全红婵能够早日从伤病里恢复,接下来有更好的发挥,早日重回跳水队,重回国际赛场舞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