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一个机器人走猫步的视频刷屏。
视频的来源是昨天小鹏的发布会,何小鹏和大家介绍了自家还热乎的人形机器人IRON。
结果没想到的是,因为机器人走路的姿态太过丝滑,网友开始怀疑是不是在机器人里面塞了个真人。
“不像假的”
还有网友质疑发现机器人的头部有疑似耳朵的部位,看上去很奇怪。
![]()
因为网友的质疑声太大,今天下午何小鹏专门出来回应说,机器人真的是机器人,里面没有人。
网上还流出了IRON机器人拆机,裸露出纯金属骨架后的走路视频。
回应一出,小鹏刚跌下去的股价立马回弹了5个点。
![]()
据官方介绍,IRON 全身具备 82 个自由度结构,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可完成猫步行走、上下楼梯、弯腰拾物等高难度拟人动作。
其手部采用行业最小尺寸的谐波减速关节,实现与人类手掌 1:1 的比例,拥有 22 个自由度结构,能稳定抓取鸡蛋、拧开瓶盖或操作精密工具。
谁还记得今年年初,国产机器人上台转手帕还得被人扶着走下台啊?
结果一年时间还没过完,人已经能给你表演走猫步街舞武术一条龙。
不过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能看到的机器人丝滑行动的效果,很大部分原因是出于节目效果的提前预设。
在实际运用中,机器人距离替代人工还有很长的距离。
小鹏表示虽然2026年就将实现IRON的量产,但也只会在自有商业场景中使用——比如充当展厅导览员、接待员或销售顾问。
事实上,小鹏此前已经尝试过让 IRON 上生产线 —— 任务是拧螺丝。结果发现,机器人干得还不如工人:效率低、维护贵、易损坏。
何小鹏也直言,人形机器人终将进入工厂与家庭,但节奏不会太快。
工业应用大约3-5年,家庭普及约5-10年。
不过按照官方说法,2026年就能在小鹏展厅看到 IRON 的身影,它会先作为门店员工上岗。
不过到这里事情还没完,机器人丝滑归丝滑,但也就是小鹏大招的1/4。
小鹏昨天的发布会除了机器人,还发布了第二代VLA物理大模型、Robotaxi和飞行汽车。
![]()
乍一看我还以为这才是特斯拉“能够载入史册的发布会”。
结果再一看——好嘛,何小鹏走上来了,差点就看错了。
我觉得但凡围观了这场发布会的朋友,应该都和黑马有差不多的感受。
这感觉就像,小鹏前脚还在卖mona m03,后脚突然说:“诶大家先别急着走我这里还有几个明年量产的大宝贝!”
然后就从裆里掏出了机器人、飞行汽车和自动驾驶出租车。
可灵既梦生成AI视频的时候都不敢这么展开。
咳咳,用正经点的话来说,这家以新能源汽车起家的科技公司,正试图通过底层模型、自研芯片与多形态终端的协同演进,打造一个覆盖地面、低空与机器人领域的通用智能生态。
![]()
呃,有点抽象。
首先说这个VLA大模型吧。
VLA大模型是所有技术的底层,它可以直接通过视觉信息生成指令,去掉中间的语言转译步骤,在提升反应速度的同时也更接近人类的思维模式,还能进行自我演进式学习。
你可以简单把它理解为一个会自我思考,同时能被被用于汽车、机器人、和飞行汽车的大脑。
小鹏为此投入了20多亿,通过近 1 亿视频训练数据,并运用了阿里云 3 万卡的算力,到了今年二季度才有了雏形。
比如在智驾上,可以AI像人类司机一样,靠“直觉”和“条件反射”开车,小鹏这边的饼是,2025年12月就可以开启先锋用户体验,2026年第一季度向Ultra车型全量推送。
![]()
对了,大众也准备用小鹏的这个第二代 VLA,并且小鹏说他们计划的 Super LCC+人机共驾方案可以满足全球法规。
看来小鹏很可能成为第一个在国外实现的 L2+智驾的国产智驾。
而在小鹏Robotaxi上,搭载了4颗图灵AI芯片,车端算力为3000TOPS,配合VLA+VLM,可以不依赖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仅靠纯视觉方案,就能应对全球不同的道路场景。
![]()
小鹏Robotaxi还两套硬件可互为备份,失效也能快速切换。
最后,小鹏Robotaxi还将推出遮阳板车外显示,在低速行车、驻车等场景进行可视化提示与行人交互,来应对无人驾驶带来的沉闷。
某种角度来说,Robotaxi确实称得上是一辆“四轮机器人”。
至于飞行汽车,小鹏今年也有加速落地的意思。
飞行汽车最初提出的意义在于打破平面交通的拥堵困境,而相比去年的PPT而言,这次小鹏除了“陆地航母”之外,又新增了一个全倾转固定翼飞行汽车A868。
A868最高航速可以达到360公里/小时,采用6人座舱设计,瞄准高端商务与城际通勤需求。
目前该产品已完成多轮风洞测试与系留飞行验证,进入关键的自由飞行阶段。
![]()
而此前就有消息的陆地航母则已进入量产前夕,全球订单突破 7000 台。
陆地航母首发了智能飞行座舱与单杆操纵系统,用户仅需一根操纵杆即可控制升降、前后、左右与偏航,大幅降低学习门槛。
![]()
关于飞行汽车的应用场景,小鹏已经通过与敦煌市政府合作文旅航线,黑马对此非常期待。
在黑马看来这场发布会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小鹏的一次故事会,给投资人们讲讲自家的科技故事。
但如果小鹏没有学到马斯克画大饼的坏习惯,那么大概Robotaxi明年就会试运营,飞行汽车明年能规模化交付,人形机器人明年年底也能规模化量产。
真是不可思议,十年前,我们在小说里才能看到的场景,现在正在以年为单位的速度来到我们身边……
至于这些东西可用性高不高,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普及,等到东西真搓出来卖了,自会见分晓。
撰文:柯然
编辑:Lena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